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到學校,丁苒問程辰澤:“疼嗎?” 他愣了一下,隨即露出嘴角揚起弧度,語調端得散漫:“不疼不疼。” “下次別這麼沖動了,我知道你是替我出頭,但和他們……真的沒必要。” “丁苒,有我在,沒人能欺負你。”這是他第一次鄭重其事地向她承諾。 “謝謝你,程辰澤。”她很感動,自己的朋友,每一個都真心實意地對待不完美的她。 夏天轉瞬即逝,丁苒也開啟了高三的生活,每天做不完的試卷,講不完的練習題,背不完的單詞,快要把她淹沒,但也填補了她心裡的一部分缺失。 學校張貼了上一屆的高考情況,她找到霍之祺的名字,看到他考去了G市的一所大學,距離D市2300公裡。 或許他是真的不打算回來了。丁苒想。 晚自習,她打開了許久沒寫的日記本,想了一會兒,隻是記下了他學校的名字,其餘什麼都沒寫。 自從他畢業以後,丁苒的日記就再沒有翻過一頁,她從第一篇看到最後,沒有一頁不是在訴說她對他的喜歡,文字很直白,絲毫不掩藏少女的心事,她似乎能透過這些記錄,看到那時自己的花癡臉,那個時候可真好啊,即使都是假的,她也覺得,他治愈了自己,如果不是遇到他,自己也不會一步步考進實驗班,也不會有現在的成績,所以,她無法狠下心去恨他,但也不會再踐踏自己的自尊,隻能說,祝他幸福。 高三的時間就好像被按下快進鍵一般,轉眼就到了高考,丁苒被爸媽送到考場,平靜地走進去,她已經不再因為考前緊張到失眠,準備了這麼久,她對自己有信心。 “丁苒?”剛走進去,就聽到有人叫她,她回頭,是補習班認識的一個男生,也是個學霸。 “你也在這兒考啊,真巧。”她笑著和他聊天。 “是啊,真巧,加油啊!”那個男生永遠都是溫溫柔柔的,說話很有禮貌。 “嗯嗯,你也加油!” 兩天的考試結束,丁苒出考場的時候,看到一大家子人站在門口,表弟手裡還捧著一束花,說是恭喜她“渡劫”成功。 “閨女,想去哪旅遊?老爸贊助。” “姐,我能不能一起去?” “你去什麼去?明年就中考了,還想著玩?” …… 一家人吵吵鬧鬧的,丁苒格外幸福,被家人簇擁著,她的前麵,是用愛鋪成的康莊大道。 在家睡了三天,丁苒被李書晴的一通電話喊出門,說是要規劃一下畢業旅行的事,她以為是自己睡多了出現的幻聽,反復確認之後,差點嚇得她咬到舌頭。 “什麼旅行啊?我怎麼不知道?” “這不是和你說了嘛,今天下午,學校門口的奶茶店,不見不散。” 下午,四個人麵麵相覷坐在奶茶店,誰都沒有先說話。 “說說吧,誰的主意?”丁苒率先開口。 “她!”李書晴指著孫寒青,把自己撇的乾乾凈凈。 “怎麼忽然想去旅遊?”程辰澤問。 “這不是畢業了沒事做嘛。” “我倒是沒問題,看你們。”他靠在椅背上,喝了口奶茶。 孫寒青和李書晴看向丁苒,此時,隻要她點頭,這件事就成了。 “我……有時間。” “耶!”她們興奮地擊掌,就好像明天就要啟程了一樣。 “那我們去哪兒啊?”丁苒問。 “我們商量了幾個地方,你看看啊,BJ,天津,西安,遠一點的就是青島。” “嗯……程辰澤,你覺得呢?”她選不出來,太難了,她有選擇恐懼癥。 “我覺得,青島?” “可以,我們去看海!”大家異口同聲地附和道。 就這樣,畢業旅行被提上了日程,後麵還加入了放暑假的許天,原本程辰澤不打算帶他一起,怕丁苒想起霍之祺影響心情,但丁苒表示無所謂,許天是許天,怎麼可能因為霍之祺就忘了他那時候幫自己的事情呢? 於是,五個人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去青島的火車,一路上說說笑笑,看看窗外的風景,愜意極了。 海邊,浪花在海麵上翻湧著,女生們挑選著被沖上岸的貝殼,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小東西總是對她們有莫名的吸引力。 程辰澤和許天在水裡比賽誰遊得遠,嘻鬧中,丁苒感覺自己被治愈了,被朋友們的愛治愈,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被這樣美的風景治愈。 旅行結束,高考的成績即將公布,但丁苒的心態已經好到一定境界了,任外界怎麼焦慮,她在家裡睡得昏天黑地。 睡了幾天,成績查詢通道開啟,網站不出意外地被大批學生和家長攻陷崩潰,見狀,丁苒選擇繼續睡大覺,淩晨查成績,真不是一般人能撐得住的。 早上五點半,爸媽舉著電腦敲響了她的房門,丁苒迷迷糊糊地打開門,就聽見他們說:“苒苒,你考了597!絕對能上重點!” “多少?!”丁苒徹底醒了,她哆哆嗦嗦地接過電腦,看清那幾個數字後,差點激動到暈過去。 然後就是喜極而泣,她抱著電腦哭的稀裡嘩啦。 爸媽見狀,留給她發泄的空間,悄悄關上門走了出去。 她把那幾個數字看了一遍又一遍,笑了哭,哭了笑,有種精神錯亂的感覺。 “苒苒,你想去哪個學校。”吃飯的時候,爸媽問。 “師大吧。”她的分數,和霍之祺上不了一所大學,還不如選一個自己喜歡的。 “行,你自己決定,我們不插手,隻建議。”爸爸向來支持女兒的想法。 “謝謝爸媽,那我這幾天查查資料,然後我們一起選。”丁苒當然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見。 後麵幾天,她查了前幾年的分數線,又去問了班主任,最終決定報H師大。 李書晴也決定去H市,她不讀師大,想去學新媒體。程辰澤則是以文科全市第一的成績,被北大法學院錄取。 自此,大家各散天涯,聚少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