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威爾遜說: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 科學家錢學森說:不要失去信心,隻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無名者說:生命中的許多錯失,是因為我們不堅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後欺騙自己說這就是命運。 我是四川人,出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家在四川有名的大巴山區。有一部電影叫《巴山夜雨》,講的就是我家鄉的故事。我的家鄉有條河,叫州河,州河最終匯入嘉陵江,嘉陵江最終匯入長江,追根溯源,我也是長江母親的遠親子孫。 我沒有上過幼兒園。5歲多開始放牛,6歲半上學,小學5年成績優秀,小學畢業考試是村裡100多個同學中的第一名。上了初中,學校在河市鎮上,因為環境的改變和年齡增長,受較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學習、生活上偏離了正常的方向。 初一初二兩年沒有正常的學習作息時間,迷戀武俠小說、中午不回家而在大街到處遊蕩、上課開小差,成績越來越差。初二時,正懷孕的年輕的英語老師講英語音標時對我上課的“微笑”產生誤解,罰我到教室門邊聽課,還扔我的英語書到地上,從此,我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加之,在普通班級,多數同學都不愛學習,我也成為不愛學習的“骨乾”學生。 父親不甘心我初中2年這樣的成績,不但狠狠批評我、還罰我跪樓上木板上幾個小時,誰都不能說情。我懺悔後,保證今後努力學習後,父親托關係讓我留級讀初二。 浪子回頭,一個學期成績突飛猛進,從普通班進入重點班。然而英語學習進步很小,初三畢業,在第一次中考預選中英語僅得13分,即使數學100,化學99,物理98.5,(滿分都是100),預選落選,失去了參加中師、中專的決賽考試。父親不服氣,托關係讓我去另外一個中考成績突出的幺塘初中復讀初三。那一年,生活很苦,學習有進步,英語也進步到可以考50多分。但在5000多人參加中考預選隻有100名左右學生入圍的激烈競爭中我英語還是拖了後腿,盡管數學是全區第一(118分,滿分120),但預選還是沒有入圍,又一次失去了讀中專中師的資格。 父母親非常失望與傷心,我自己也開始迷茫。我一度想回家種田,學點手藝。我不相信我學不好手藝和找不到老婆。我們村99%的人都是這樣的種田生活,我覺得我可以那樣生活,不丟人。 父母對我還是沒有絕望,他們不想自己唯一的兒子就這樣接受現實。他們反復痛苦商量後,再次要求我回河市初中復讀,這個時候我已經17歲了,初中總共已經讀了5年。那時復讀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復讀的同學中比我大兩三歲的大有人在,還有我的初一女同學幾個。為了讀書方便,他們想方設法改年齡或名字,我那是傻,父母也沒有想到這個層麵,所以沒有改年齡。上大學後,有同學問我:怎麼大他好幾歲,我含糊其辭說家裡窮讀書晚呢!我真的不想認真回答,不是回答不了。 又是一年難以名狀的心情的奮鬥,我的初一同學預選上了,我差2分入圍,英語考了52分,其它英語厲害的同學都是90多分。麵對已經6年初中的我,父親真的眼紅了,媽媽在廚房一邊煮飯一邊掉淚。父親不知道怎麼辦?他雖然有怨言,有一千個理由生氣和放棄我的讀書之路,但父親到底隻是輕描淡寫地與我交流了幾句,沒有責罵或說傷心話。 父母親依然不甘心。我絕望的時候就恨英語,“恨”王老師。不是英語攔住了我的路,我怎麼可能如此悲慘?不是王老師扔了我的英語書,我怎麼可能如此討厭英語。我即使恨英語,把所有英語資料都扔了,英語照樣不愛好,英語考試還是越來越難。我確定恨英語老師,我那時從來沒有恨過其它老師,那怕他們曾經說過很傷害學生的話。英語王老師後來調走了,不知去向。