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鐘,兩人來到公社。 張廣在走廊等著,李玉堂先到了趙主任辦公室。 沒幾分鐘,李玉堂和趙主任一起走了出來。 張廣上前打招呼:“趙主任好。” 趙主任叫趙金弘,今年四十多歲,一米七多的個頭,一頭濃密的黑發梳的一絲不茍,見到張廣說道:“張廣來啦,到老林那沒?” “沒呢,一會兒過去。” “走吧,咱們一起去見丁書記。” 三人一起來到公社書記丁國強的辦公室。 對李玉堂,丁國強非常熟悉,很了解他的為人,這次一聽青山大隊要辦服裝廠,有些驚訝的笑道:“行啊老李,你這是要一鳴驚人啊!” “談不上,您看我這短袖,村裡這小夥子有這手藝,我就琢磨著響應號召,向前邁一步。” 丁國強高興的說:“好事情啊,所謂無工不富嘛,僅僅靠農業是富不起來的,廠子辦好了,社員也富了,老有所養,少有所依,那才是真正的文明祥和。” “另外,興辦社隊企業可以為農業現代化提供資金,可以壯大集體經濟,對於縮小城鄉、工農、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這三大差別,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丁國強親自給三人倒了水,“你們先坐,我看看計劃書。” 三人忙起身道謝。 丁國強回到自己座位,仔細看起了計劃書。 十分鐘左右,丁國強說:“這計劃書寫的很不錯嘛!”然後起身察看李玉堂的短袖,“張廣啊,你知道辦廠子哪幾點最重要嗎?” 張廣略微思考下,說:“產、供、銷。” “好小子,說的好!”丁國強沒想到張廣總結的如此到位,誇贊道,“年輕人,了不得啊,就這三個字,字字都是要害!” “生產,我不擔心,老李在你們村有威望,管理不成問題,婦女在縫補方麵也有著天然的優勢,供,我也不擔心,現在咱們紡織行業欣欣向榮,南方一些地方都開始不要布票了,銷售嘛,你們說的對,衣服不怕放,城裡、農村都有著廣闊的市場,隻要肯吃苦,那就錯不了。” “我看這事可行,老趙,你覺著呢?” 趙金弘說:“我也覺著能成,您也知道,老李向來謹慎,這次既然決定了,我想還是有一定把握的,而且計劃書我看了,覺得很有可行性。” “好,既然這樣,老李你到老趙那把表填了,然後我來簽字,明天先到縣社隊管理局登記,再到工商辦執照,咱們先把手續辦了,有什麼困難隨時來找我和老趙。” 李玉堂大喜,“感謝兩位領導的支持,以後也少不得來麻煩兩位,我這裡提前道謝了!” “老李別客氣,有什麼事隨時過來。” 離開丁國強辦公室,李玉堂和張廣來到文化站。 林福軍見到兩人很熱情,待聽說要辦服裝廠,也挺驚訝,三人聊了一會兒,林福軍要請兩人吃飯。 李玉堂自己花錢舍不得,林福軍花錢他又不好意思,便很堅定的拒絕了,一再說隊上還有事,林福軍見狀也就沒再堅持。 兩人出了公社,騎車往回趕。 回到小村的時候已經下午一點多,張廣直接回到家,林彩英果然給他留了飯。 張廣自己熱了下,簡單吃了一口,到父母家看了看閨女和兒子,然後又來到知青點,和趙德彪一起動手乾活。 李玉堂吃過飯,招呼大隊乾部為服裝廠起名。人們頓時熱情高漲,有的說叫紅星,有的說叫向陽,有的說叫北極星......劉誌平說:“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咱們就叫梅花吧。” 大夥覺得不錯,於是服裝廠的名字就確定下來:青山大隊梅花服裝廠。 轉天到縣裡辦手續是由大隊隊長劉誌平出麵,事情比較順利,一周後,執照就辦了下來。 辦好了執照,李玉堂到公社找丁書記和趙主任,丁書記親自出麵和農村信用社打了招呼,李玉堂交上了貸款申請。 轉天早晨九點多,眾人正在知青點乾活,丁國強和公社文書馬萬生騎著自行車來到了青山大隊。 李玉堂等人急忙熱情相迎,“丁書記、馬文書,您二位來了怎麼沒提前打個招呼。” “別客氣,老李,我倆來看看你這廠房修整的怎麼樣了。” “您看,正脫坯呢,現在差不夠多了。”李玉堂招呼兩人進了屋子,指著屋子說,“房子還成,德彪以前打算辦冰棍廠,收拾了一次,現在打算把墻壁重新糊一下,然後貼著陰麵砌一道火墻,這樣冬天就能乾活了。地麵要用紅磚和水泥,不然的話灰塵大。” “嗯,這樣挺好。”丁國強點了點頭,“暫時簡陋點不怕,乾起來再說。” “您說的是,咱底子薄,容不得大手大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得仔細著點。” 丁國強指了指李玉堂,說:“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你在這方麵我最放心的。” 李玉堂笑道:“習慣了,打小就窮,可不敢大手大腳的。” “這是個好傳統,窮富都得保持。” “您說的是,賺的再多也經不住敗家啊!” “走吧,咱們到地裡看看,今年莊稼怎麼樣,出苗率好不好?” 提到種地,李玉堂更來了精神,這是他最在意、最上心的事,打從春耕結束,每天雷打不動的到地裡巡邏,哪怕現在張羅著辦廠,也從未耽擱過。 “好著呢,去年冬天雪大,春耕前又下了場雨,莊稼出的又好又壯,走,咱瞧瞧去。” 此時的鄉村是最美的時候,鵝黃嫩綠,姹紫嫣紅。可這些人卻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欣賞這田野風光,而是徑直來到田間,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已經有三四寸高,遠遠望去綠油油一片,散發著勃勃生機。 丁國強一臉的興奮,高興的說道:“好啊,照這趨勢,今年一準兒又是個豐收年啊!” 李玉堂一到田地裡格外精神,整個人都神采奕奕的,說話的聲音都大了幾分,“您看,這麥苗長的多壯實,出苗率也高。” 丁國強蹲下伸來仔細觀看,笑著說:“除草後再追一次肥,長的會更好的。” 李玉堂附和道:“是啊,這兩年化肥不那麼稀缺了,糧食產量也會越來越高的。” “嗯,會越來越好的!”丁國強說道。 幾人又連續看了玉米和大豆的長勢才回到大隊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