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高中(10)學校學習與生活 第二周開始,便是正常的學習節奏了。八十年代的高中課本,屬於16開那種小課本。高中課本冊數不多,分甲乙種本。甲種本難度大一些,乙種本難度小一些。我們學的是乙種本。但有些老師有甲種本,有時就會補充甲種本中內容。所以,上課筆記顯得非常重要。不像現在高中生,課本是8開的,做筆記多數在書上,一方麵書上有空白處,另一個方麵也是懶。基本上,現在農村中學中隻有少數女同學才有另外的筆記本。方向決定命運、方法也決定命運、學習習慣更加覺得學生的人生命運,很多同學高三大學都不知道這個道理,知道了也難改變陋習與惰性。這是一種莫名而普遍的悲哀與落後的習慣! 在校生活是簡單而繁忙的。簡單在於三點一線,基本上多數時間都是在宿舍、教室和吃喝拉撒上。簡單在於:睡覺簡單,吃飯簡單、上廁所也簡單。那個時代沒有大量使用衛生紙,上廁所用廢作業本或書本或很差那種草紙。有時在廁所旁邊摘兩片樹葉或小木棍,我也有過。繁忙在於每天學習內容多,作業多,想認真學好,真不容易。數理化是難的,很多同學做一道數學題,一節課都完成不了。 我天生數理化不錯,初中數理化競賽,我得了三科一等獎。那個時候得了好名次,也是有激勵的。我等啊等啊等到期末,全校師生結業大會,要發獎了,教務主任在上麵吼。我以為是獎金,結果上去領才知道,是一個文具盒,多功能塑料做的那種。我上去三次,得了三個。拿回家,給妹妹一個,高中還在使用那獲獎的文具盒。 繁忙還在於要勞動、要洗衣服、要去打水。那個時候學校總愛缺水,不知道原因?可能是技術原因,也可能是天氣原因。我家在冬天也缺水,井裡水不夠幾戶人用,就要到比較遠的地方挑水,非常辛苦與煩心。但後來看電視,看到香港五六十年代缺水的錄像,又覺得我們這種缺水困難還不算什麼。 在學校這樣,還是非常埋怨,覺得學校條件差,不利於學習與生活。但沒有辦法,臉總要洗的,腳還是需要洗的,不能沒有水,哪怕是混濁的井水,甚至水塘中的水。 吃飯也是一個糾結問題。生活條件差,家裡條件一般,沒有錢吃得差也認命,有些同學家裡條件好,每天都可以吃一份粉蒸肉或燒白或炒肉,還是很愜意。學校飯堂隻有一個,但飯菜有區別。教職工的飯菜與學生飯菜是一個師傅做,教職工的飯菜明顯4個特點:一是油水充足,二是味道好,三是量多,四是老師打飯基本上不擠,當教師好幸福! 我們與部分老師基本上同時打飯,我們用高中生犀利的眼光把教職工與學生的飯菜看得清清楚楚。但我們也知道自己是學生,與老師不一樣。老師宿舍是單間,可以談戀愛、燈光使用自由,我們就不行,我們也理解。不像現在的學校食堂,我做了二十多教師,要麼不去學校吃,要麼在學校與學生吃的是一個鍋炒的飯菜,味道一模一樣。最多就是因為學校給了飯堂錢,工作餐標準高一些,非常自然多一些。 所以,那個時代的老師是有優越感的,學校生活也能吃得開心的。有兩件事情,特別深刻。一是教師們早上吃的包子特別好吃,但總有教師睡懶覺或到外麵吃了,所以飯堂給老師們準備的早餐經常會剩餘一些。食堂師傅有時留著,有時善性大發,也賣給我們學生。如果那一天運氣好,買到老師吃的包子,特別開心。熱熱的包子、大而白、飽滿。在高中的心裡如果要比喻:好比手裡捧著的漂亮女孩子的芳手,光捧著就覺得幸福無比。 狼吞虎咽吃教師的包子,盡管三下五除二的時間一個包子就被消滅了,但長期蛋白質和脂肪不足的高中農村學生,豐富多彩的味蕾還是強烈地感受到老師包子的好吃、每吃一次老師的包子,感覺如現在的戀愛中人吻一次女朋友熱熱而濕潤的嘴唇,非常難以抗拒和忘懷。 很多時候,部分同學也與我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智慧同樣的目的尋找機會。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吃早餐時,反而不急了,磨磨蹭蹭等,其實就是想等老師剩餘的包子。當然還有稀飯、油條、花卷…,一句話,老師吃的東西都香! 老師飯堂生活與學生有區別,初中就如此了。我在河市鎮讀初三時,對老師的飯菜也是“羨慕已久”。數學老師張長*特別喜歡我,喜歡我是因為我數學好,有些證明題我能夠證明,他沒有研究,卡在那裡幾天都沒有思路也有過。不信,我出一道題:AD是三角形ABC的高,在AD上任意取一點E,連接BE並延長交AC於F,連接CE並延長交AB於G,求證:角GDA=角FDA。 不要小瞧這一道常規初中幾何證明題。你試一試再回答。老師喜歡我,也關心我,更觀察我。知道我對老師的包子或粉蒸肉的喜歡。有次談話,他都這樣說,要不是我家人多(五個人),我讓你到我家吃飯,天天可以吃到飯堂老師的包子。我不知道這樣的假設是否能夠實現,但至少讓我離夢想近了一點點。當然,生活是酸甜苦辣的,老師也不容易,因為他自己的親戚也有在學校讀書的,都關照不了,我隻能當張老師的話海市辰樓。 學校生活中學習生活也是記憶深刻的。化學老師的點點滴滴,在前麵已經專門敘述過。說說數學貴老師。他數學水平確實不高,拿中學生數理化上一些題問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三分之一是不會的,所以他怎麼辦呢?回家想了,第二天再來告訴我們。第二天的告訴也可能還是不對,他繼續回家想,做出來了再告訴我們,就是這樣。貴老師上課特別呆板,他就記憶力好,基本上就是背課本上內容,然後在黑板上復述一次,拓展非常少。所以,有時候我不愛聽他的課,另外一個與我同姓的同學也是這樣。他叫侯*林。 我們倆個數學都好,英語都差。有一次數學考試,我們兩個都得滿分,貴老師在課堂上對我們兩個大聲表揚。我們兩個好像為侯家爭光一樣,其實這純屬偶然。還有一次期中考試,兩個班的題一樣,是另外一個班鄧老師出的。鄧老師是六十年代大學生,水平高。他揚言說:我出的題,能夠及格就是非常厲害的。我們知道了,也不知道深深淺淺,反正沒有見識過。結果期中數學考試結束,貴老師批改試卷,先把我和侯*林的時間挑出來批改。侯*林61分,我89分。貴老師非常自豪。鄧老師到底是知道了,不服氣。因為他班學生沒有人及格。於是要看我們的試卷,鄧老師要看,也屬於正常交流,貴老師沒有理由拒絕,就給了鄧老師我們的試卷。鄧老師非常認真看,看了好久,興奮起來。因為他發現貴老師給我批改錯了,有一道三角函數證明題我“瞞天過海”垮了大步。這肯定要扣分,貴老師沒有看出來。 結果兩個老師爭來爭去,最後扣了我3分,這樣我得了86分。貴老師還是非常高興,鄧老師也高興。 學生是老師的麵子,很多時候,老師是以學生為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