我後來再也沒有看到她,慢慢地所有的恨淡化了,漸遠了。而後來遇到的每個英語老師,無論男女,那怕也有姓王的,都對我很好。忘記那個英語老師吧,我說服了我自己。 在那個炎熱而徘徊的夏天的8月上旬,我收到了高中錄取通知書。它如一根救命稻草,再次點燃了父母親的希望之星火。父母商量,無論怎麼艱苦都供我上高中,上高中就有上大學的希望。錄取到的高中是渡市高中,屬於職業高中。父親聽村裡人說了很多,好好壞壞說法都有,父親不放心,聽別人說金埡高中不錯,每年都有十多個學生考上大學。父親花了血本求人,送了一條七八斤的大鯉魚給區裡管教育的主任。主任寫的十多個字的介紹信幫助我去了金埡高中。接下來便是4年高中生活開始,筆者最“復雜和辛酸”的6年初中生活後麵再寫,讀者先聽聽《高中4年》裡的故事。雖然時代變遷,各種客觀條件在變化,但任何時候,每個學子的求學之路都是大同小異的,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都可能是相似的,希望筆者的故事能夠給曾經類似我的經歷和現在的年輕的求學路上挫折較多的孩子一些啟示和幫助。 高中4年3次高考,這種經歷,全國少見。在全國幾十的高考奮鬥中,補習高三戲稱高四高五高六的,不少,甚至有高八的。這是高中學子為了追大學夢或更好的大學夢而出現的現象,不值得宣揚,但也無可非議,至少那種精神中是充滿較大的正能量的。 筆者含著熱淚、頭頂巨石,書寫著三十多年前我的高中四年。很多時候不想堅持,因為我怕自己的付出毫無結果;很多時候不想寫下去,因為內人說你寫這些沒有意思,別人不會感興趣;很多時候不能堅持,因為經常腰酸背痛,為了身體,不應該伏案書寫,應該去玩麻將或喝茶或看微信視頻等等;很多時候堅持不下去,幾乎多次放棄,因為五十多歲的人,不應該做這事;很多時候,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我不是無病呻吟嗎?缺乏自知之明嗎?我又不是名人,又沒有出人頭地,有沒有榮華富貴,我有什麼可以顯擺的呢?寫那麼多,別人不會有興趣的。難道你自己花錢出版,然後出版社給你幾百本,自己到處送人。送過別人,處於禮貌,別人會笑納,但之後呢?書丟在垃圾堆,正常。能夠把書放在書櫃裡,放到發黴,算是好的。 我不奢望:很多讀者工作之餘,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洗得乾乾凈凈、穿得整整齊齊,坐在茶幾上或床上,靜靜地捧著我的書,慢慢一頁一頁細讀,然後熱淚盈眶或輾轉反側或喟然長嘆。這是黃粱美夢! 筆者在高考誌願填報時,隨意就填報了提前錄取的全國6所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師範大學之一——師範大學,因為分數還不錯,被師範大學化學係錄取了,筆者不情願上了師範大學,4年後雙向選擇到了祖國的最南端海南的中學,做了一名中學化學教師。這裡麵,也是酸甜苦辣、榮辱興衰、矛盾與彷徨、決擇與取舍,彈指間30年就過去了。筆者在工作之餘,在復雜的情愫中、在回憶下,始終難以忘懷那4年特殊的高中生活。雖然深感教育路上困難重重、生活路上萬般艱辛、生活十分單調,離退休時間也不到5年,但筆者以平常人難以理解和體會的定力和心態,下定決心一定要寫點東西,給自己後麵的人生一些激勵、給同樣在那個特殊的歲月的老師、同學和親人一些激勵、給自己的學生一些啟發,還想給天下所有的與筆者一樣生活在農村、思想上有很大的徘徊、經歷的事情特別復雜、特別是在求學過程中身體或心靈或家庭都有一些“磨難”的學生們一點點啟發。筆者相信,天下所有老師都希望桃李滿天、每個學生都能成人成才,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然現實很難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麵臨很多曲折磨難,筆者《4年高中》點點滴滴,一定可以給我們的讀者一些啟發和思考,一定能夠讓你看到人生前進路上的一絲光亮,這是筆者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