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諾言一進楚懷王的寢宮,就看一幅繪製得精微入細的獸皮地圖懸掛在楚王案臺後方。 上麵山川走勢活形活現,各國駐兵標誌醒人耳目,糧食礦產,軍事重鎮等也都用特定的記號標記在上麵。 而案臺側邊的櫃子上,絲帛竹簡汗牛充棟,但有近一半的都已經因為長久未翻閱而發黃,而那些經常被翻閱的書籍,無外乎兵法和治國之法。 楚懷王坐於案臺邊,示意薑諾言和屈原坐下相談,對薑諾言做出請的手勢,說道:“還望薑大師教我讓國外百姓歸心之法。” 薑諾言將身子挺直,跪坐在軟榻上說道:“在這點上,我們還得向張儀學習。” 楚懷王疑惑,不是之前還說不要土地要百姓嗎,怎麼現在又要向張儀學習了。 薑諾言見楚懷王疑惑,指著楚王背後的地圖,說道: “楚國和秦國不同的地方在於,秦國隻和韓,楚,魏,趙接壤,而楚國卻和秦,魏,韓,越,齊等國接壤。” “再加上楚國地勢平坦,和諸國交流的成本大大低於秦國。” “那為什麼楚國沒能成功融入其他國家的圈子呢?” 楚懷王聞言,先是覺得所謂“交流”隻是無關緊要的事,隻要自己夠強,橫推了過去就是,但覺得薑諾言的話必有深意,開始反思起來。 他想到楚國和秦國一樣,一直被其他國家冠以蠻夷之名;他想到楚人兇悍,諸國聞風喪膽;他想到楚國地廣物博,足以自足...... 交談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楚王覺得自己想明白後,將自己的結論說了出來: “因為楚風彪悍,楚地豐饒,還有寡人的驕縱以及世家的乾擾導致諸國不願意跟楚國合作。”說到最後一句話時,楚懷王的底氣明顯弱了三分。 薑諾言微笑道:“大王能在國家問題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楚國離大興不遠矣,大王提到的原因,正是我們要解決的關鍵!” “確實,楚國物產豐富,無論是民生關鍵的鹽和糧食,還是製造錢幣和兵器用的銅鐵,以至於大王身上穿的皮衣絲帛,在楚國都能找到出產的地方。” “可以說,楚國之民不靠交易就能自給自足,而其他國家百姓需要的,正是楚國富有的。不光如此,楚國的黃金、珠璣、犀角等也都是其他國家王侯喜愛的。” “一旦楚國和其他國家進行頻繁交易,將處於上風,當楚國的百姓過得比其他國家更好時,大王還擔心其他國家的人不過來嗎?” 楚王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他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沒想到辦法罷了,他又何嘗不想像秦王一樣有大量庶民為他效忠,有天下能人為他出計? 他急迫地問道:“大師說天下百姓歸心之法需要效仿張儀,不知道是怎麼一個效仿法。” 屈原聞言,正襟危坐,他的一腔熱血也被薑諾言挑動了,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薑諾言見二人實在心急,隔空對著地圖比劃,開門見山地說: “張儀扯虎皮做大旗,一是為了割地,二是為了諸國不形成合縱之勢。” “在張儀的口舌之威下,諸國一定會選擇與秦國和平共處,而這時我們再派使者去諸國求和,諸國會同意嗎?” 屈原和楚懷王點了點頭,如果真是那樣,那楚國使者去求和無異於錦上添花,諸國沒有理由不答應。 薑諾言繼續說道:“重點來了,趁著張儀給我們創造出的良機,我們的使者求和時可以向諸國提一些要求。” “那就是楚國和諸國之間,持有周天子商璽或者楚國商令的商人可以隨便過境交易,別國商人入境需要依照貨物量交一筆費用,楚國商人出國也同樣需要交一筆費用。” “同時,在和每個國家的邊境處規劃出區域,這片區域允許兩個國家的百姓自由交易,當然,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 屈原聞言,帶著擔憂問道:“可是這樣的話,百姓就會流入交易占優勢的一國,我們該如何在穩壓一頭呢?” 薑諾言像是早就知道一樣,笑道:“楚國民風和其他國家最不一樣的點在什麼。” 楚懷王搶答道:“我楚國之民彪悍自由,不拘一格,常常被其他國家冠以蠻夷之名。” 薑諾言見神經大條的楚懷王不光不感到羞愧,甚至還有些許驕傲,不禁發笑,道: “正是如此,其他國家不光物產沒楚國豐富,就連禁令也是一條接著一條。” “光是布帛就有不符合尺寸的不賣,顏色不符合的不賣等禁令,更別提珠寶美玉,絲帛鐵器這些了。” “隻要大王下令,允許在楚國的貿易區在遵守秩序的情況下能夠自由貿易,還怕其他國家的民眾不會來嗎?” 一旁的屈原美玉似的臉都快黑下來了,楚懷王卻是不斷點頭稱是。他楚國本就是蠻夷出身,常常被人看不起,隻要能強國,他才不管什麼周禮,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不然也不會有先王問鼎的事情了。 楚懷王坐立不安,問道:“愛卿,我們具體該怎麼施行。” 薑諾言說道:“第一,貿易區貿易時間為巳時開始(早上九點)到酉時結束(晚上七點)。” “第二,在已有的周禮基礎上,除了禮器和兵器這類紅線物品外,無論物品品質如何,都允許交易。” “第三,除像珠寶、美玉、黃金、牲口這類的貴重物品以及大規模交易外,百姓之間的小規模交易不收稅。” “第四,交易區內商品價格由雙方共同商定。”(因為戰國時期的錢幣材質大致相同,錢的重量和錢的價值直接掛鉤,各國之間的匯率問題很少見。) 楚懷王思考了片刻,說道:“這第一點是要讓交易的人更方便。” “第二點是讓交易的範圍擴大。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 “第三點第四點是減輕普通百姓交易的困難和壓力,但是薑大師,你為何如此肯定隻要交易就一定是好事呢?” 薑諾言心中驚訝,沒想到楚懷王的悟性如此之高,暗道:“不愧是能當一國之王的人,看來他隻是缺點心眼。” 薑諾言咽了咽口水,回答道:“因為人的競爭性。” “競爭性?”楚懷王不解,競爭不是你死我活嗎,怎麼還是好事呢。 薑諾言解釋道:“因為每個人都想花最少的錢,過最好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做的事,如果沒有貿易,為了生存,他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但有了交易,人就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擅長的事,用自己的特長去跟別人的特長進行交換。” “通過貿易,擅長養魚的養魚,擅長種田的種田,他們雖然各司其職,卻都能吃上魚湯配米飯,而不用自己花時間同時去養魚和種田。” “這樣一來,放眼到整個國家來看,是不是國家生產的東西就變多了呢?” 這一淺顯的道理,屈原和楚懷王自然明白,但並沒有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但也不怪他們,畢竟這是戰國,隻要建立起良好的貿易製度就謝天謝地了,哪還顧得上其他的呢? 薑諾言繼續說道:“放眼到整個國家也是這樣,楚國和其他國家貿易是能彌補自己的缺點的。” “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來到楚國的人能過得更自由,更富裕,就連賦稅也更低,誰又不想逃到楚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