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戰伐謀(1 / 1)

日頭把明亮金黃的光抹在主帳外邊,但主帳裡麵卻因為沒有點燈有些昏暗。   主帳很寬,但也沒法把軍侯及以上的將領官員全部裝下,特別是這些人的鎧甲還占了不少地方,把空間壓得更緊了,連空氣都被擠得隻剩下鐵銹味和汗臭。   坐在主位的薑諾言掃視了一眼憋的臉紅脖子粗的將領,舉起一片手掌大小的帛書:“這是安插在敵人中的眼線送來的消息,昨天,蜀侯下麵的苴侯領著數千人起義,但最終被蜀侯以數倍兵力鎮壓。”   “苴侯被蜀侯囚禁,手下的將領也被盡數鎮壓。”   “可見蜀侯雖然人數上占了優勢,但軍心不齊,我提議,派出士卒光撒言論,擾亂敵人軍心,以財產物資為餌誘惑敵人,同時寬厚對待降卒,讓敵人不攻自破!”   坐在薑諾言左側的司馬錯托著下巴想了片刻,轉而望向薑諾言:“丹陽之戰後楚國雖然元氣大傷,但畢竟楚國家底雄厚,絕不可輕視。再加上秦軍需要防守西邊的隴西新地,現在秦國的防守壓力很大。”   “兵家真言:上戰伐謀,薑相的辦法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成效太慢,而且在援軍到來之後,城中的物資就不算充裕了,拖的時間長了反而不利。”   “以我之見,不如派出大軍一鼓作氣主動進攻!趁著敵人軍中動亂之時一錘定音,拿下這場戰鬥!”   “一來可以快速平定巴蜀的叛亂,二來可以為漢中減輕防守的負擔,打消楚國覬覦巴蜀的念頭。”   坐在右邊的沈煉仰起脖子:“司馬將軍說得對,打仗就是打仗,何必對敵人心慈手軟手軟,就應該把他們全都趕盡殺絕,隻要把這些人都殺了,我就不信巴蜀之地的餘孽還敢叛亂!”   “司馬將軍,沈煉願意作為先鋒率領城東守軍出城破敵,隻要將軍一聲令下,沈煉雖死亦不悔!”   司馬錯尷尬地笑了笑,沒有回答,望向上位。   隻見薑諾言微微點頭:“二位將軍說得不錯,此戰確實要速戰速決。”   “不過我認為,靠殺戮穩定巴蜀是不現實的,殺戮隻會遭致巴蜀之民一波又一波的反抗。”   “就算真的把百姓殺服了,後續巴蜀之地的發展肯定會受影響,這就和秦國最初奪取巴蜀之地的目的相違背了。”   “薑相……”沈煉正欲反駁,卻被司馬錯打斷。   司馬錯說:“薑相果然深思遠慮,不錯,我最初勸大王奪取巴蜀就是想讓巴蜀為秦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確實不能靠簡單的鎮壓了事。”   “薑相,不如這樣吧,我們在現在派出士卒前往叫陣。先放出優待降卒的消息擾亂敵人的軍心,然後再派出軍隊破之。”   “如果勝利,就把那些願意卸甲歸田的人放走,不追究他們罪責,而對於那些鐵了心的反賊,則一殺了之!”   與喜歡走極端的胡人蠻夷不同,當遇到兩相矛盾的見解時,中原之人就喜歡選擇折中處理,這也稱得上刻在基因裡的天賦了。   守城多日,城中的將領都憋了口氣,恨不得立刻出城殺敵。薑諾言掃視了一眼其餘的將領,見他們都是一副戰意洶湧的樣子,也就放棄了對叛軍的徐徐圖之,妥協道:“那便以司馬錯將軍說的辦法為基礎製定計劃吧。”   “諾!”帳中將士皆大喜,高聲喊道。   ……   在太陽下山之前的最後一縷餘暉中,成都城內的點將臺聚集了大小士卒。   薑諾言和司馬錯以及沈煉三人一同登上點將臺,並肩而立。   望著衣襟帶血的將士們,薑諾言把手按在劍上,正視下方的無數雙眼睛:“將士們!敵軍軍心已亂,營中爆發叛亂,正是我們出城殺敵,解除蜀侯之亂的好時機。”   “今夜,就是我們和敵人的決戰,要以雷霆之勢徹底掃清敵人!”   “以殺止戰,以鮮血慰問英靈!”   “殺,殺,殺!”沈煉接著薑諾言的話,拔出佩劍大喊道,底下軍士群情激憤,脖子上青筋鼓起,仰天長嘯:“殺,殺,殺——”   “點將!”司馬錯拔出佩劍,指向上空,負責擊鼓的士卒整齊劃一地敲響三張大鼓,鼓聲越來越響,底下喊聲的回音越來越弱,直到軍營中隻剩下了鼓聲後鼓聲才漸漸停息。   在餘響中,司馬錯放劍入鞘,又將腰間懸掛的竹簡取下,鋪開後拿在手上。   這是他們三大主將聯合製定的點將策,糅合了他們三人計劃中的精華。   司馬錯的袖袍在夜風中揮動,借助著餘暉,他高聲誦道:“軍侯宋建聽命!”   “末將聽命!”   “你帶領城中蜀軍舊部一萬餘人作為先鋒從正麵前往龍泉山下的敵軍駐地,出城叫陣,放出投降不殺的消息,如此再三,先擾亂敵人的軍心!”   “末將領命!”   “軍侯橫駒聽命!”   “末將聽命!”   “你帶領五千士卒從西南方向進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阻斷敵人西南方向生路。”   “末將領命……”   點將結束後,成都城內軍隊出動了近七成,分別從城東和城西處出城,兵分三路向著龍泉山進軍。   薑諾言親率中軍,作為先鋒部隊;司馬錯領著精銳士卒從城西出發向著龍泉山南邊跋涉而去;而柘桑則帶領主力軍隊,準備闖營。   他們根本沒有掩飾,除了司馬錯的精銳外其餘的士卒都是大大方方地朝著龍泉山進軍,蜀侯的斥候驚得像兔子一樣連忙回去稟告。   ……   “大王,那薑諾言派出士卒在陣前連番叫陣,放出話來說隻要投降,非但不追責,還要好生待之。”斥候跪在地上,底氣不足地朝蜀侯稟報。   此時時候正張開雙臂,在兩個士卒的伺候下披上了自己的重甲,他低眼看了看冷汗直冒的士卒,淡淡道:“你動心了?”   “卒不敢。”   “唉,”蜀侯極微弱地嘆了口氣,甚至連他身邊的士卒都沒聽到,“我更想聽到你不願。”   “卒不願。”   “唉。”蜀侯這次的嘆息聲卻是極其清晰了,突然,他的眼睛怒睜,麵色發紅,大聲道,“是誰在唱蜀謠,擾亂我軍心。”   悠遠綿長的蜀音民謠順著夜風傳入蜀侯帳中,唱的是豐收的滿足,回家團聚的喜悅,生活安定的順心……   不是別人,正是薑諾言在致敬傳奇兵仙韓信,命令底下的蜀軍高聲唱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