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甘寧(1 / 1)

劉備聽著孔明述說與王義山過去交往之事,當然一些敏感的話是不能說的。當提起王勇與諸葛亮對賭的問題時,劉備也試著回答,卻是一個都沒有答對。當諸葛亮說出問題答案時,不禁開懷大笑,一點也沒有回答不出來的羞赧。   “倒是沒有想到,義山竟然有如此喜人的一麵。”劉備樂道。   “主公是如何與王義山相識的?”諸葛亮問道。本著為了以後諸葛亮更好用兵用將,於是劉備便將躍馬澶溪、密林遇匪、王山殺賊、新野樊城之戰,自相遇王義山之後的事情一一告知諸葛亮。   諸葛亮聽完之後,臉上雖然若無神色,內心裡卻是翻起了濤天巨浪,腦海中慢慢理起了一條思路。   其一,多年前,王義山與自己相遇,張口閉口就稱自己為諸葛丞相,雖然遮掩過去了,但自己卻是沒有忘記,對方絕不會是口誤或者故意恭維自己的才智,雖然自己也很自信不弱於天下英才;   其二、水鏡先生經過多方麵分析,猜想王義山是在新野等劉皇叔到來,他為什麼這樣做?   其三、王義山不惜以身涉險,前往許昌截停徐元直,並營救其母,必然是推算得知徐元直的結局,但是他如此果決前往,可以判斷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也可以認定,如果他不行此舉,徐元直必然會因為徐母死而淪落進退兩難之地,好麵皮的徐庶隻能是從此一蹶不振,明珠蒙塵。   其四、王義山與徐元直走汝南入江夏,是誰之謀劃,此舉有何目的?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有效讓人把握先機,趨利避害,但如果是能預見未來……如果王義山能預知了劉皇叔稱帝,那麼自己成為丞相,或許合乎情理,他早期不加入任何陣營,卻也不去相助顛沛流離的劉皇叔,但是卻在劉皇叔進入新野之後加入,是不是意味著新野之後才是劉皇叔的轉折點,劉皇叔兵敗汝南來到新野之後一窮二白,他在等劉備,是不是也在等自己?……   再次回想起當初與王義山相遇的種細節,自己一無所就,對方卻對自己露出欽佩仰慕之情,還故意與自己賭鬥,將扇子送給自己……   這個家夥,身上必定有秘密,待其回歸後,得多多接觸,多多研究才是。   夏口,兩條漢子交談,一人說話道,“兄弟,我知你素有大誌,有勇有謀,我數次推薦你給主公,耐何主公不肯重用,歲月不饒人,人生短暫,你得自己想想去留吧,我這裡盡量給你方便。”   另一人默然不語,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腰間鈴鐺,“看來出身真的很重要?!,多謝兄臺一路關照了。”   說罷兩人分手各自離去。一條人影跟著其中一人而去,行不多遠。   “呔!前麵漢子給我站住!”   腰掛鈴鐺的的漢子,停下腳步,回身望向來人,隻見來人一身富豪模樣,各種玉器恨不得全掛身上。   “你是何人,因何攔我?”漢子問   “不用管我是誰,我適才聽到你與蘇飛密議。”富豪一臉古怪模樣,說道:“嘿嘿,看來你是想投敵了,待我稟告太守,鎖你下獄。必然重賞於我也。”   “我看你是想找死。”鈴鐺漢子大怒,拔劍在手就要將來人砍殺。   “怕你不成!”富豪亦抽出長劍“怎麼,被說中了心事,惱羞成怒了?想殺人滅口不成?”   “死來~!”鈴鐺漢子揮劍砍向富豪。   “當”的一聲,卻是富豪抬手格擋住了:“憑你,還收拾不了我。”   鈴鐺漢子大怒,遂不再留手,瘋狂攻擊來人。   富豪也不怵,兩人以快打快交戰在一起。   一時間,劍光閃閃,地上煙塵飛舞,兵器碰撞聲音連綿不絕。   正交戰間,一文士模樣人士來到,也不言語,饒有興致地觀看兩人交戰。   約莫一柱香時間,手中劍被擊飛,鈴鐺漢子麵門被一把長劍指著不動。   “你到底是何人?,江夏絕無可能有如此身手之人,要殺要剮也得讓我死個明白。”