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與杜甫、高適兩人又是閑談了一陣後便徑直離去了。 安祿山離開之後,杜甫與高適都是相視一眼,然後露出了笑容。 今天舉薦李白的事情是他們兩人一同謀劃的,為的就是拉一把這位不被權貴所喜的大唐詩仙。 本來按照歷史的走向,李白應當於天寶11年才會前來幽州。 而今因為杜甫與高適的書信,這個日子確實提前了許多。 ....... 大唐,長安城。 安祿山所作的四句詩已經是由洛陽傳到了長安來,甚至引起了長安巨大轟動。 國子監中,一眾學子聽到這四句詩都是詫異不已。 “諸位同僚,我近來得到了一首好詩,足以流芳百世之絕句。”有一學子在眾人麵前說道。 一眾學子們聽聞,心中都是尤為好奇。 有人出聲詢問道:“可是詩仙又有了新作?” “我等應當拜讀一番!” “是極,是極!” 一眾學子們都是紛紛出聲,想要拜讀這篇流芳百世的詩句。 那人此時也不再賣弄關子,於是直接出聲念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四句詩一念出來,堂下一眾學子們都是紛紛瞪大了雙眼,然後靜默了下來。 所有的學子們都是紛紛口中喃喃念道這四句詩,他們的心情越來越澎湃,然後到達了一個高潮!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如此!當如此!” “此乃我輩學子畢生追求!” “此四句一出,天下何人敢再寫詠誌詩?” “......” 靜默之後的學子們轟然贊揚起來,盡都是贊揚此詩的。 甚至有學子興奮至極,然後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一壺酒滿飲一口,然後暢快的說道。 “彩!當浮一大白!” “哈哈哈!當真好詩句!” “此人雖非傳統七言或五言,但仍讀起來上口,足以成為絕篇!” 學子們都是興奮的點評起來,語氣之中滿是贊揚。 “此詩句是何人所作?可是詩仙所作?” 有人搖頭,表示並非李白的詩句。 “那可是其餘大家所作?” 依舊是搖頭,眾學子見到這一幕都是好奇起來。 “可是又有詩壇新星出現?作下這篇詩句?” 可是得到的依舊是否定的答案,這使得一眾學子都是紛紛好奇起來。 他們都是疑惑的問道:“那究竟是何人所作?” 有人回道:“乃是安大夫所作?” “安大夫?這又是哪位大家?可是隱世的居士?” “並非是,而是東平郡王安大夫!” “.......” “什麼??!!” 聽到這個回答,一眾學子們都是紛紛震驚無比,懷疑自己聽錯了。 “此言屬實?!” 他們都是不敢相信,安祿山如此的武夫竟然會寫出這樣的詩句。 有人說道:“聽聞杜公與高公曾在洛陽證明此詩句確實是安大夫所作。” 一眾學子們聽到這裡都是沉默了下來,因為杜甫與高適這兩人在大唐的名氣雖不如李白那般盛名,但是依舊是文壇大家,是受到學子們所追崇的。 若是他們兩個都認可背書了,那這首詩應當是安祿山所寫的了。 但是此時他們的心中卻是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然而此時人群之中有人開口道:“不僅如此,聽聞洛陽一眾學子都可以佐證,此詩確實是安大夫所寫。” “除此之外,安大夫還曾寫下一句——詩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聽到了這裡,一眾學子們心中又是紛紛訝異。 “彩!好一個詩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等以前倒是看錯了安大夫,安大夫竟有如此誌向。” “是極,我等學子當學安大夫一般,為萬世開太平!” “諸位,我決定若是科舉不中,便北上幽州投奔安大夫,為我大唐平定異族!” “我願同往!” “我也願意!以前倒是聽信謠言,竟然信安大夫會謀反。” “這定是那些奸賊所為,是為了汙蔑安大夫的名聲。” “是極!安大夫能夠寫出此詩,足以證明安大夫的為人。” “......” 在幾人言語下,一眾學子們對於安祿山的風評紛紛都是變了。 是啊!安大夫被誤會了! 能夠寫出如此詩句的人怎麼會如同傳言那般。 不僅如此,長安的各種酒肆,茶館之中都在流傳安祿山的這一首詩句。 ...... 此時的梨園之中。 李隆基正在同楊貴妃玩耍,李隆基在彈奏樂曲,而楊貴妃則是在跳舞。 到了興起之時,李隆基甚至親自下場與楊貴妃一同伴舞。 足足過了良久,直到李龍就覺得累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額頭都出了汗水才停了下來。 李隆基坐回到了椅子上,楊貴妃依偎在他的懷中,然後親自喂他進口的荔枝。 此刻,高力士匆匆從外麵而來。 高力士走到李隆基的身旁,然後躬身一拜道。 “三郎,藥房已經準備好了,國師說這兩日便可以開始煉藥了。” 李隆基聞言很是開心,於是笑道。 “甚好!告訴國師,他所要一切朕都允。隻要他能改良不死藥,朕有重賞!” 高力士微微躬身,然後領命道。 “是,三郎。” 李隆基此時又問道:“今日長安可有什麼趣事?” 高力士回想了片刻,然後緩緩回道。 “今日倒是從洛陽傳來了一首詩,說是安大夫所作。” 李隆基聞言立刻來了興趣,然後他坐起了身子問道, “哦?安卿竟然會作詩?” 就連李隆基懷中的楊貴妃此時也是同樣好奇起來,她想起上次安祿山所說的那句詩——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想到這裡,楊貴妃倒是好奇起來,她此時出聲說道。 “三郎,你忘記了,上次祿兒還曾念了一句詩呢。” 李隆基回想一下,很快便想起來了。 “是是,朕這竟然有些忘記了。將軍,速速將安卿所寫的詩句給朕看看。” 高力士早就準備了,於是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封雪白的紙張,然後恭敬的遞到了李隆基的麵前。 李隆基接過高力士的紙張,然後緩緩的打開,與楊貴妃一同看了起來。
第八十五章長安風波(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