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七)第1周學習生活(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2529 字 2024-03-17

我的初中時代,初一初二屬於走讀,早上上學後下午放學才回家,中午也不在學校住宿與吃飯。基本上是中午有錢就吃,沒有錢就不吃。同學吃包子饅頭鍋盔等分享一點的,騙吃騙喝的,跑到親戚家吃一頓的、偶爾買一個包子饅頭的都有……中午勤快點回家,家裡有人做飯,時間勉強夠。很多時候父母親做農活,沒有那麼準時,或者說姐姐妹妹做飯慢一點,也能夠吃上飯,但很多時候感到時間倉促,中午一點休息都沒有,就懶得回家。父母親也批評,但確實條件有限,也隻是批評一下,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初三就住校,一住就是三年。高中學校離家30多公裡,隻能住校。住校對農村孩子來說,沒有什麼困難與不習慣。   80年代中期,學生在學校生活非常簡單。住的方麵,十多個人共一個房間,刷牙洗臉在水龍頭附近,吃飯是自己準備的碗拿飯票菜票去飯堂打,生活基本上三點一線,很少離開學校到外麵做什麼。但比起初中住校,感覺好多了。初中住校,那是幾十人一個大房間,根本沒有床,就是地板,大家挨著打地鋪睡覺。如果是冬天,就在下麵墊一些稻草。夏天的話,直接鋪地上。那種環境濕氣很重,很多學生後來得風濕,大部分原因與這樣住宿環境有關。   那時的宿舍管理與現在的學生也差不多,十點鐘熄燈,熄燈前有半個小時是生活打理,同學們用來吹牛、吃零食的時候多。熄燈了,偶爾有老師來提醒不要東走西走、不要吵鬧、要休息了。學生還是怕老師,但老師一走,有些同學又開始講話。所以宿舍生活最復雜的就是熄燈過後的紀律。一個宿舍的同學互相理解配合,大家的休息就好。否則,總有同學在那裡說話或走來走去,確實不容易睡覺。另外,有些同學打呼嚕,聲音非常大,那是非常煩人的事情。我屬於呼嚕聲一般的同學,但在宿舍裡呼嚕聲排前三名,所以同學沒有少批評我,但慢慢他們習慣了,又覺得我的呼嚕聲很好聽,我呼嚕聲沒有按時開始,他們還不習慣了。哈哈,同學就這樣。   那時有早讀,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課。上午第四節課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時。心裡就開始準備吃飯了。那時吃飯要排隊打飯,幾百人兩個窗口,基本上排長龍。那時讀書總覺得肚子餓,所以總想早點打到飯。所以多數同學喜歡把碗放教室,一下課就拿著碗百米沖刺,目的就是想排在前麵,節省排隊時間。   吃飯是大事情,吃飯的這種做法也是非常悲哀。現在的學校還是這樣。人多就需要排隊,排隊就有人不排隊,就有人不自覺。我是高一學生,個子也不高。排隊方麵都是吃虧的,擠不過別人。我唯一的智慧就是下課了馬上跑,一般可以排在前麵。跑的過程中,因為學校地勢高高低低,不小心沒有看路或路滑摔跤了,就自己傷心,也不能怪誰。學校的老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同學。女同學也喜歡成績的的男同學。但第一周,誰怎麼樣都不清楚,所以大家之間都在觀察。   我觀察到有幾個男生很活波,在宿舍門口都可以玩球。有兩個女生非常大方,還不怎麼認識就在下課走來走去借東西或聊天。吉同學是女生中比較大方的同學。上英語課時,老師講英語口語,看她聽課的樣子,好像英語很厲害。我英語不好,特別是英語發音。所以,不知不覺對她另眼相看。吉同學個子高、身體豐滿一些,但不算肥。有個男同學,叫陳*武,個子高,戴眼鏡。好像上課很活躍,反應很快。有個同學與我同姓,我覺得很有緣。他個子不高,數學非常好。但他與我不在一個宿舍,因為同姓,認識就比較早一點。其它同學,慢慢都認識了。   那時沒有電話,與家裡沒有聯係。給父親寫信是上大學後的事情,高中從來不寫信。畢竟每周都回家,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寫的。但在學校,還是想家。主要是想回家吃點好吃的。學校的飯菜不好吃,因為錢的原因也很少吃肉。那個時候,吃一份燒白或粉蒸肉需要2毛錢,青菜是五分錢一份,量不大,但比初中生活好一點。   第一周上六天,很快就過去了。星期六下午是讓人期待的日子,因為放假一天回家了。   回家的路遠,想辦法還是要約同學一起回河市。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還是比較順利,有幾個同學也要回河市,家比我還遠。河市隻是一半的路程。   其實,路上還是很多同學,包括老師。但大家各走各的,比較陌生。有些在半路上就分開了。有個校醫譚,其實與我是一個村的,他在二隊,我在六隊。後來認識了,覺得這個醫生很幽默、很誇張。   高中學校生活安排非常重要,高一開始要學習十多門功課,要鍛煉自己的身心,要調節因為身體發育帶來的很多煩惱與沖動。必須從高一開始就有思考、有規劃、有方法、有恒心、能夠自律與自強。   我後來反觀很多同學,本來是聰明的,可不努力,怕困難,學習越來越差。本來是可以學習很好的,可在戀愛問題上處理不好,慢慢學習就滑坡了。還有因為身體方麵原因不能堅持學習,非常可惜。陳*武成績開始比我好,我第二他第一,就是因為鼻炎問題,總是睡眠不好,即使是我們倆一起住李老師家,非常方便,沒有乾擾,但他最終沒有讀完高中,非常可惜。我自己也是因為吉同學、潘同學的原因,我喜歡漂亮的潘同學,吉同學又喜歡學習好老實的我,我又覺得吉同學不是我的菜,這樣糾結其中,最終還是一場沒有意義的喜歡與青春美好時光的浪費。   我如果高一高二在金埡高中能夠有更多積累,我是可以讀更好大學,可以有更多選擇。但一切都沒有“從頭來”的可能,逝去的青春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所以,那句: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看我回憶高中生活隨筆的人應該能夠理解與珍惜自己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