鈴鐺漢子問道。   “哈哈,開個玩笑。”富豪收劍而立,旁邊文士走了過來。   “你是甘寧甘興霸吧?在下王勇王義山,旁邊這位是徐庶徐元直。”   “在下正是甘寧,你是王義山?傳言在陽安口橫槍立馬,單騎破軍的王義山?”甘寧驚道。   “在陽安口是有這麼一回事,可是我怎麼不知道我現在這麼牛比了?”王勇摸摸頭腦道。   二人離開梅花村之後,一路南下,也沒有注意民間傳言。   “難怪,敗在你手下,我不冤。我還想著黃祖手下什麼時候有了這麼猛的人呢?”甘寧道。   “過譽,過譽啦。”   三人換了地方,喝酒交淡。   “今天日路過夏口,偶遇興霸與蘇將軍交談,黃祖量窄,不能用人,興霸在其中受委屈也是情理之中。”   甘寧喝酒不語,鬱鬱之色卻是浮於麵上。   王勇目視徐庶,大體意思是,你上,嘴皮,腦子是你的強項,我隻負責把他打服。   徐庶撇了王勇一眼,得瑟吧你。開口道:“興霸是直爽之人,我等也不相試,我誠邀興霸一同追隨劉皇叔,共建功業。”   甘寧沉思,道:“劉皇叔也許是英主,但現在困守新野,自顧不暇,倘若曹操大軍南下……,”   “興霸稍安勿躁,且聽我與你細細分說。”徐庶抬手說道:   “我勸興霸與我等共同追隨劉皇叔,有幾個理由:   其一,劉皇叔乃天子於廟堂之上,親自查族譜並按宗譜賜爵之皇叔,本人信義著於四海,立誌匡扶漢室,我等皆是漢室子民,追隨皇叔當然便是隨大義也。   其二,劉皇叔真誠待人。對於我等出身,亦不會如其他人一般輕視。興霸試想,關雲長,在河東殺官犯了命案才流落江湖,張翼德本身也是以屠戶做營生,劉皇叔卻同二人結義兄弟。庶也曾當過遊俠,也曾因仗義殺人犯過命案,然而皇叔待我,甚是真誠,並且給予毫無保留的信任。因而興霸若投劉皇叔,必不會因出身而受到輕視,反會因才能出眾而受到重用。   其三,興霸若往投東吳,你曾幫助黃祖,射死了孫權得力部將淩操,孫權怎麼會平靜待你,就算孫權以各為其主之名,表麵不和你計較。但淩操之子淩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其帳下深受器重,與你又有殺父之仇,你又怎麼能夠安然相處呢。   其四,有道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勢力已成,興霸往投之,都不過是錦上添花,有與沒有,影響都不大,但對劉皇叔卻是不同,興霸此時追隨,不亞於雪中送碳也,劉皇叔乃是仁義之人,將來功成之時,豈有不重待興霸之理。   其五,興霸亦無須猶疑,昔日曹操與皇叔,在許都煮酒論英雄,以曹操之奸詐,亦手指皇叔曰: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劉皇叔不過是龍困於野,未得時機。我徐元直與王義山甘願全心追隨劉皇叔,就是堅信劉皇叔日後必成就大業。   興霸可仔細思量思量,我之所言是否合理。”   甘寧陷入了沉思,徐庶之言倒是沒有誆他,誰沒有一顆相助明主建功立業之心呢?之前錯投黃祖帳下,這家夥本事沒多少,反而是自命清高,看不起自己出身。   投孫權的話,跟人家確有殺父之仇,難保不被計較。   曹操是不可能投奔的,人家人才濟濟,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如此看來,投劉備倒是不失為一個選擇。至於漢不漢室的,很多江湖豪傑根本不看這個,但是有個大義,總比沒有大義的好吧。   隻是投劉備的話,風險確實太大了點,誰知道日後能不能大業可成,要是不成,那就真是雞飛蛋打一場空了。不過既然那麼多比自己牛比的人都敢賭,自己又有什麼不可以賭的呢?   看著甘寧逐慚舒展的臉孔,徐庶與王勇不由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