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恭賀陛下,恭賀大明,皇孫朱允熥乃陛下聖孫,乃大明朝聖孫!” 卓敬大聲高呼,聲音震得群臣耳膜轟鳴。 詹徽大睜著眼睛。 該死啊,卓敬從哪裡學會的如此吹噓之言? 為何我沒有先他一步想到! 詹徽深刻的反省自己,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巴掌。 他後知後覺,也是納頭就拜:“老臣恭賀陛下,恭賀大明,皇孫朱允熥天賦卓絕、睿智粹美,是上天賜給大明朝的福瑞!” 劉三吾等人緊隨其後,山呼:“陛下有德,天賜聖孫,大明有望千秋萬代!” 老朱耳邊聽著臣子們的吹噓,滿眼都是自豪之色。 瞧瞧,咱的好大孫,一道折子就給這些久經官場的老狐貍給震懾住了。 聖孫! 好! 這個稱呼好極了! 大孫當的起聖孫二字! 他心底裡滿意極了,可麵上故意露出不喜之色,道:“身為朝廷重臣,你們這樣吹捧一個還沒有及冠的小孩子,像什麼樣子?你們這些朝廷重臣,難道就不知道羞嗎?” “臣等知罪!” 眾臣子心裡一突,莫非是過猶不及引得陛下不喜了? 詹徽小心翼翼的抬起頭,仔細觀察著老朱的神色。 察言觀色這項本領,詹徽修煉到了極致,眼下隻是幾眼,就讀懂了老朱的心意。 瞧他眼裡,滿是自豪之色,哪裡有生氣的樣子。 吳王殿下大勢已成! 詹徽心裡頭冒出這個想法。 這道折子一上,淮王再使用其他任何辦法,都不可能抵擋了。 儲君之位,八成會落在吳王頭上! 詹徽心思急轉,心念一動,瞄了一眼卓敬。 剛才卓敬占了先機,一句聖孫,讓陛下龍顏大悅。 這件事情傳到吳王殿下耳中,卓敬就是大功臣! 隻等吳王掌權,卓敬必定飛黃騰達,至少官拜尚書! 讓這小兒領先一步! 詹徽心中一凜。 他很清楚,自己該做出選擇。 兩不相幫看似平穩,但永遠沒有收獲。 陛下垂垂老矣,大行就在這幾年,吳王殿下一旦繼位登基,像他這樣搖擺不定的老臣,說不定會被直接找個借口致仕。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吳王殿下還差一把火! 詹徽目光逐漸堅定下來。 今日,就讓老臣,為吳王殿下點燃這把火。 想到這裡,詹徽起身往前兩步,正衣冠,行三跪九叩大禮,聲音莊重肅穆: “臣左都禦史、吏部尚書詹徽,請君前奏對!” 劉三吾、卓敬等人一驚,君前奏對?這詹徽在搞什麼名堂? 饒是老朱心思如海,此刻也是一愣。 所謂君前奏對,乃是君臣之間最為直接的交流方式。 君臣之間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是挖鼻屎,都會被事無巨細的記錄進起居注中。 然後還會被整理進入國史之中,編纂成冊! 如果不是萬分重要或者緊急的事情,貿然啟用君前奏對,不僅會被後世人嘲笑,還會被皇帝給砍成肉糜。 老朱冷冷的注視著詹徽,這個位高權重的老臣,不是無的放矢之人。 “叫陳洵仁來!” 很快,中書舍人陳洵仁夾著紙筆急匆匆趕來,跪倒在地:“臣叩見陛下,萬……” “罷了,起來吧,詹徽要君前奏對,你記一下。” 陳洵仁一驚,好奇的瞥一眼詹徽,隨即往旁邊跪坐,紙筆攤開,神色肅穆起來。 劉三吾、卓敬等人,自覺地往後麵挪了挪位置,依舊是跪著,但都好奇的看著最前麵的詹徽。 真有本事,君前奏對都給說出來了! 詹徽恍若未覺,再度行大禮,叩拜問安:“臣左都禦史、吏部尚書詹徽,敬問陛下萬福金安!” “朕安!” 老朱同樣是神色肅穆,最愛用的“咱”此刻也改了口,平白又多出幾分威嚴來。 詹徽聲音依舊嚴肅,再度頓首,才道:“自古聖王治世,天地有常,綱行不悖,所以萬世治安,體嗣傳承有序。如今太子殿下薨逝,國之大殤,君臣之心,皆傷痛也!吳王淮王均為英傑之輩,才智突出,睿質夙成,英姿特立。然國之舊事,東宮亂序,嫡庶未分,實乃危局!臣詹徽,諫請陛下,撥亂反正,定嫡庶之分,以正君道,明臣職,立大明萬世法統!萬歲萬歲萬萬歲!” 詹徽一字一句鏗鏘有力,話音落地,滿座皆寂。 劉三吾嚇得眉毛胡子都快立起來了,這話是能說的嗎? 原本以為朝堂之上隻有我頭鐵,沒想到還有不想要腦袋的! 卓敬更是直呼老前輩,這等誅心之言,換他是絕不敢說的。 就連負責記錄的中書舍人陳洵仁,此刻也是驚得不敢下筆,戰戰兢兢的小心偷瞄著麵無表情的皇帝,手都快抖成篩子了。 群臣心中驚懼,戰戰兢兢,不敢抬頭麵對老朱的目光。 詹徽此刻心中也是沒底,額頭緊緊碰觸著地麵,冰涼的觸感讓他火熱的思緒逐漸的冷卻下來。 死一般的寂靜籠罩在文樓之內,呼吸聲被刻意的壓得很低,群臣好似一尊尊雕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氣不敢喘,唯恐惹惱了上麵那位,人頭落地。 朱元璋淡漠的注視著跪在地上的詹徽,又看了看手中的奏疏,想起上麵朱允熥那些驚世之語,再回想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朱允熥和朱允炆的所作所為,他忽然驚覺。 不知不覺之間,他心中那一桿看似公平的天平,已經徹底的倒向了朱允熥。 這個迷途知返,並強勢崛起、一發不可收拾的聰慧至極的朱允熥! 如今,詹徽已經率先開出第一炮,其目的性極其強烈。 老朱眸光深沉,掃視過底下群臣,聲音嚴肅:“準!” 話音落地,群臣一驚。 皇帝就這樣簡單地答應了? 定嫡庶之分,這就是明擺著要確定繼承人了啊! 吳王? 還是淮王? 吳王是太子殿下嫡次子。 而淮王,在呂氏扶正之後,從庶長子變為嫡長子,也算是嫡子。 皇帝,更中意誰? 詹徽此刻沒有想這些,他驚喜萬分,眼含熱淚,叩謝聖恩:“臣叩謝陛下,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朱直接下旨:“嫡庶之分不可不察,三天之後,吳王淮王定嫡庶!” 中書舍人陳洵仁揮毫寫就: “洪武二十五年秋七月庚辰,左都禦史。吏部尚書詹徽上書君前奏對……” “……撥亂反正,定嫡庶之分,以正君道,明臣職,立大明萬世法統……” “帝思之,答曰:準!並旨:嫡庶之分不可不察,三天之後,吳王淮王定嫡庶!” ……
四十六 請陛下定嫡庶之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