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之戰,夏侯惇被諸葛亮火攻擊敗。 諸葛亮回縣之後就找了劉備商議:“主公,夏侯惇雖然兵敗而去,但是曹操必定親自領大軍前來。” 之前曹仁的三萬兵馬分兩波被擊敗,還可以用輕敵來形容,尚可以無動於衷,但現在你破了夏侯惇的十萬大軍,就不是一回事了。 夏侯惇是誰,曹營的兵馬元帥級別的,可以說是二號波斯,再往上就是直麵終極波斯曹操了。 這是要逆天啊,此人已有取死之道?法克,就孤城一座,你都這麼牛比了,再給你更多時間發展下去,我怕是就搞不過你了。 果然,夏侯惇收拾殘軍逃回許昌,自己捆了起來,到曹操麵前請死,曹操親自給他解了綁。尼瑪,知道我不可能殺你,還做這個姿態,當然,態度到了,一切都好說。 夏侯惇不愧是曹操的心腹愛將,縱觀三國歷史,沒有見他贏過誰,但是他始終坐在武將係列的頭把交椅,莫非就因為是曹操本家兄弟?若是這樣,曹操的用人惟才是舉恐怕也不過是一個幌子。如果換了張遼張合等降將,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被直接砍了? 曹操說教他了:“你自幼用兵,難道還不知道狹處要防火攻嗎?” 夏侯惇也是很光棍地認罪了:“李典、於禁都曾提及過這點,我是悔之不及也。”態度很重要,假如你犯了錯,在老板麵前,最好還是果斷的認罪,任何的狡辯、理由、推卸責任,都隻會令老板反感。還不如很光棍地攬罪上身,老板反而會覺得你有擔當,下屬也會認為你是個老領導。 曹操於是賞了李典、於禁。 此時,夏侯惇建言:“劉備如此猖狂,真乃心腹之患也,必須急除掉。” 曹操說話了:“我所擔心的就是劉備和孫權,其餘都無所謂,既如此,就乘機一起掃平江南吧。” 由此可見,夏侯惇不愧是曹操腹心之將、本家兄弟,老板的心思摸得透透的,明明自己打了敗仗,結果一番操作下來,不僅不被怪罪,還給小弟請了賞,同時讓老板起大軍為之報仇,試問哪個陣營有這麼牛比的將領。 曹操傳了命令,起大軍五十萬,分五隊:曹仁、曹洪為第一隊;張遼、張郃為第二隊;夏侯淵、夏侯惇為第三隊;於禁、李典為第四隊;曹操本操親自領一眾將領為第五隊;每隊十萬,許褚領三千兵馬為先鋒。定了日子,建安十三年七月丙午日,誓師出征。 破了夏侯惇大軍之後,劉備在新野向諸葛亮求計,曹操大軍來了應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啊,兵少將少城池也小,諸葛亮建議劉備取了荊州為安身之地,才有抗衡曹操的本錢。 劉備卻說,你說得很對,但是我深受了劉景升之恩,哪裡能負義取了荊州。 諸葛亮說,如果現在不取,後悔都來不及。 劉備果斷說了,我寧死不做忘恩負義之事。 好吧,諸葛亮想起之前甘寧與自己交談轉述王勇的話,不禁一陣彷徨,隻好說道,那就再作商議吧。 -------------------- 八月。 曹操五十萬大軍兵至宛城,劍指荊襄。 劉表病重,正找劉備商量托孤之事,想把荊州給劉備,劉備不受,隻說我可全力扶持你兒子,絕無他意。 忽然得報曹操五十萬大軍殺奔荊州而來,劉備連忙告辭星夜回新野。 劉表聞報驚嚇了一跳,急忙找人寫遺囑,立劉琦為荊州主,讓劉備輔佐。蔡夫人聽了大怒,關了內門,讓蔡瑁張允守外門,任何人不準進出。 劉琦知道老頭子病重,自江夏回來探病,被蔡瑁攔住不準入內,說讓你守江夏重地,你現在擅離職守,江東殺來怎麼辦,你入內見了老頭,隻會讓你老頭生氣,加重了病情怎麼處理,你趕緊回去吧。