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卓懟懟(1 / 1)

“既然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那臣就不客氣了。”   得到了朱允熥的肯定,卓敬點了點頭,似乎是早有所準備,開口便道:“敢問殿下,德才兼備者自古少之,這話對還是不對?”   瞧他這架勢,朱允熥總感覺又是一個海瑞站在眼前,心中不免升起幾分鄭重來。   朱允熥沒有立刻回答,稍稍思考之後才搖了搖頭:“這話自然是不對。”   他也不做過多的解釋,隻是一板一眼的回答卓敬提出的疑惑,連半點延伸都不說。   同人辯論,忌諱的就是表達出太多的觀點,朱允熥心裡明白得很,表達出的觀點越多,對方能夠從中找到的漏洞也就越多。   之前他反駁朱允炆的明君賢臣論時,也是用的這樣方法,效果簡直拔群。   現如今卓敬一上來,也有用這種方法的趨勢,朱允熥怎麼會叫他心滿意足,盡可能少說,免得等會兒被懟的下不來臺。   卓敬早有預料朱允熥會有這一招,皇帝叫他來大本堂時就差沒有明說了,吳王殿下心思鬼巧機靈,尤其擅長爭辯,相比之下,淮王要弱上許多。   如今朱允熥隻是回答一句,卓敬就已經領會老朱所說的意思,果真是鬼巧,回答問題看似笨拙,實則采用的是最好的方式,他也不急著懟,既然朱允熥不想多做解釋,那就逼得他多做解釋!   “吳王殿下說得好,德才兼備之人,並非是自古少之,臣好奇,在吳王心裡,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德才兼備之人?”   他的目光很是熾亮,直勾勾的盯著朱允熥,迫不及待的等待著他回答。   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卓敬用的很是純熟,他在戶科給事中做了很多年事,考核過不少形形色色的官員,每每遇到油嘴滑舌巧舌善辯之人,都會用這樣方法來震懾對方,如果對方心裡有鬼,勢必會目光躲閃心生畏懼。   卓敬一雙如同在放光的雙眼,此刻正對上朱允熥古井無波的雙目,眼神交匯之下,卓敬隻感覺自己的目光仿佛是投射進了兩個深洞,一股莫名的巨大氣場從中滲透壓來,竟逼得他神色微變。   朱允熥的回答已經來了:“學生認為,如孔聖、如諸葛丞相者,可稱得上是德才兼備!”   卓敬雖有預料,但也沒想到朱允熥回答問題這般滑溜,看似回答,實際上沒什麼回答。   內容完全不具備有效性,也叫他不好反駁,隻能另辟蹊徑,繼續追問。   卓敬目光一閃刺向了朱允熥:“孔聖萬古難出一人,諸葛丞相亦是完人,如殿下這樣說法,天底下德才兼備者,可是少之又少了!”   “不,還是極多。”   朱允熥意識到不能再逃避下去,否則卓敬能給他一直問下去,這貨有種近乎是偏執的執拗,絲毫不顧及身份,或許是皇祖父授意。   他在這詭辯,萬一皇祖父知曉,恐怕還得多出幾分禍端來,他心中雖惱,可還是選擇正麵的方式去回答:“長江黃河之論,不甚高明。”   先聲貶低一番自己的言論,而後朱允熥才繼續闡述:“長江與黃河,有水清之時,也有水濁之時,這並非固定不變的東西,會隨著季節變化、地段變化以及天氣變化,而隨之改變。   德與才,是考核人才的一種標準,我們都希望天底下的人都是德才兼備之人,大明朝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的完人。   就好像長江黃河沿岸百姓,希望長江黃河永不泛濫、安穩灌溉兩岸田地,好有一個好收成,這是一個道理。   黃河長江會泛濫,德與才也同樣可能缺失,袞袞諸公未必德才兼備,平民百姓也並非沒有才華,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既然是變化之中的事物,就不能用一般的辦法去套用他、規範他,隻能因時而變因事而變。   使用長江黃河之清,灌溉兩岸田地,造福一方百姓;治理長江黃河之濁,以此免生禍端,免得貽害百姓!   學生之前言論有不足之處,近些日來有所領悟,但其中依舊有不少不足,卓師可否斧正一二?”   朱允熥開了新的辯論場,立下了新的言論,為的就是打卓敬一個措手不及。   既然之前的長江黃河論容易被你抓著錯漏之處狠狠懟,那不如直接改換立場,將話題拉到自身有利的方向上來。   再加上他已經明說之前的長江黃河論並不高明,如今有新的感悟,卓敬如果再執著於長江黃河論,就顯得有些咄咄逼人、甚至是胡攪蠻纏了。   卓敬知道朱允熥目的,可對方光明正大的給他出招,他自然不可能再回到之前的長江黃河論上。   長江黃河論中的錯漏之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卓敬有信心舉出不少,很多都足以辯得朱允熥啞口無言,可惜還未實施,就被朱允熥直接打斷,他心底好似吃了個蒼蠅一般難受。   如今新的言論在前,且比之前的更為完善,卓敬仔細思考一番,便道:“短短時間之內,殿下便有如此感悟,臣很是佩服!隻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殿下可有曾想過,如何才能夠治理長江黃河之濁呢?”   朱允熥很是光棍的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不瞞卓師,這問題學生已經思考了很久,都未曾得出準確地答案。”   “嗯……”   卓敬沒料想到朱允熥直接給他整這麼一出,頓時心中鬱悶,他本是想辯駁朱允熥的長江黃河論,好正君道。   奈何一番交鋒下來,朱允熥就像是滑溜的泥鰍,應對老練,扭轉頹勢的速度也是極快,一番交談下來,得到的有用東西實在是不多。   難怪陛下會說吳王聰慧,今日見了,卓敬不得不承認的確如此,他見過的許多久經官場的狐貍,較之朱允熥,都少了幾分遊刃有餘的從容不迫。   眼見得期望落空,卓敬也不繼續追問什麼,今日算盤落空,他也想出了新的招式。   環視左右,卓敬看著一張張或迷惑或震驚的臉,知道剛才一番對話,這些皇子皇孫能夠理解的恐怕是不多。   故此,他也是直接大手一揮,聲音洪亮:   “諸位殿下,今日課堂之上,我們不說聖人之言,也不講孔孟之道,隻談一件事情!”   頓了頓,卓敬繼續道:“如何治理長江黃河之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