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寺(1 / 1)

闌珊說 九炫娘子 3367 字 2024-03-17

從前,在桃華源的某個燈火通明之處有一家茶館。   每個晚上,隻要那家茶館有開門,就會有一個滿臉皺紋,步履蹣跚的說書婆子在那裡給人講故事。説書婆子的身分非常神秘,無人知道她的本名、是哪裡人,不過這裡的茶客都習慣喚她為“山婆子”。   “從前在趙國都城發過一場瘟疫,眾人皆稱之為瘋疫,因染疫者大多行為乖張,狀若癲狂??”山婆子的故事與別的說書人不同,她總愛説些天馬行空的誌怪異聞。前兩天是魚人的故事,今天又說甚麼瘋疫。   *   “有一母親,其愛兒得染瘋疫,急需錢財治病。奈何家徒四壁,逐將幼女燈氏贈於醫師,以抵藥錢。事發之時,燈氏年約十六。”   “這丫頭力氣大,做苦力也好,藥童也罷,反正我們家窮,定是付不起藥錢的。求您行行好吧大夫,我兒燈燃在家裡都快要斷氣了,求您了!”看著母親跪在地上苦求,燈闌珊隻得沉默不語。畢竟即使她說甚麼,結果也是不會改變的,她今晚到底是在家裡還是在醫館度過,全在她娘親的一念之間。   “不然??這丫頭長得還可以,吃得又少,您拿她做婢做妾也是可以的。“   “燈家媳婦,這樣不太好。她畢竟是你的親骨肉。”大夫一臉為難。   “燈闌珊,你自己跟人家說,願不願意為你兄長付出這一丁半點?”燈母邊說邊強行按著燈闌珊的肩膀,迫她一同跪下。   “闌珊願意。”燈闌珊知道,自己隻能願意。從小到大每次說不願或是反抗,都會換來一場毒打,即便是在大街上亦不列外。   “看,她自己也說願意。大夫,求您了??求您!”   ”求您把藥給我們吧??”燈母說著說著更開始叩起頭來,其頭部不斷敲擊地麵的聲音聽著很是滲人,更惹得路過的百姓紛紛看過來,一人一句的議論著。   “罷了罷了,燈家媳婦你快起來,這是做甚麼呢?”大夫受不住眾人的目光,為免惹人非議,隻好把價值二兩銀子的草藥免費給了她。   “這丫頭你也帶走吧,我不敢要。”大夫一臉嫌棄地擺手,他倒不是真嫌棄燈闌珊,隻是不想徒添麻煩。現在都城以至京郊到處都在發瘋疫,家家戶戶都過得艱難,就是燈闌珊再美,他也沒心思納妾。更別說這要是讓官府知道了,可就是私販人口的殺頭大罪。   “不了,”然而燈母卻提著藥包快步離開,與剛才下跪哀求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給了你就是你的人了,我不打算要回去。”   走之前她還瞟了燈闌珊一眼:“有餘錢養一女娃,還不如多買些魚蝦回去讓我家燈燃補身子,他這兩天都病瘦了。”   大夫帶著燈闌珊追了數條街想讓燈母回心轉意,將親女領回去。可聽到這一句話時,他簡直人都要嚇懵了。   “要是大夫您不要,我大可帶她回去投到井裡淹死,或是賣給香蜜樓。”   香蜜樓可是城裡數一數二的青樓妓院。   聽到這裡,大夫雖不敢納了燈闌珊,可更不敢將她送回家,誰知道會不會出人命?   “唉,你這丫頭,命也太差了。”晚上,大夫沒有把燈闌珊帶回家,而是將她安置在醫館裡,自己則留下來陪她。   “你説你娘怎麼如此狠心呢?”他直搖頭:“都說虎毒不食子,我看是最毒婦人心才對。”   燈闌珊也搖了搖頭,笑著說:“我命可不差,聽說有些人家會在女嬰剛出生的時候就把她們扔到河裡淹死。”   “她們比我慘多了。”說到這裡,她低下了頭。   “唉,誰叫現在世道不好,前些年才剛發了洪水,現在又鬧了奇奇怪怪的瘟疫,説是甚麼??瘋疫。”大夫放下手中的茶盞,起身去滅了旁邊的爉燭:“你留在我這裡也不合適,明天我把你送到京郊的慈生寺去吧,聽說那裡專門收容無家可歸者。你以後住在寺廟裡,總不至於凍著餓著。”   “真是可憐的丫頭??快睡吧。”   燈闌珊微微欠身道謝,她本以為自己會落得給人當妾室的下場,幸好醫館的大夫還算是個有良心的人,現在隻是住到寺裡去,已經算很好了。   隔天清晨,趁天還沒亮二人便匆匆出門。現在街上沒甚麼人,要是等晚些人多起來了,讓他們看見燈家幼女和醫館大夫走在一起,指不定會被傳成甚麼豔聞逸事。   “來,我們快走,快出城門了。”一路上大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催促:“我還趕著回醫館呢。”   “好的。”燈闌珊十分懂事,她不敢耽擱了恩人的時間,更何況他是名大夫,要趕著回去看診。   “到了,就是這裡,”走了大半個時辰的山路,總算看見慈生寺。這裡就是一座小規模的寺廟,由幾處廟舍組成,跟都城裡的國寺萬願寺可差遠了。   “燈丫頭,給你,”大夫回去之前從?子裡取出了幾文錢給燈闌珊:“雖說你以後住在寺廟裡也沒甚麼機會用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是有幾個錢傍身總比沒有強。”   燈闌珊一臉茫然地接過銅錢,回過神後又馬上把錢還回去:“大夫,您已經幫了我很多了,這錢我不能要。”   “您收回去吧。”她雙手遞上銅錢,然而大夫早已牽著騾子走遠了。   “你拿著吧!我還不至於差這幾文錢!”聽到不知從何處傳出的這句話,燈闌珊隻得乖乖把錢收好。   “謝謝你??”她在心裡默默念想著:要是之後還有機會見到這名心善的大夫,必得好好報答他。   進入寺廟後,一位身穿素色袈裟的僧人立馬迎上來:“貧僧乃慈生寺主持,請問施主今日為何而來?”   燈闌珊並不打算把昨天之事從頭到尾説一遍,她想了想,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主持,小女子叫燈闌珊??家中突遭變故,現如今無家可歸。不知可否借貴寺淨地投宿一陣?”   主持雙手合十,微微點頭:“貧僧明白了,施主這邊請。”   燈闌珊跟著主持來到寺中的一處佈置風雅的院落,這裡是寺中僧侶姑子所居之處,院落中間是一個類似佛堂的地方,右側是僧人們的廂房,左側的房間還住了些別人,大多是一些慘遭遺棄的孩童和老人,佛堂後方則是一片竹林,還有個錦鯉池和數張石桌。   “闌珊姑娘,貧僧尚有事要忙,還請姑娘在此稍等,貧僧的徒兒明波一會會過來帶姑娘去房間裡安置的。”他再次雙手合十,語氣溫和地說道。   “謝謝主持為我安排。”說罷,燈闌珊便來到廊下的竹椅上坐著靜候主持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