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以退為進(1 / 1)

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即便是尋常百姓也知道隔墻有耳的道理,更遑論這宮闈之中。   皇宮大內,世人憧憬之處,但其中蠅營狗茍也遠超世人想象。   這裡的每一片磚瓦,都沾染著血珠,每一個看不清楚的陰影背後,都隱藏著難以揣測的危機。   朱允熥對於皇祖父的了解,來自於宮中密辛,來自於諸多史料。   雖說如此有些管窺蠡測,未必能夠窺見真實的朱元璋,可多少能夠從他的做法之中,體味出幾分真性情來。   多疑、武斷,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匯聚在一個人身上。   坎坷的人生經歷將這兩份特質完美的融合,朱允熥很明白,朱元璋絕不會因為呂氏一兩句話,就冒然做出決定。   從懿文太子朱標病逝,到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這其中有將近半年時間。   如此長的時間裡,朱元璋除去痛失愛子的苦痛悲傷之外,也在默默地觀察著自己的子嗣兒孫。   其中重點,自然在於朱允炆和朱允熥!   朱允炆,懿文太子朱標的次子,原本的庶長子,自從母親呂氏被扶正為太子妃後,子憑母貴,算是個嫡長子。   朱允熥,根正苗紅的嫡次子,論及身份尊貴,大明朝無人能及,哪怕呂氏被扶正,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二者之間的競爭,在懿文太子朱標病逝後,就已經開始。   朱允熥心裡明白,由於前身過於天真,加之沒有母妃教導,以至於性子懦弱頑劣,風評很是不好。   再加上平日裡呂氏有意無意的引導,朱允炆刻意的放縱,以及太子朱標似乎是無心的漠視,共同塑造出朱允熥如此秉性。   守靈期間,朱允炆表現堪稱完美,表麵功夫做的無比完善,一個“孝”字,直接將他身份上的瑕疵遮掩住。   而身份更為尊貴的朱允熥,與透明人無異,自然在這不見刀兵的皇太孫爭奪之中敗下陣來。   如果沒有嘉靖帝機緣巧合的穿越,那麼時局將會如史書上記載那般順暢走下去。   可現在站在朱允炆麵前的不再是那個幼稚可笑的朱允熥,而是改換了靈魂、從苦難之中掙脫而出的嘉靖帝!   基本盤雖然很差,可改頭換麵的朱允熥,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將其盤活。   奉安殿中一番對話,隻是他攻勢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   即便是最愛的兒子病逝,朱元璋也並未落下國事。   作為一位從草根走向帝位的皇帝,朱元璋深刻知曉事情有輕重緩急。   國家大事不是兒戲,更不能荒廢,他大權獨攬,自然要更加盡心。   堆積如山的奏折很快就清理完畢,朱元璋順勢拿起桌下的奏折。   這一份奏折上並非是國家大事,而是昨日裡朱允炆和朱允熥兩兄弟的言行舉止。   選出一位合格的皇太孫並非是簡單的事,需要嚴謹審慎的考察!   胡亂召集朝廷重臣來這裡討論,不是朱元璋的風格,臣子可以提意見,但是這意見,必須得是他想要的意見。   並不是臣子在下麵討論完畢,交出一個答案來讓他同意。   凡事需他思考通透,才會叫臣子來這走個過場,他才是真正做出決策的人,至於臣子是否贊同,他不甚在意。   打開奏折,朱元璋微瞇著眼,細細看去。   像這樣的奏折,他這裡有幾十份之多,事無巨細全部記錄在案。   這是朱元璋多年養成的習慣,當年封爵之時,他手中就有大量紙條,上麵記載的全部是手下弟兄們的功過是非。   如今這個習慣延續下來,隻不過做這件事情的成了錦衣衛,那一張張紙條,也變成了錦衣衛手中的無常簿。   奏折之上記載詳細,從早到晚,何時吃飯何時出恭,何時說了什麼話,何時有什麼動作,清楚明白,纖毫畢現。   朱元璋挑了挑燈芯,靜靜的看著。   奏折上有關朱允炆白天的記錄較少,語句很是單薄,基本都是在靈前跪拜,少有起身,連吃飯都是匆匆。   “這孩子純孝,連自己身體都不顧了,該打!”   朱元璋再看向有關朱允熥的記錄,天明時分前往奉安殿守靈,隻半個時辰便昏厥過去,送回東宮休息,二更時分才出。   他皺了皺眉,眼中閃過幾分不快,這混小子真是天性涼薄,竟然睡到如此晚!   忽的,朱元璋意識到有些許不對,皇孫昏厥,為何沒有太醫診治,錦衣衛記錄不可能遺漏這件事情。   他微瞇了瞇眼,暫且將疑惑壓下,提筆在紙上寫下一個“昏”字,吩咐一聲:   “給咱把熥兒昏厥的記錄都找出來!”   太監不識字,拿著紙片,對照著去找,忙的滿頭大汗。   朱元璋繼續往下看,麵無表情的看過一段,到奉安殿言語交鋒時,神色才有些許變化。   這是如此久以來,朱允炆和朱允熥二人對話最為緊密的時候。   初看之下,朱元璋並不覺得有什麼,隻是隱隱覺著裡麵有些許不太對。   錦衣衛旁敲側擊多番收集消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得到的都是朱允熥性格頑劣、懦弱少語,除了欺負欺負幾個太監之外,看見其他人都會害怕。   更別說叫他大段大段的說話!   可記錄上麵,朱允熥口齒清晰、思路通暢,完全不像是懦弱模樣。   朱元璋再次拿起奏折,將兩人對話仔仔細細再看一遍,又品出些不同來。   小孩子的心思在他眼中就如同關公麵前舞大刀,實在不值一提,隻是單純文字去看,沒有那麼活靈活現,容易忽略一些語氣上的細節。   眼下多費一些心思去看,朱元璋便覺察出其中不一般的光景,不禁眉頭一挑。   他心中揣摩一番,心說允炆雖是口齒伶俐、步步緊逼,可卻沒能奈何得了熥兒。   熥兒玩的好一手以退為進,不僅巧妙地將允炆話中針鋒懟了回去,還暗藏鋒芒,明裡暗裡都在指責。   隻不過允炆經歷少些,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幾句話下來就落了下風,如果不是呂氏到來,恐怕他隻能灰溜溜的去偏殿休息。   呂氏……   朱元璋看了呂氏所說,眼中閃過一分冷色。   太子妃有些手段,但都是小聰明,目光太短淺了些。   莫非她真的以為咱是昏庸無能的徽欽二帝不成?   放下奏折,朱元璋掃一眼跪在地上的太監,旁邊是已經分找好的奏折。   “呈上來!”   太監小心翼翼的送上來,朱元璋從頭看起,眉眼皺的越發深。   看完有二十張奏折,朱元璋一拍桌子,盛怒開口:   “叫戴思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