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個模糊的背影就印刻進了曉艾的腦海深處。 那是個寬闊而厚實的肩膀,是個如山峰般挺拔,承托起她全部情感寄托的“故鄉”。這一切都與外在的感官無礙。那個身影,那雙臂膀,是個能讓自己坦然釋懷,肆意撒歡兒的心靈的歸處。 多年後,曉艾漸漸懂了,這也許就是心中對於父親的素描:沉重卻堅定的腳步下,毅然將那一份代表安定的肩膀留給身後的妻女。 但為什麼,似乎自懂事起,母親就鮮少展露笑容?難道是麵色淡然的母親,被困在生活的緊箍咒中,從未看清過自己的內心?又或許是心門內外,即使是執手相望間,竟也是火焰與海水的距離? 在經歷過一次次生活的毒打後,曉艾似乎慢慢懂了,“成人世界的天真,從來都在倚杖外界的縱容。”那許是年少時無條件寵溺自己的父親,又或是成年後矢誌不渝的愛人。無論窗外狂風也好,驟雨也罷,身後的那個看似卑微至塵埃裡的男人,才是躬身為自己撐起一片寧靜的“倚杖”。 到英國之前,曉艾曾經歷了一次短暫的“閃婚”。那是個在工作中結識的富二代。 就如同家禽渴望雄鷹的自由翱翔,卻舍不得每日投喂到嘴的一日三餐般,人類的好奇心和填不飽的貪欲,同樣是道雙向選擇題。就像是貴族眼中的自由即是平凡階層的“采菊東籬下”,而草根們則懷揣著一顆卑微的心,做著大大的夢。 曉艾也懷揣著這個美好的夢,走進了婚姻登記處的大門。就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這看似瘋狂的“閃婚”,到底是因為兩情相悅之下的沖動,還是無法拒絕“階級飛升”的誘惑。 一個長相還不錯的小鎮姑娘,勵精圖治地來到大都市求學,又拚了命地想要留在這個夢想起航的地方,自然是為了給自己尋個歸處。 “王子與灰姑娘”的童話言猶在耳,一個渾身閃閃發光、鑲著金邊的貴公子就翩翩而來。情深款款間,在一波又一波彌漫著金錢氣味的浪漫攻勢下,曉艾端出了自己那顆小心珍藏的心。即使女性的第六感讓她覺察出哪裡有些不妥,但卻依然難以拒絕這夢想照進現實的敲門磚。 曉艾的這個前夫君與其他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無二,天生而來的優越感早已深入骨髓。在他的眼裡,條條大路通羅馬。即使扭頭就放棄了前三分鐘的熱度,第四分鐘開始依然還會有層出不窮的選擇。讀書時公立學校作業太多、要求太嚴,那就去私立;國內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概率太低,那就另辟蹊徑出國鍍金;國外名校門檻太高,沒關係,還有大把野雞學校可選,依然不影響海歸精英回國繼承家業。雖然這些在曉艾的價值觀裡無法認同,“但這份樂觀積極總是好的!”曉艾在心裡默默進行著心理建設。 或許這個“改變人生命運,高嫁”的沖動中還有母親的一份權重。 “不要找個像你爸爸那樣的男人!”這是自曉艾懂事起,母親就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不像父親的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呢?那一定就是閃閃發光的!”但個花入各眼,旁人看上去的美好大多隻是鏡花水月罷了。 多年後,曉艾才如夢初醒般感悟出幾分“婚姻的本質是對等的資源整合”這句話的真諦。既然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資源隻有“還入得了眼的麵容和並不鮮見的青春”,那麼在三分鐘熱度的激情退卻後,“資源枯竭”,分道揚鑣也是意料之內的必然之路。 更何況,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等的代價。就像強揣的自信猶如在穿慣球鞋的雙腳上套上一對堅硬、冰冷的水晶鞋,勉強站立還可強裝鎮定。但行走之下,劇痛鉆心,必有破功之時。 幾個月後,他們毫無懸念地把紅本換成了綠本。 曉艾沉寂了一段時間。破天荒地請了年假,閉門不出。她內心困頓,凝望世界的那扇窗須臾間在眼前“砰然”關閉。被困在四麵密不透風的高墻之內,曉艾心中那本已描繪成型的蜿蜒小徑在洶湧翻滾的濃霧中漸漸模糊了歸處,正像她一路行來緊緊抓住的信仰般,在這突然而至的背棄下決堤潰散。。。原來,認知中的理所當然,脫離了“階層”的標簽和“血緣”的加持,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第5章,臂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