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社員們重新上工。 天氣愈發炎熱,麥田裡,小麥已經接近完全成熟,這讓社員們有些心急。 沒錯,小麥在收割的時候是不能完全成熟的,這是因為小麥在收獲時是不能太乾的,否則很容易脫粒,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另外,如果在小麥植株完全乾枯後再收割,會由於小麥植株乾枯後不能夠在再生成與積累養分,所以小麥就會消耗自身養分繼續生長,這就會造成小麥的粒重降低。 老話講,“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就是這個道理。但這個尺度卻不是很好把握。 有時候天氣過於炎熱,小麥就會成熟的快,那麼,收割的速度就也要跟著加快。 便如現在,麥田裡“打頭的”率先提速,其他人也都緊隨其後,整個田地裡都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也都拿起了鐮刀加入了收割的隊伍。 晚上回到家,張廣隻覺得腰酸背痛,疲憊不堪。 林彩英一邊給張廣洗腳,一邊問道:“他爸,你以前的時候,一乾農活就煩的不行,有時候活重了點,回來後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瞅著可嚇人呢!” 林彩英輕笑,“有時候都得媽親自哄你,你才能好些。可現在我發現,你好像不抗拒也不煩了,為啥?咋想明白的?” “你覺著呢?”張廣反問道。 “我覺著啊...”林彩英想了想,說,“我以前說你變得穩重了,但我後來覺得這個詞不太準確,準確的說你似乎多了一份淡然,好像一下子看開了似的。” 哈,不得不說,這娘們看的還怪準的,真是最了解你的,莫過枕邊人。 張廣心裡想,重生回來的時候他都六十多了,除了埋在心底裡對親人的愧疚,別的,還有什麼看不開的? 張廣笑著說:“我想明白了唄,煩也得乾,不煩也得乾,咱就是吃這碗飯的。而且,我發現越煩越覺得累,看開一點,反而沒那麼累了。” “那是唄,這麼想就對了,看開一點,人也就能輕鬆些。” 丈夫的變化讓林彩英的心情很好,臉上一直帶著笑容。 轉天一大早,張廣想要起來的時候被林彩英拉住,讓他多睡一會兒,好好歇歇。 張廣便一直到七點才起來,渾身疲憊蕩然無存,不得不再次感嘆,年輕真好! 轉天,張廣正在田裡埋頭奮戰,劉誌平來了。 最初,包括丁國強在內,都是希望能通過縣城服裝廠代買縫紉機等設備,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窮,家底太薄,想著能省則省。不說別的,哪怕少出幾趟門,也能省下車票錢和飯錢。 但後來,徐誌軍說服裝廠不好走賬,而且十臺縫紉機也不多,沒必要那麼麻煩。 小算盤沒打成,就隻好自己來。 劉誌平先到公社開了介紹信,又到縣社隊企業管理局填了申請,申請批下來後,再到縣供銷社。 其實,目前工業產能在逐漸提高,不少工業產品不再那麼稀缺,比如縫紉機,雖然價格昂貴,但缺是不缺的。 不過,畢竟還是憑票的年代,各種手續是少不了的。 到供銷社後,供銷社是希望劉誌平買春城產的“吉方牌”縫紉機,但劉誌平知道,吉方牌的質量並不好,小毛病很多。他就認準了“蝴蝶牌”的。 在供銷社磨叨了兩天,人家愣說沒貨,最後沒辦法,劉誌平隻能去求助趙勝利。 趙勝利打過電話後,告訴劉誌平,還真不是人家故意為難他,其他牌子的還好說,唯獨“蝴蝶牌”的確實搶手。 劉誌平回來和李玉堂、張廣等人一商量,反正現在也沒那麼著急,就先等等看,如果實在買不到“蝴蝶牌”的,那就買“蜜蜂”或者“牡丹”,這兩個牌子的也都不錯。 昨天,趙勝利特意打的電話,供銷社那邊“蝴蝶牌”縫紉機到貨了,可以去提了。 李玉堂本想等收了麥子再去提貨,可怕到時候又沒了,下次就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 最後決定,讓劉誌平帶隊去縣城提貨,同時,服裝廠需要的設備、工具,能在縣城買的都一並買了。 劉誌平便來找張廣,看看還有沒有啥要買的。 張廣說:“要是方便的話,就買二十套文具吧,16K的算草本、橡皮、鉛筆、三角尺。” “培訓的時候用?”劉誌平一聽就明白了。這些東西要是讓招進來的那些人自己準備不定費多大勁呢。 “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張廣說道。 “好,到時候方便的話,我就順道買了,再沒啥了吧?” “沒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劉誌平走後,張廣剛要彎腰奮起直追,卻發現對麵二哥已經在給他接壟了。 第二天下午,到縣城拉縫紉機的車隊回道了村裡。 雖然,這是全村的大事,但村民們卻沒有過多的心思去關注,眼下,收麥子才是頭等大事。 時間緩緩流逝,田地裡的麥子逐漸減少,打穀場上的麥子越來越多。 這時候就要安排人值夜了。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多數時候都隻存在於書上,現實中太過少見了。 農村偷雞摸狗的事很平常,有的人很奇怪,他們在乾活的時候,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推脫。 可偷盜起來,卻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一個晚上,能擼走半麻袋甚至一麻袋麥穗。 除了防盜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時刻的注意天氣,伏天裡,不知道哪塊雲彩會突然下雨。 一個不小心,一年的辛苦便蕩然無存。 值夜的是生產隊的飼養員和一個身體殘缺的社員,兩人輪流著,一個上半夜一個下半夜。 麥子收割完,晾曬一周左右就可以打了,以前缺少大牲口,打麥子就要用鏈枷一點一點的敲打。 有了馬匹就比較輕鬆了,打穀場上,把麥子均勻的鋪成一圈,馬拉著石滾子碾壓,後麵跟著人用木叉不停的翻騰。 碾壓過後,再拿起麥稈不停的敲打,直到不再往下掉麥粒。 收完麥子後,麥地也清理出來準備種大白菜,這是東北冬天最重要的蔬菜了。 種完大白菜,時間便來到九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