安祿山又是與高適杜甫閑聊了一會,然後杜甫好像是想起了什麼,然後對著安祿山說道。 “節帥,我想向節帥舉薦我一好友。” 安祿山聞言卻是來了興趣,他看向杜甫,然後問道。 “不知道子美所要舉薦的人是何人?” 杜甫朝著安祿山一拜,然後沉聲開口。 “節帥,我這好友性子有些放蕩不羈,但是他確實是一人才,還望節帥可以接納。” 高適在一旁聽著杜甫的所言,他的臉色很是平淡,並且出聲同樣附和道。 “節帥,此人同樣與我是好友,隻是性格有些狂妄,曾罷官而去。” 安祿山聽到這裡,心中很是詫異,同時他的心中隱隱了猜測,似乎猜到了兩人舉薦的人是誰。 隻不過安祿山同樣不敢確定,於是他出聲問道。 “不知子美與達夫所說的是?” 杜甫與高適對視一眼,然後杜甫開口回道。 “節帥可知李白?” 說完,杜甫悄悄看向了安祿山,同時他的心中又有一些忐忑,注意著安祿山的表情變化。 安祿山聽到杜甫說起這個名字的時候,他的心中一喜,看來他的猜測正確了。 安祿山壓下心中的情緒回道:“我自然是知道的,詩仙之名大唐誰人不知道?我對於太白也是仰慕已久。” 杜甫聽到安祿山的話後心中大定,看來安祿山對於李白還是很看好的。 杜甫之所以如此擔憂,實在是因為李白的性格太過於狂傲了。 李白的才能好是真的好,但是才能高的人有傲骨是正常的,但是李白就屬於太狂傲了。 要知道,他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讓高力士為他脫鞋。 那可是高力士,就連太子見到都要恭敬的喊一聲二哥的人。 而李白竟然敢讓他為自己脫鞋,這不是羞辱別人嗎? 然而李白所在的並不是隻有這些,他是敢辭去皇帝李隆基賞賜的官職的人、 並且離去的時候還寫下了一首:“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首詩不知道引起了多少達官顯貴的不滿。 怎麼?你李白是覺得自己太行了?飄了? 從那以後,李白的仕途便宣告斷絕了。 若不是如此,李白又怎麼會開始縱情山水之間。 是因為他不想做官嗎? 不!若是不想做官,那麼李白也不會後去永王身邊擔任幕僚。 隻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提拔他。 而今天,杜甫看見安祿山對於自己和高適都能夠提拔,於是便想在安祿山的麵前舉薦一下李白。 杜甫心中大安,然後緩緩開口朝著安祿山說道。 “節帥!前些日子我曾收到了太白兄的書信,他信中說他如今在齊魯一帶遊歷。” “於是我便將節帥前些日子所寫的那首詩寄給了太白兄,並且向他說明了我和兄長如今在節帥府中擔任幕僚。” “我也邀請太白兄前來幽州,到時候希望節帥見見太白兄。” 安祿山聽聞杜甫的話後心中大喜,杜甫簡直就是他的福星啊。 他的心中還在想李白按照記憶來說,明年才會來到幽州,自己該怎麼辦才能讓他早點過來。 可是如今杜甫竟然主動幫他給李白聯係了,這不是他安祿山的福星是什麼? 安祿山興奮的問道:“子美,此言當真?” 杜甫很是鄭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回道。 “節帥,我所言句句屬實!” 安祿山笑道:“哈哈哈,甚好甚好!我聞李太白之名久矣,若是他能來我定以最好的美酒款待他!” 世人都知道詩仙好酒,尤其是好好酒! 杜甫聞言也是笑著回道:“太白兄若是聞言,一定大喜!” ...... 此時的齊魯一帶,某一高山之上。 此時正值春日,天氣尚且晴朗,微風而來帶來了雲海與花香。 而高山之上,有一人此時正登高眺遠。 這不是別人,正是李白。 李白的身材高大,身穿一襲白色的長袍,袍子在山風中飄揚。 他的頭發已經斑白,但仍然蓬鬆而有力,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他的臉龐剛毅,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 他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像是星辰般璀璨。他的胡須已經完全變白,但仍然整齊劃一,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他的氣質獨特,既有詩人的溫文爾雅,又有俠客的豪放不羈。 白色的長袍隨意的披在他的身上,隨風而動,如同一尊謫仙人一般,落入了凡塵。 此時的李白站在山頂,麵對著無盡的天空,仿佛在與天地對話。 他的胸膛高高挺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存在。他的手中握著一壺酒,他把酒舉高,仿佛在向天地敬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白此時緩緩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那是他的好友給他寄來的書信。 而這個好友不是別人,正是杜甫。 李白將杜甫寄給他的書信打開,然後緩緩讀起來。 當他看見杜甫與高適被賞識的時候,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這是真心為自己的好友感到高興。 可是當他看見兩人竟然是去幽州,在安祿山的幕府中擔任幕僚的時候,李白的眉頭不由地一皺。 外麵的流言都說安祿山不懷好意,但是李白並不信這些。 但是他還是擔心杜甫與高適兩人會因為這些流言從而被非異。 李白繼續向下看去,他看到了杜甫解釋安祿山是被人誤解的,並且在信中說了安祿山是如何的禮遇他們。 還說若是李白來到了幽州,安祿山也定當禮遇他。 在信的最後,杜甫提到了安祿山寫的那一首詩。 李白見到如此,於是拿出了另一封信紙。 他緩緩打開,映入眼簾的正是那首詩。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李白喃喃的將這四句詩念了出來,然後眼神之中滿滿的都是震驚。 這當真是安祿山所寫的?他不是一個武夫嗎? 可是高適與杜甫都說這是安祿山所寫的,那應該就沒有錯了。 這一瞬間,李白對於安祿山有了很大的興趣。 他緩緩看向了北方,然後滿飲了一口酒,喃喃的說道。 “幽州嘛......”
第八十四章李白的消息(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