劉琦門外哭了一場,回江夏去了。 劉表乾等劉琦不見到來,大叫數聲,領了盒飯下線。 劉表一死,蔡夫人與蔡瑁、張允二人改了遺囑,立劉琮為荊州之主。 -------------------- 樊城。 劉備與諸葛亮在衙內,接到曹操派遣使者前來勸降:“我本來想要踏平樊城,奈何我心中可憐一眾百姓之命。你如果來肯來投降,我給你免罪賜爵;若你還是執迷不悟,我八路大軍齊進,軍民共戮,玉石俱焚。” --------------------- 原來在劉表死後,劉琮立為荊州之主,得知曹操大軍已近荊襄,被眾多荊襄人士逼迫,連扶立自己上位的蔡瑁張允也是主張降曹,心裡估計不知道有多少萬頭草類泥類的馬匹狂奔而過了,自己不舍也不敢舍棄父上基業,多番推脫無果,隻好說要告之母親,沒想到蔡夫人竟然出來說道:既然幾人所見皆同,何必再問我? 攤上這樣的母親、舅舅,有時你還真不得不可憐可憐劉琮,外麵有叔父劉備、兄弟劉琦質疑,內有自己至親之人,損人利己,隻顧往自己口袋裝好處,卻完全不顧及自己,而劉琮本人還隻是一十四歲少年,無兵無將也無親信,你不亡誰亡啊。 於是在眾人的逼迫之下,劉琮不得不寫信投降曹操。 宋忠送信到宛城投降,回歸襄陽時,路上被關羽抓了帶到劉備跟前,劉備知了前因後果,大哭。 前有曹操大軍壓境,後有劉琮屈膝投降,此刻劉備腹背受敵,眾人都勸劉備取襄陽,就連劉琦派遣而來的伊籍也勸他取了襄陽共抗曹操,劉備愣是不從,打算跑路先去樊城。 商議還沒結果,就收到風,曹兵已經到博望坡了。劉備一邊讓伊籍回江夏通知劉琦整軍備戰,一邊找諸葛亮商議拒敵,危急之際,逼得諸葛亮使出了又一把大火。 諸葛亮這一波神操作,直接可以上王者。 先是雙線騷擾,疑兵迷惑爭取時間: 曹仁、曹洪領兵十萬作為前隊,許褚為折沖將軍,率三千鐵甲為開路先鋒,一路浩浩蕩蕩殺向新野,午時來到鵲尾坡,遇到劉封、糜芳領一票人馬,打青紅旗,一見曹軍,青旗、紅旗各歸左右列陣而走。 一般這種情況,分明就是傳達信號之用,許褚猜測前有伏兵,勒兵不進,就地駐軍,派人報告上級波斯。 曹仁得報告,判斷這是疑兵,不要鳥它,一路殺過去,我在後麵加緊行軍。 許褚領兵又回到鵲尾坡,在林裡搜索,一個兵馬都不見了,準備整兵繼續前進,聽見山上有喧嘩吶喊,吹鑼打鼓,望之,見諸葛亮、劉備坐在傘蓋下麵喝酒。 我丟,荒山野嶺的,行軍打仗,你們是來度假來了?分明不把我放在眼裡,兄弟們,鬱巨! 許褚大怒攻山,山上擂木滾石打下來,上山不得,山後喊殺聲大振。 天色已晚,曹仁領兵來到。 跟著就是一群王者英雄輪翻毆打白銀小號: 曹仁下令攻下新野歇腳,發現空城一座,人去樓空,安排入城安歇,人困馬乏,埋鍋做飯的時候,狂風大作,滿縣火起,曹軍連忙退出新野,火燒、踩踏死傷無數。 剛離火勢,趙雲領軍沖殺而來,曹軍人困馬乏,剛離火坑,哪裡還有人敢接戰,抓緊跑路吧。 曹軍兵敗如山倒,有王者級別大神帶隊,小號們抓緊賺經驗上分吧。 糜芳領兵出現,沖殺了一陣,劉封領兵出現,又沖殺一陣。 殺到四更,曹仁領敗兵到白河,見水不深,先趕了一天路,跟著又是被火燒又是被追殺跑路,又累又餓又渴,不管什麼水,趕緊下河喝幾口再說。 才下河喝水,上遊關羽開堤放水,滾滾江水奔騰而來,曹軍人馬淹死溺死不計其數。曹仁領人馬跑向水流淺的博陵渡。 博陵渡埋伏的張飛亮出本尊,截住沖殺一陣,許褚跟張飛戰了一會,跑路了,張飛不做追趕,回頭接了劉備諸葛亮到了上遊,劉備全軍渡河往樊城而去。 