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幾年的歷練,曉艾已慢慢摸到了一些門道,如何從純粹的理想主義、技術派,轉換視角,進而統籌全局。畢竟一個大規模的開發項目,參與專業眾多,團隊成員那就更好似個龐大的軍團。每個參與的專業團隊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但也都受其專業背景限製而孤掌難鳴。俗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千人千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心裡盤算的“小九九兒”。缺少了能把這群各個自命不凡的知識分子捏合在一起,領馭千軍的將領,那則是人越多越亂套,結局定是南轅北轍的散沙一盤。 曉艾內心清明,資歷尚淺的自己既沒有Hugh的“一手拿、一肩扛”的本事,也遠還未修煉成Charles的圓滑老到。但她內心有個越來越強烈的聲音告訴自己必須撐住,而且一定可以撐得過去!就像多年前那個卑微卻倔強的女孩兒,耗盡了所有的勇氣從小鎮到BJ,又咬著牙,亦步亦趨地走到更加開闊的倫敦一般。是的,所有的堅持,所有的隱忍,甚至所有的不堪都是為了守護住心底存留的那縷溫熱!待到山花爛漫時,那眼眸中溫熱的笑意,必定如暖陽般綻放! 許是慣性使然,新環境下,曉艾總是如應激反應般緊收羽翼,這是種在歲月流淌中刻入骨血的不自覺。曉艾也許從未想過,自小那顫顫巍巍、小心端起的一顆心,有天竟也會成為她敏銳洞察人心的武器。女性敏感細膩的天然優勢,疊加她低調討喜的性格,終於煉就了她出奇製勝的法寶。 曉艾能這麼快融入團隊,上手項目經理的職責,Charles著實有些吃驚。他本來還在猶豫著,這麼一個麵色如水,沉靜柔和的女孩兒,怎麼搞得定工作室裡那些自視不凡的刺兒頭們。沒想到幾個月下來,團隊順暢運轉,似乎並沒有出現什麼不和諧的聲音。一切都在以超出他預期的速度,在軌道上加速奔跑著。 Charles憂慮的刺兒頭,首當其沖的就是BJ辦公室的設計總監Paul Lee。他算得上工作室的靈魂人物。出類拔萃的專業教育背景和從業經驗,加之天生敏感而富有創意的大腦,成就了個天生的藝術家。Paul自小生長在倫敦的“唐人街”,和Charles一般,同樣是個香港華裔、英籍建築師。但內裡,他們二人除了同為一張亞洲麵孔,再無相似之處。 初到工作室,一張滿是胡茬兒、疲憊頹廢的麵孔猝不及防地撞進視線,曉艾分明聽到內心明晃晃地“咣當”了一聲。 “這就是以後要日日相處,還必須配合無間的設計總?可怎麼看著都瞧不出英倫設計大咖的氣質呀!” Paul頭發蓬亂,似是已經久未打理。一件深色、棉麻質地的休閑西服,皺巴巴地、懶洋洋地跨在身上。他深陷的眼眶內,一對眼白分明的瞳孔虛瞇著,透出一股迷離小鹿般懨懨的倦怠之色;而眼眶下方,兩團誇張的青黑色雲團,向突出的顴骨暈染著。“這得是熬了多少天夜呀!”曉艾在內心驚呼了一聲。 工作了一段時間,曉艾漸漸發現,原來,Paul就是那種兒時思想品德課中描述的:“以單位為家,舍小家,成大我”的男人。午夜十二點、淩晨一、兩點是他常態化的下班時間。遇上項目階段性匯報前夕,一、兩周通宵也是家常便飯。無疑,他那駭人的黑眼圈是陳舊性積攢而成的,就如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般。 但Paul的“大我”顯然不是為了建設國家!難道是為了習慣性的“自我實現”,或是出於一個藝術家“更高更強”的超然追求?更出乎曉艾意料的是,Paul居然早已不是“吃飽了全家不餓”的單身漢!他已婚,而且就在前兩年還有了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子!這樣的家庭狀態下,卻依然工作熱情不減,義無反顧般地做起了“公司的固定家具”,著實腦洞清奇。這是同事們私下裡給他起的外號,大致就是,“無論你注沒注意到他,無路你任何時候到公司,他都在”的意思。每每瞥到一頭亂發、衣著隨意的Paul,曉艾都忍不住思忖,究竟是對於事業的何種熱情和執著,才能一以貫之地忽略“親情”!而他身邊又是怎樣一種女性,懷抱如何真摯的情誼,才能在長久的“平和”心態下,隱忍著,將“喪偶式”育兒變成了一種習慣? 這麼一個愛崗敬業得令人費解的設計總監,自然相處起來,也遠遠超出了曉艾的預期。 Paul的強迫癥似乎早已深入骨髓,不光嚴於律己,對身邊的工作夥伴,亦是一視同仁。團隊中的骨乾小毛,主要負責數字化模型搭建和效果圖製作。