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完本感言(1 / 1)

莊生夢蝶 敝屋 3975 字 2024-03-17

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一樣,隻要睡著,就一定會做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意味著,我每天都在不斷地從夢中醒來。   最開始我很羨慕那些一夜無夢至天明的人,後來我發現自己這樣也挺好。因為這樣的我,就像比別人多活了“一輩子”,白天的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世界裡,夜裡的自己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裡。   一個人所恐懼的,所期待的,所憤怒的,所欣喜的一切都可能浮現在夢裡,清醒時的所有回避、所有壓抑,也都會在夢中悄然綻放,夢中的我們逃無可逃,避無可避。   但無論夢中發生什麼,在我們意識回籠的那一剎那,都會隨之煙消雲散。有時候散去的不僅僅是夢中的人、事、物,甚至還有夢中發生的一切記憶。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夢見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場景,然後中途醒來,便暗暗決定,明天一定要分享給別人。然後你醒了,最後你忘了。你隻記得你做了一個有趣的夢,卻不記得夢中的一切,這是最難受的。於是你在洗漱時回憶,在走路時回憶,在睡覺前調整好和昨夜同樣的姿勢繼續回憶,終於在某個瞬間,腦海中浮現了某些零星的畫麵,但卻無法想起更多。   醒來後,我們不可能記住夢中的一切細節,我常常覺得,這就像告別了一個世界。後來有一天我忽然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我可能忘記夢中的一切場景,但一般很難忘記夢中的情感。在任何一場夢境中,情感都是被無限放大的,所以我常常在醒來的那些片刻裡,腦海中多了很多感受,想通很多問題。   這就是我寫《莊生夢蝶》的原因之一,為了描繪出過去無數個日日夜夜帶給我的共同感受。同時,這個故事中的很多場景和設定也的確是源於我的真實夢境: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自己進入了一幅畫中,成為了一個古畫靈氣所幻化的精靈。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一隻純黑的夜貓帶我進入夢中夢,原因是白天宿舍樓下忽然多了一隻黑寶石一樣的流浪貓,我去摸了摸它。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世界的生靈可以飛升成仙,而最早飛升的,就是掛在農家小院門口的一條叼著金黃色水稻的魚,我甚至現在都記得那條魚看我的眼睛。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自己在大海邊上遊玩,不小心落入水中,然後來到了宇宙太空,太空中有一條魚幻形成功,變成了一隻巨大的鯤,那隻鯤想吃掉我。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自己在一個山洞中,山洞中有潺潺流水,然後一直有一個尖銳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重復一句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某個天光乍現的時刻,我一回頭,便發現那是一隻會說話的貓頭鷹,貓頭鷹苦大仇深地對我說:“我叫悵深。”這個夢產生於我忽然想寫這個故事的第二天清晨。   比如,在我的夢中,經常一會兒是現實,一會兒是武俠,一會兒是神話,一會兒是科幻,前一秒還在宿舍看書,下一秒便要接受觀音菩薩的考驗,然後又去天宮中製作課程PPT……實在是變幻莫測。所以這個故事前前後後也有不停的規則變換,隻是在剛開始讀的時候,難免會覺得這是一個俗套的武俠小說。   比如,我曾經真的夢見:世界忽然陷入了戰亂,我被拉到了一個卡車上,在卡車前進過程中我遇見了此生遇見過的所有人,然後便投入了無休無止的戰鬥中。就這樣,不知在槍林彈雨中過了多久,久到我從未想過那是一場夢。某一天我忽然發現世界好像不打仗了,甚至看見有人閑坐在路邊,那裡的人看見我覺得非常震驚。他們指著我互相說:原來這就是“上個世界”的人。我不理解這句話,但是腦海中卻浮現出了一個答案:我正身處一個遊戲中,所有進入遊戲的人中,隻有一個人才能回到現實世界,而在遊戲中死去的人也會在現實中死去。遊戲分為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處於戰火中,戰爭中最後隻能剩下一個活人,他隻要殺了自己的最後一個對手,就可以離開遊戲,回到現實。當時的我很高興,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勝利了,因為我麵前隻剩下最後一個第一世界的對手,而他奄奄一息。