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精打細算(1 / 1)

重生在八零年代 林茂 3677 字 2024-03-17

進了屋之後後,奶奶急忙從廚房的小櫃子裡拿出兩個雞蛋和白糖,用開水沖了兩碗雞蛋水端給張寬和張廣,“快喝點,現在不小心在意,到老了就該遭罪了。”   說完,奶奶又回頭喊道:“老頭子,杵那乾啥呢,你去把馬車送隊裡去,別折騰孩子了。”   爺爺戴上他的狐貍皮帽子,說:“一天天就知道折騰我。”   奶奶回道:“你不說你一天待的難受嗎,咋乾點活就不樂意啦,快去。”   “行行行,我去。”爺爺穿戴整齊出了屋子。   張寬哥倆就在炕上披著棉被,圍著火盆喝雞蛋水。   小櫻桃見到張廣就“咿咿呀呀”的伸著小胳膊求抱抱,張廣樂嗬嗬的說:“閨女啊,爸爸身上涼,待會兒再抱你好不好?”   大嫂抱著櫻桃,說:“小櫻桃可乖了,一天都沒哭沒鬧,這是想你了。”   “哎呀,我閨女這麼懂事呢嗎。”張廣笑嗬嗬的逗著小丫頭。   身上暖和了不少,張廣便伸手接過閨女,小丫頭立刻興奮起來,雀躍著小身子直扭,張廣心都要化了,低下頭在閨女小臉蛋上親了又親。   母親說:“老二,你不再要一個?”   “不了。”張寬搖了搖頭,“這兩年上麵連續發文,提倡一對夫妻隻生一個,我是黨員,得帶頭履行。再說,有一個就夠了,多了也是操心,怪累人的。”   母親說:“再要一個吧,振南好有個伴。”   張廣說:“二哥,你要是想再要一個孩子,就要抓緊時間了,現在還隻是提倡,管的也不算太嚴,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嚴的。”   張寬搖了搖頭,“不要了,生振南的時候你二嫂挺危險的,不遭那罪了。”   見張寬如此說,張廣和母親便沒再勸。   暖和過來後,張廣便抱著閨女去了東屋,今天外麵風大,母親和大嫂沒讓孩子們出去玩,振東正跟著振海、振南,還有一幫小朋友在玩過家家,嘰嘰喳喳很是熱鬧。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而過,時間來到一九八一年一月下旬,林彩英放寒假了。   這天吃過晚飯,張廣收拾了碗筷,林彩英抱著閨女,夫妻倆在炕桌上借著燭光計劃著要買的年貨。   這是林彩英的習慣,每當年節需要買的東西多,她都會仔細的計劃好,生怕不知不覺的就花多了,超出她心裡的預計。   凍梨、凍柿子、橘子、糖塊、魚,還有大米白麵,這兩樣在這個時代的農村也是歸到年貨裡的。   看著張廣越寫越多,林彩英急了,說:“你來抱著閨女,我來寫。”   好吧,張廣抱過女兒。   林彩英皺眉看著紙上寫的東西,猶豫著該劃掉哪個。   張廣就笑:“嘿嘿,懵了吧,我就沒亂寫。”   “去,你才懵了呢。”林彩英終於動筆了,把凍柿子劃掉,在橘子上停頓了下也劃掉了,然後又把大米從十斤改成了五斤。   張廣忙說:“白麵別改,我做發酵飼料得用。”   “啊?什麼發酵飼料用白麵?喂豬?太浪費了吧!”   “用不了多少,相信我,媳婦,我不會亂來的。”   “好吧。”林彩英略過了白麵。   張廣又說:“還有紅糖、土黴素、鹽都得用。”   林彩英一聽,扔下了筆,“你自己寫吧。”   張廣抱著閨女湊到林彩英麵前,“小櫻桃,媽媽生氣了,快哄哄。”   林彩英抱過閨女,說:“他爸,你寫吧,需要用什麼都計劃好,別有心理負擔,咱家錢夠用。”   “呀,我媳婦這麼的大方的嗎?”   “德行!”林彩英白了張廣一眼,“你做正事兒我還能攔著?”   計劃寫了改,改了寫,好不容易寫完,兩口子又在被窩裡嘀咕了好一會兒。   這年月交通基本靠走,趁著生產隊馬車出動,大夥都忙著趕集,張廣又到供銷社買了口大缸,準備做發酵飼料。   小年的時候,生產隊殺豬。   過年了,多少都得買點,以前的時候是分肉,但總是有人計較,肥了瘦了,骨頭多了少了......折騰很久也分不完,還弄的誰都不滿意。後來隊上幾個人一商量,乾脆不分了,按照市場價賣,愛買哪塊兒買哪塊,提前預定,根據預定再決定殺幾頭豬。   小村三十多戶人家,幾乎家家燉肉,戶戶飄香。   林彩英難得大方一次,買了十斤後鞧,五斤肥肉,外加二斤排骨。   這次,林彩英沒讓張廣做飯,在她的觀念裡,沒有總讓丈夫做飯的道理。   肥肉切成塊,放到鍋裡沒幾分鐘,香味就出來了,張廣直流口水。   不得不說,這年月的豬肉是真香,和後世的飼料肉簡直是天壤之別,張廣相信,凡是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一定深有體會。   各個生產隊的秧歌隊都組織起來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東北地區,這是有著深厚傳統的節目,老人孩子都能上場來幾下,小村愈越發熱鬧。   張廣和媳婦商量,他想去縣城收骨頭。   林彩英驚訝的問他:“收什麼骨頭?”   張廣說:“就是人吃剩的,不管是雞骨頭牛骨頭,哪怕是魚的骨頭都可以,買回來磨碎了喂豬。”   “喂豬?豬還吃骨頭?”   “當然了,豬本來就是雜食性動物,食物裡加上骨粉,好處大著呢。”   林彩英猶豫著,“能行嗎?別去了,天這麼冷。”   “沒事的,不用擔心,城裡生活條件雖然比農村好,但一年裡吃肉的時候也不那麼多,舍得買排骨大骨的就更少了,眼下正是好時候。開春了咱們抓兩頭豬,用骨粉的話不僅省糧食,豬還長的好。”   其實,賣完了派購豬張廣就打算去收骨頭了,但那會兒林彩英還沒放假,他要是去了縣城,小櫻桃就要給母親帶,這麼小的孩子其實很累人的,張廣不想母親那麼辛苦,就一直等到現在。   “好吧。”林彩英心裡雖然還是半信半疑,但還是同意了,丈夫辦正事,她不能攔著。   尤其最近,丈夫變化很大,寵她疼她,細心耐心,乾活勤快,性子也沉穩許多,而且無論大事小情都會和她商量著來,這讓林彩英心裡很踏實。   從張寬那裡借來秤,轉天早晨五點多,天還沒亮,張廣便騎著自行車直奔縣城。   飛鴿牌自行車,是結婚的時候父親給買的。老丈人林福軍送的收音機,可林彩英舍不得買電池,所以多數時候都隻是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