畢業三年,入職工作室兩年,除了常態化的黑眼圈,年紀輕輕,發際線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稀疏了下去。 設計總Paul以令人發狂的職業追求,永無止境的“吹毛求疵”,不斷精進著自我,亦“喪心病狂”般搓摩著其他團隊成員的耐受力。項目方案的調整速度永遠跟不上他火花四濺的大腦和精益求精的苛求。不到交圖的最後一刻,方案永遠在調整的路上。。。 這早已成為了工作室運營的老大難問題。初進團隊,曉艾煞是頭疼。建築師的時間就是工作室的生財立身之本,外資工作室則更是推崇效率至上。通常一個團隊要同時橫跨兩、三個項目。但無奈設計老大Paul靈感每每頻繁乍現,別說同時兼顧兩個項目,就連專注一個項目,這番連軸轉下來,團隊也早已人仰馬翻。雖然說年輕建築師多多磨練心性總是事業成長的必經之路,但這麼個“強行軍”的工作模式下,人心浮動,健康警報頻發。而甲方,似乎也不總是對他們的“精益求精”買單。曉艾屢屢接到投訴:太過理想主義!設計造價超出預算、設計進度遲緩。。。 趁著團隊中的一個骨乾成員終於沒能挺住,勞累過度請了病假。曉艾決定冒險與Paul進行一場婉轉的“策略性”談話。她思慮了很久,尋思著如何既表達出明確而堅持的觀點和態度,又不致造成“劍拔弩張”的不利局麵。沒想到,自己剛剛說了個開場白,還在搜腸刮肚地搜羅著“婉轉的措辭”之際,Paul率先操著他那廣東音調的英語回應道:“好吧,我懂了。以後你來設定各個設計階段的截止時間,我盡量配合!” “這是答應了?”Paul態度平緩,語氣懇切,這是曉艾所始料未及的。她的心房還未從剛剛開口前緊張“砰砰”跳動中平復下來,啞然地望著眼前這個滿頭蓬發,本該暴跳如雷的的“獅王”,像是望著一隻得到了心心念念之物而安靜順服的雄獅一般。 自曉艾獨立接手海南這個酒店項目,以項目經理的身份進入團隊,Paul還是出人意料地對這個小他近10歲的師妹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曉艾猜測除了自己是團隊中唯一的女性,更多的許是同為校友的緣故。“見麵三分親?” 但曉艾不知道的是,除了師出同門,Paul對曉艾天然的善意中蘊涵了一份甚至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到的尊敬。這是源自一個固守執念的建築師,對於未知領域英才的敬仰。 Paul入職中國公司之前,一直服務於英國另一家以“超現實主義”風格而享譽全球的著名建築事務所。誇張的弧線造型、大麵積運用玻璃幕墻的現代建築,是他最擅長的設計風格。但對於慢工出細活兒的古建築改造領域,他卻從未有機會涉獵。這也許就是“英雄惜英雄吧”! 除此以外,曉艾還有項許是連她自己都不自知的能力,“以彼之矛,攻之彼身”。“潤物細無聲”間,抓住了人心,結局則隻是時間的問題。 外人看來渾身散發著西洋“憤青”氣質的Paul有個難以為外人道的短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語言溝通。他自己似乎也對此束手無策。甚至因為“設計總”這個身份的標簽,反而加重了他內心的那份掙紮和怯懦。許是從小長在“與世隔絕”的倫敦“唐人街”,這個神奇的海外飛地,一項粵語技能足以傍身。因此他的英語發音廣東味道濃重,而改說普通話,那則更是災難性的!語言表達這個弱項對於“設計理念好,不如說得好”的建築方案設計師這個職業,無疑是致命的! 在發現了Paul的這個小隱痛後,曉艾似乎慢慢懂了為何他總執著於“以公司為家了”。許是這種近乎自虐的方式,才是作為公司領頭羊,設計總的他,舒緩“追求完美”的職業態度下,唯一能夠“勤以補拙”的方式。 “看透人心,就像對鏡自觀;讀懂了Paul,用他易於接受的方式交流!”成了曉艾獲取信任,進而挑起全組大梁的攻堅戰。 顯然,女性細致縝密的心思和多年磨煉、積累下來的察言觀色的本事,很快讓曉艾找到了與Paul溝通的密碼。“認真傾聽,耐心揣摩,柔和表達,將Paul蘊藏在一張張手稿中的、炙熱生動,卻未能‘竹筒倒豆’的設計內涵,翻譯成生動、直白的語言描述,成為他的喉舌!” 顯然,Paul對於這份“助力”深以為然!他那曾經茫然而渾濁的目光中閃現的不再是疲憊和焦躁,取而代之的則是滿目星光和漸而堅實的篤定。自然,曉艾這個初出茅廬的項目經理,被加上了一筆他那旁人望塵莫及的“背書”。
第39章,待到山花爛漫時,暖陽綻放!(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