但是下一條規則是,一旦第一世界的最後一個活人離開,那麼第一世界就會消失,第二世界就會變成第一世界,從此陷入戰火,直到剩下最後一個人離開遊戲,如此無限循環。於是我猶豫了,因為這時我忽然明白了,為何之前好端端的世界忽然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戰火。這樣,我的麵前就出現了一個道德選擇:要麼就是殺了對方,活著離開遊戲,然後讓眼前這個和平的第二世界從此陷入戰火;要麼就是不殺對方,但是會和他一起被永遠困在遊戲之中——直到最後醒來的那一刻,我都沒有做出選擇。就像風紋,其實直到最後一刻,她都沒有做出選擇,她的選擇是侯謹山為她做的。   還有好多個“比如”,但今日這個問題就說到這裡吧,畢竟打工人還得上班。   另一個寫這個故事的重要原因是,我是一個愛幻想的人,要麼跟著別人的幻想走,要麼進入到自己的幻想世界。所以我喜歡讀小說,在書荒的時候,忽然有一天決定寫小說,自那之後,便再也不會書荒了。   幾年前,最喜歡武俠,像大多數人喜歡一樣喜歡金庸,喜歡古龍。後來開始看各種題材,但無外乎都是些東方色彩濃厚的故事,一直很汗顏,就是無論如何自己也無法真正帶入西方故事中,無論是經典名作,還是各類或俗或雅的仿作。   有一天意外發現了貓膩的小說,最初源於一個北大教授的訪談,訪談中對他的評價之高讓當時的我有些“嗤之以鼻”,懷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打開了他的小說,然後就掉進了他的坑裡,再也沒出來,直到現在。最可怕的是,看了他的小說,讓我第一次有了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自那之後,無論看什麼小說,都再也無法達到那種沉浸的程度。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那樣的故事,但我目前還沒有找到。   可是我依舊在不停地看故事,然後開始嘗試著自己寫故事,《莊生夢蝶》是我的第一個故事,從萌生這個想法,到最終完成用了近十個月的時間。這十個月也是我人生的迷茫期,在我一路小心探索的過程中,最終完成了重要的身份轉變。那段時間,每當心情低沉時,便躲入自己的“世界”中充充電,隨時隨地,動念便可來到這個精神小屋。越是忙碌,在故事中停留的時間倒是越長,反倒在開心愉悅時隻顧悠閑,完全忘記了它。   現在回頭想想,《莊生夢蝶》這個小說實在是寫得不太成功,裡麵有太多問題了。不過我也是欣慰的,作為我的第一個故事,至少完完整整地把它寫完了,想說的話也都說完了,哪怕磕磕絆絆。   所以我吸取了很多教訓,決定開始寫下一部小說。除了上班和基礎休息的大部分空閑時間全部都用來構思新的小說。去年12月份,已經完結了前期的八萬字大綱設定,到現在為止,剛好寫完了三十章。   新書名為《畫世》,不過在發表時可能會做些微的改動。目前雖然有些存稿,但暫時不會發出來,一是因為畢竟還要工作,我怕存稿不多,一旦忙起來便斷更;二是我想讓這個故事呈現得更好一點兒,暫時不發的話,有些細節我還方便隨時做些整體上的改動修訂。不過還是要說一下具體的發布時間: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會正式上線新故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屆時會出新書發布預告。   《畫世》延續了一些《莊生夢蝶》的特點,即以某種客觀現實為基礎抽象出虛擬世界規則,力爭繼續打造基於現實的玄幻。在這裡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顧名思義,是一個畫中的世界。故事中的一切世界規則都是基於“畫”的特點構建的,比如:世界中人的生命由畫筆賦予,隨時有死亡也有新生,但出生的不一定是嬰兒,死掉的也不一定是老病。比如:畫筆從何而來?由誰賦予?掌握畫筆的人和被畫的人是什麼關係?他們都有什麼特殊的能力?比如:既然是畫中世界,那麼如何看待其中的維度問題?比如:如果有畫中的世界,那麼畫外的世界該是什麼樣?……等等等等,這些都是《畫世》這個小說的新規則。   另外,還設定了一些比《莊生夢蝶》更加鮮明的新人物,一些有很多缺點且不同尋常的人物,相比大女主式寫作,更加側重群像故事一些。但主角還是姓風,名喚“風臨”。此外,還增加了一些言情的比重,構建了更加復雜的人物關係網。   其實在最初寫故事的時候,沒想過有一天會發布到網上,隻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決定發一發,沒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讀。但現在既然開了這個頭,便會繼續堅持下去。   最後,感謝所有讀過這個故事的讀者,謝謝你們竟然願意看我的碎碎念;尤其感謝所有推薦過我的讀者,謝謝你們曾經和我產生過一段奇妙的情感共鳴。   行文到此結束,五月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