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老0姓要的(1 / 1)

長江黃河之濁,隻是一個比方。   卓敬的意思,依舊是立足於如何能讓更多官員,變成德才兼備的人。   這問題自古以來就有,歷代帝王都為此頭疼不已。   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人,目前還沒有出現。   朱允熥也沒有過多思考什麼,朝堂之上全部都是德才兼備的人,那本就是一種奢望。   像諸葛亮這樣的完人,千年來能夠出現一個,那都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朱允熥對此自然有完善的應對方法,不過是拾前人牙慧罷了,算不得有多難。   很快他就寫完,將答卷交上去,也不等卓敬說什麼,直接趕去除草。   往後的時間如水一般流過。   朱允炆每日裡都在精心的編織著自己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人設,爭取著讓老朱刮目相看。   再不濟,也得將之前《治安疏》帶來的不良印象給洗刷乾凈。   他的努力朱允熥看在眼裡,隻能感慨一聲,攻守之勢異也。   前些時間,還是他苦心經營,通過種種驚人的言論,這才打開局麵。   現在輪到朱允炆開始掙紮了,變化來的如此之快,叫人驚訝。   朱允熥依舊不疾不徐的推進著自己的計劃,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老朱,同時也在不斷加深自己的優勢。   至於勛貴那邊,朱允熥依舊沒有任何聯係的意思。   以老朱對勛貴的忌憚態度,如果他為了爭奪儲君之位,想方設法的聯係勛貴,反而會讓老朱不安心。   勛貴雖然天然站在他身後,可無論什麼關係,都是需要利益來維係穩定。   爭奪儲君的道路上,勛貴一旦插手進來,也就意味著朱允熥將要在繼承皇位之後,割舍出一定的利益,來維持勛貴集團的穩定。   這事情自古皆然,無論是何種勢力,一旦擁有了從龍之功,勢必會勢力擴張,從而躋身新的權貴階層。   勛貴已經足夠貴氣,甚至老朱已經有磨刀霍霍的意思。   這個關鍵時刻,朱允熥再和勛貴走的近一點,恐怕他成為儲君之日,就是勛貴亡命之時。   到時候說不定得重蹈建文帝的覆轍,被朱棣奪取天下!   勛貴隻能算作一種隱性的政治資產,一旦拿到明麵上說事,老朱第一個不答應。   如何在老朱手底下救下這幫子勛貴,著實叫朱允熥頭疼。   勛貴們平日裡手腳都不乾凈,做事情也有些肆意妄為,頗多不法之事。   如此多的黑料在,老朱砍起人頭來都用不著讓錦衣衛編製罪證,隻需要舊事重提,就可以順利的摘下勛貴們的腦袋。   “可惜,如果我現在有二十歲,皇祖父或許隻會對一小部分動手,可惜我才十三歲,皇祖父可不會手下留情,到時候給我留下個一窮二白的底子,才叫是糟糕!”   勛貴的存在,並不僅僅是為了防範燕王作亂,更大作用在於未來開疆拓土,還需要這些勛貴賣命。   一下子給殺了個乾凈,不僅會造成將領傳承的斷代,還會寒了其他人的心。   到時候誰給大明朝賣命?靠朝堂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這些家夥除了開城門的速度快些,還能有什麼作用?   朱允熥盤亙天地的那些年,可是見到了不一樣的天下,在富饒的中原大地之外的地方,還有很多富庶之地。   如果能夠一並納入大明的統治之下,那該多是一件美事!   思緒緩緩收回,朱允熥看著鋤頭底下被斬草除根的雜草,吐出一口濁氣,隨即擦了擦額頭上汗水。   這些日子以來,他每天堅持在後園鋤草,身體素質的確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最開始時,每鋤草不到四十個呼吸,他就會氣喘籲籲,忍不住要休息一段時間。   現在,連續鋤草的時間從四十個呼吸,一路暴漲到了一刻鐘時間,手臂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瘦弱,肌肉塊大了不少。   身體在逐漸的強健,皮膚也不像一開始那樣蒼白,隨著精氣神的改善,朱允熥氣質也越發突出,時常得到老朱的誇獎。   朱允熥明顯感覺到身體在逐步的強大,和以前修道參玄時隨著年歲漸長而逐漸虛弱的身體不同,這副身體真正在逐步的壯大之中。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朱允熥心底裡忽的冒出這個想法來,以前沒有機會,現在或許能有所成,不能把持軍政的皇帝,那可算不得什麼好皇帝。   雜念就像是雜草,隨著鋤頭的揮動,一個又一個的剔除,留下來的都是些堅韌的東西,這些稱得上是執念,是該去做的事情。   老朱今日來的稍稍晚了些,坐在凳子上,瞧著朱允熥一下一下的鋤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點了點頭,道:“半個多月了,咱看你鋤草的本事很有進步,不像之前東倒西歪了。”   朱允熥笑著回道:“這都是皇祖父教得好,孫兒曾聽說,百姓們暗下裡議論皇帝家是不是也要種地,種地用的是不是金鋤頭,現在啊算是明白了,皇帝家種地,用的也是普通的鋤頭。”   老朱聽了哈哈一笑,指了指朱允熥手裡臟兮兮的鋤頭,道:“咱小時候也想,不過不敢想皇帝,隻敢想財主家裡。那時候也是笨,財主家的鋤頭不就握在咱手裡,咱還在想財主是不是用金鋤頭,現在看,咱也就是個老百姓,想的都一樣。”   “您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您不僅自己翻了身,還讓天下百姓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鋤頭,孫兒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比不上您呢。”   老朱不是個喜歡聽奉承話的,可聽到老百姓有自己的鋤頭,頓時就起勁了,臉上笑容更多了些,有幾分自豪的道:“咱一輩子都在琢磨這件事情,啥時候老百姓有了鋤頭,還有了足夠的糧食,能夠吃飽穿暖,咱也就滿意了。”   朱允熥收了鋤頭,洗過手,接過太監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臉,道:“百姓是國家的基石,沒有百姓就沒有國家。孫兒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得對老百姓有利才行,能夠讓老百姓獲得好處的政策,才是好政策。”   老朱聽了很是欣慰的點點頭,順勢提起了之前朱允熥交的課業,道:“咱聽卓敬提起,你交的課業是最完善的,咱也看了,但覺得還有些浮於表麵,你給咱說說,到底是個什麼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