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得到的是糧食,而糧食的數量,決定著一個國家能否保持穩定健康的運轉!” 朱允熥正經起來,開始在老朱麵前闡述“種地論”。 “簡單來說,無論是什麼朝代,都是種地養活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種地。 田地裡麵長出來的那不是莊稼,那是大明朝賴以運行的根本,沒了這些莊稼,百姓就會造反,天下就會大亂。 元朝橫征暴斂,官員侵占民田,導致老百姓沒有地種,也就沒有賴以生存的根本,那就隻能選擇造反。 畢竟,在餓死和造反之間,總要做出一個抉擇。 就拿皇祖父您來說,如果當時您有那麼兩畝薄田,能夠吃飽喝足,恐怕也不會想著造反吧。” 老朱點了點頭,手抓了把泥土,輕輕的碾碎了,道: “那時候咱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你曾祖父曾祖母都是被活活餓死的。 當時地也不是咱的,都是地主家的,咱跪了好幾天,才求來一塊地,把你的曾祖父給埋了。 自那之後,咱要過飯,當過和尚,可總也吃不飽飯,這不參加了義軍,反他娘的! 所以你在大本堂說起這種地,咱就感觸很深,熥兒你說,為啥老百姓就這麼慘,連口飯都吃不上? 那些個當官的平日裡吃香的喝辣的,怎麼就不能體諒下老百姓,硬生生要逼死咱呢?” 朱允熥知道,這不過是老朱的感慨,觸景生情,又或者說,因話生情。 具體原因,老朱自己心裡門清,可解決辦法,暫時沒有。 老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可畢竟不是完美的人,人生經歷和教育經歷,限製了他的發展。 取天下難,坐天下也難,想要為民謀福祉,更難。 數千年來的官僚政治體係,豈會因為一個人一時的努力,而輕易發生改變。 老朱還在,足以彈壓百官,能殺的這些人膽寒。 可即便如此,貪官還是有,年年殺年年出,比菜園子裡的韭菜還要長得快。 一旦老朱走了,天下換了人坐,那些貪官汙吏就會像雨後春筍一般,瘋狂的冒出頭來。 朱允熥輕輕握住老朱粗糲的手掌,輕聲道:“皇祖父,因為人心!” “國家的土地是有限的,就像是一個籠屜,不管怎麼樣,能夠放下的包子是有限的。 而人心的貪欲是無限的,每個人都想著從籠屜裡多拿些包子,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貧苦百姓,都不能免俗。 以有限的土地,去填充無限貪欲,注定無法填滿,也注定會在某一天,徹底崩盤。 孫兒說的種地,指的就是在這有限的土地上,能夠產出的錢糧,同樣有限。 王朝初年,社會經歷了戰爭的洗禮,舊的王公貴族被消滅,新生的王公貴族勢力還弱,老百姓能夠擁有足夠的土地,養活家人,為國納稅。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公貴族們會想盡辦法,不斷地去侵占兼並老百姓的土地,由此,失去土地的老百姓越來越多,淪為佃農,無法承擔國家賦稅。 而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但是國家賦稅依舊會壓在這些百姓頭上。 有錢有地的想盡辦法避稅,沒錢沒地的交不上稅,國家越發貧弱,而王公貴族地主老財鄉紳就像是吸血蟲,越發的肥大。 到最後,老百姓不得不造反,不得不起義,不得不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王朝終結,新的秩序在舊朝的廢墟上建立,土地重新分配,一輪新的輪回開始。 這,就是孫兒所說的王朝滅亡根本原因! 在於土地,在於土地所產出的財富,無法滿足天下人。 由此,必然會導致王朝覆滅,也會導致新的王朝誕生。” 朱元璋大睜著眼睛,看著平靜講述的朱允熥,滿是驚訝。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皇祖父覺得是,那就是。” “貧嘴!”老朱一瞪眼,“臭小子你知不知道,你剛才這一番話,滿朝文武沒一個能說的上來!” 老朱搓了搓手上的泥土,看怪物一樣看著朱允熥,又道: “這要真是你想的,那允炆怎麼和你爭?” 朱允熥小手一攤:“您就當是萬壽帝君托夢給我的。” 老朱瞧了瞧有幾分陌生的朱允熥,嘆道:“就算是這什麼萬壽帝君吧,還好剛才沒讓你在大本堂多說,不然允炆真會絕望。” 朱允熥眼睛一轉,摸了摸下巴,道:“要不讓他知道,好叫他知難而退?” 老朱搖了搖頭:“允炆雖然不如你思辨深刻,但他孝順、明事理,讀書也好,這些東西他現在想不明白,以後就能夠想明白,你就快一點。” “快一點那也是快,而且二哥可比我大兩歲,在我這個年紀,他可沒我這麼聰明。” 老朱看了眼朱允熥,似乎是警醒道:“聰明的人多了去了,你頂多有點小聰明,算不上大智慧。” 朱允熥疑惑:“那您說說,什麼才是大智慧?” 老朱指了指腳下的田地:“什麼時候你想出法子來,讓天底下的百姓,都能擁有一塊田地,那就是大智慧。” 朱允熥張了張嘴,忽的有些泄氣:“皇祖父,您這標準未免也太高了些。” “瞧你這熊樣,碰到一點挫折就想撂擔子了?你再難,能有咱造反難?” 朱允熥立刻反駁:“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什麼狗屁的兩碼事。” 老朱一拍朱允熥腦袋,揉了兩下,才道:“你就是想偷懶,隻要你想做的事,那都是一碼事!” “那您怎麼不叫二哥去想這問題?” 老朱挑眉:“這不允炆腦子沒你這麼靈活。” 朱允熥眼前一亮:“皇祖父,您這意思,是準備讓我上位啊!” “瞎胡說,咱看你心思不定,也就一點小聰明,你做事可沒有允炆上心。” “哈,我可算是看明白了!” 朱允熥跳了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祖父,您這是既想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啊!” 老朱也不惱,拍拍手站起身,吩咐了午膳,這才對朱允熥道:“走吧萬壽帝君,和咱用膳吧。” 朱允熥身子一緊,打了個哈哈,撿起鋤頭跟在老朱後麵。 …… 老朱的午膳,簡單,不像是皇帝該吃的東西。 鹹菜、包子、一碟醬肉,還有一碗清炒時蔬。 朱允熥瞧了眼,也不覺得有錯。 畢竟他有三德,其中一德就是“儉”。 四季常服不過八套呢! 太監盛了飯遞上來,朱允熥瞧了眼自己人頭大小的飯碗,有些無奈:“皇祖父,您喂豬呢?我可吃不下這麼多!” 老朱一瞪眼:“別廢話,戴思恭說了,你身體虛,得多補補。還有,把筷子給咱!” 朱允熥把筷子遞了過去,又看了看老朱的碗,對比一下,愁眉苦臉的:“老戴說的是補一補,不是要您撐死我。” 老朱已經夾了鹹菜就飯了,邊吃邊說:“咱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別說這一碗,就是再來兩碗,那也能吃的下,你就是日子太好了,以後每天抽半個時辰來這裡鋤地!” “啊?不合適吧,這要是叫二哥知道了,還不得妒忌死?” 老朱抬起頭:“你能有這麼好心?” 朱允熥:“皇祖父話可不能這樣講,我對二哥絕對是恭敬,兄友弟恭嘛。” “嗬嗬。” 老朱顯然不信,“你們兩個都快擦出火星子了,真當咱看不見?” ……
二十五 小聰明,大智慧(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