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一十四)文理科的選擇(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2473 字 2024-03-17

八十年代的四川,高中多數學校實行三年製,有少數學校是兩年製。我就讀的金埡高中我所在年級是三年製,而前麵兩屆是2年製。   1988年和1989年高考文科考6門,課程總分是640分,分別是語文120,數學120,英語100,政治100,歷史100,地理100分。理科滿分是710分。其中數學120分、語文120分、英語100分、化學100分、物理100分、生物70分、政治100分。   文理科都有政治,英語比語文數學少20分,理科生物滿分比物理化學又少30分,是那個時代高考的特殊之處。   高一學段快結束時,讀文科還是理科成為我的選擇難題。首先,父母親不知道如何建議。班主任是理科老師,建議我們學理科,意思是理科選擇餘地大,專業多,將來做技術,容易就業一些。地理老師是另外一個班班主任,他認為選擇文理科要看你的優勢,學文科有政治前途,做管理的可能性大些。我除了英語弱一些外,其它學校都不錯,所以選擇文理都可以。   學生還是喜歡聽老師建議。選擇前那段時間,下了晚修,部分同學就到任老師家,請教經驗。任老師是化學老師,他當然希望成績好的幾個同學選擇理科,這非常正常。誰不希望自己能夠教幾個好學生。範老師年輕些,是地理老師,我們到他家聊天,他知道我是任老師班學生,知道我會在乎任老師的意見,所以他看到我,不好明勸。他認為學文科前途大,至少將來做官的機會多。   我們很多時候,特別是年齡小時,麵臨選擇,是矛盾的。心裡真正沒有底,誰也沒有辦法預測將來的路。但我那時對醫生還是非常崇拜,曾經想學醫,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理科。   範老師有些失望,因為兩個班多數成績好的都選擇了理科,但陳*武選擇了文科,他成績與我不相上下。另外,一些女同學選擇了文科。所以,範老師看到我,總是覺得惋惜,但他不好明說,畢竟任老師是比較厲害的,他比任老師年輕十多歲,還是有點怕任老師。另外,年輕老師還是比較開明,並不會真正在意學生。他們很可能過幾年就調到別的更好的學校,所以對一個學校沒有那麼看重。事實上,金埡高中地理位置不好,交通不方便,這樣的學校年輕人是不喜歡的。   現在看來,我這種性格,選擇理科是正確的。我不喜歡也不擅長玩文字語言遊戲,我的記憶力不算好,學法律經濟未必合適,英語那麼差,學語言肯定不行。但選擇了理科,後來沒有選擇工農醫,選擇了師範。其實是失誤造成的,現在判斷起來覺得選擇師範是錯誤的。   學科分成文理,很粗略。非此即彼,其實無論怎麼樣選擇並沒有那麼重要。最關鍵的是自己學習要努力,很多學習文科的後來做了理科的工作,反之亦然。很多同學上了大學,專業相對細了,還是覺得不知道做什麼。直到走向社會,看情況看形勢看那些行業有“前途”再選擇與不斷選擇,最終多數人還是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所以,我現在做了老師,如果學生請教我如何選擇,我倒建議很多,隻要他或她喜歡各學科,至少語數英三看學得好,將來做什麼都沒有大問題的。最怕是英語數學不好,在後麵的學習中真的是艱難。   現在的高考不分文理了,實際上讓學生無所適從。實事求是的說,高中生規劃職業太難了,很多人到了30歲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或做什麼適合自己。話說回來,隻要是選擇就有運氣,就有多種可能。學生還是較多的聽從或按照當今社會的“價值”在選擇。所以,我們那個時候,了解社會更不多,基本上也是聽從老師或父母或親戚的建議。而我,完全是自己與同學在宿舍隨隨便便的選擇,然後就變成了今天的人生。   因為當時高考結束三天左右就要報誌願,那時沒有網絡,是那個人發一張誌願紙,在上麵填。上麵有提前批、重點大學、普通本科、大專、中專等等欄目。自己根據成績估計填。   提前批有師範大學,其它軍事院校因為近視沒有資格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時的提前批,隻有六所重點師範大學,都是沒有學費,還有生活補助的。有統招生和定向生。我自己簡簡單單想,讀師範可以節省很多錢,農村孩子也不錯。就隨隨便便填了。所以理科這種選擇沒有指引我學工科或醫學,是我一輩子的遺憾。我其實不喜歡老師這個職業,如果你現在問我,我還是不喜歡。但沒有後悔藥,不喜歡也一輩子做了老師。   到我孩子選擇時,我沒有特別要求。孩子自然而然選擇理科,是不是遺傳?不知道。但現在看來,我還是覺得孩子選擇理科是正確的,選擇工科是正確的。   前幾天與孩子散步,談起學校的情況。他說開學時學校發表格讓他們填願意成為國防生的,單位給補助,畢業了自然到相關單位工作,可以說是鐵飯碗。這些單位,並不是在山區的,都是大城市裡國防建設單位,待遇絕對比學校好。我問年輕人為什麼不報名,還可以節省好多錢。年輕人說沒有必要,我想做更多事情。意思是看不起那種單位。這一點,我覺得父親比兒子差,兒子有想法,做父親的無論如何會支持。年輕人說,如果現在想談戀愛,馬上可以談。但想做的事情太多,不能談。又說,如果不喜歡或不能真正愛別人就談,辜負了別人,不就是渣男了。我說也不能完全那樣看,兩廂情願,好合好分,談不上辜負,年輕人說那不行。我開玩笑說:不是不想愛,不是不敢愛,怕隻怕愛是一張傷害。年輕人聽了,非常驚奇:你怎麼又如此哲學思想?我笑了,偷偷笑了——我回憶起高中的準“初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