曹仁收拾殘兵屯紮新野,報告曹操。 這下曹阿瞞是真的七竅生煙了,一拍桌子:“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向新野進發,漫山遍野,搜山填河,大軍分成八路,勢要踏平樊城。 劉曄出了個計謀,讓曹操先勸降收買人心。 於是便有了曹操使者到樊城勸降劉備之事,劉備諸葛亮在樊城衙內接了曹操使者,見是勸降,大怒道:“曹賊挾持天子,欺君罔上,殘害百姓,我正欲舉兵討伐,安肯屈身投降。” 使者道:“我軍八路大軍共同來攻,樊城安有不破之理,屆時玉石俱焚,劉使君不可自誤。” 劉備怒道:“我與曹操勢不兩立,城破有死而已,休再多言。” 正要令人將使者趕出,忽然有人入報:“稟告主公,王勇將軍已回,在外求見主公。” 劉備,諸葛亮聞言大喜,連忙命人接入。 諸葛亮卻是建言,先將使者收押,拖延一點時間再說,事後再另作安排,劉備於是命人將使者關了起來。 王勇入見劉備,納頭拜道:“罪將王義山,拜見主公、軍師。” 劉備下堂急忙扶起,道:“義山為我軍長遠之計,臨機果斷,有功無罪,請罪之事,再勿多言,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謝主公不罪之恩”王勇起身道。“我聞曹操大軍進攻新野,星夜趕來,見得新野之戰已結束,探得主公在樊城,便連忙趕來樊城見主公。” “義山歸來便好,一別多日,幸得義山無恙,徐元直與甘興霸無恙否?!”劉備關切地望著王勇說道。 “托主公洪福,一切安好!”王勇答道。 “主公、王勇將軍”諸葛亮打斷道,“事態緊急,且休敘舊,我們宜先商議往後之事。” “正當如此。”劉備略帶歉意說道:“如今曹軍占了新野,數十萬大軍分作八路,一齊來取樊城,剛才押下去的,正是曹軍勸降使者。” “主公,曹軍攻城在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樊城孤城不可久守。”諸葛亮道,“應當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百姓一路相隨了許久,怎麼能忍心放棄。”劉備皺眉道。 “令人遍告百姓,有願意跟隨的,可同去,不願意去的就留下。”諸葛亮說道,五十萬大兵壓境,軍情緊急,擋是擋不住的,能跑就不錯,忽然又腦裡想起了什麼:“義山將軍可是有消息告知?” “正欲稟告主公。”王勇拜道:“我與徐元直甘興霸已取了江陵,正等侯主公前往,主公萬勿見怪。” 劉備、諸葛亮聞言大喜,忙問道:“此話果然當真否?你們幾時取的江陵?” 王勇說道:“蔡瑁、張允逼迫劉琮投降曹操,派部下接管江陵,江陵升起曹操軍旗之時,徐元直與我等計議停當,我與興霸率眾擊殺之,以主公名義接管了江陵。 現在江陵有數萬兵馬,由徐元直與甘興霸統一提調。 我恐主公這邊有失,星夜趕來,等侯主公吩咐。 徐元直坐鎮江陵,穩住江陵人心,甘興霸隨後會引兵前來接應。” 劉備大喜:“如此可真是太好了!” 王勇又說道:“主公,軍師取襄陽之言甚是合理,一眾百姓扶老攜幼相隨,行進緩慢,如被曹軍追上,後果不堪設想,主公可率兵先往取襄陽安置民眾,若取不得襄陽,改道江陵也不遲。” 諸葛亮亦說話:“正是如此,若能取了襄陽對抗曹軍更有勝算,現在荊州之地盡屬曹操,主公無須再有負擔,請早作決斷。” 劉備便讓諸葛亮統調兵馬,安排跑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