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關於招工(1 / 1)

重生在八零年代 林茂 3319 字 2024-03-17

大隊院子東側有一排高大的楊樹,眾人來到樹蔭下席地而坐。   談論的話題依然是剛才張國元所說的,都覺得張國元不愧是當過兵、在部隊受過鍛煉,考慮問題確實要更深一些。   李玉堂卻說:“和個人的經歷是有關係,但主要原因還是腦子好用,而且善於思考。不信,你讓德彪也經歷一下,他保證不會像國元想的那麼深刻。”   趙德彪點了點頭,“大舅這話在理,我確實沒想到,打從我琢磨辦廠子,就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三叔這一說,我才知道是我考慮的不夠周全,也把事情想簡單了,管理一個廠子確實沒那麼容易。”   “其實也沒什麼,我說的也有點誇張了。”張國元說道,“凡事不能想的太多,想太多了就會束手束腳,什麼也做不成。”   “德彪有德彪的路子,張廣有張廣的法子,我相信,就即便我不說,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   “別,三叔,您可別抬舉我了,這次我真是受教了。”張廣微微搖了搖頭,“我確實沒考慮那麼多,更沒考慮那麼深,隻以為能做出好東西就行,現在看,一個廠子是否有生命力,管理是關鍵。”   “管理好了,一切都不是問題,管理不好,即便有好的產品,也折騰不出啥名堂。”   李玉堂蒼老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就對了嘛,這才是討論問題的樣子。”   “書上說,要乾成啥大事,要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咱趕上了。地利,咱不占,咱這嘎達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咱還占著人和呢,咱大隊這些人都實在、心正,沒啥壞心眼子,這也是我敢豁出去的底氣。”   “公社丁書記、趙主任為啥那麼支持咱,幫著咱們申請貸款,領著咱們去縣城學習,不就是認可咱大隊這些人嗎?”   “支書,咱哪有自己誇自己的,您再誇,我都不好意思了。”副隊長郭守成笑著說道。   “嘿嘿,你以為我隻是在誇你們?”李玉堂露出一絲狡黠,“我是在警告你們,服裝廠辦起來後,事情可要比現在多的多。”   “到時候,誰也不許鬧矛盾,私事,絕不允許帶到工作中,誰帶誰就給我滾犢子。公事,兩人或三人之間溝通不出名堂咱就開會,在會上當著大夥的麵說。”   “支書,不會的,咋會那麼沒正事兒呢,您老放心吧。”劉誌平說道。   “不會?嗬,你和春秀因為一個茶缸子都鬧成啥德行了,丟不丟人。我告訴你倆,在服裝廠的事兒上,你倆工作上的來往會比較多,都給我消停點。”   李春秀臉一紅,說:“大舅,我那會兒不是年輕嘛,這兩年我倆也沒再吵吵啊。”   劉誌平也說道:“是啊,都過去了嘛,當時就是一時氣不順,頂牛了。”   “嗯,那就好。”李玉堂點了點頭,“服裝廠大多都是婦女,以後廠子內部管理要交給春秀,而誌平呢,要主外,負責采購、聯絡,你倆要是鬧矛盾,我可操不起那心。”   劉誌平說:“不會的,支書您放心,正事要緊,不敢胡來。”   李春秀說道:“大舅,您放心吧,要是因為我胡鬧耽誤了服裝廠的正事,那還不被大家戳脊梁骨,那我還咋在咱大隊待?”   “好啊,你倆這樣說,我才能放心啊。就是嘛,一個破茶缸子,別鬧起沒完了,這事兒,打今天起,就算過去了,成不?”   兩人齊齊下了保證。   張廣見狀,打心底裡佩服李玉堂,這位老支書可真是夠厲害的,這就把一個隱患解決了。   又聊了一會兒,眾人重新回到屋中。   李玉堂開始講第二點,關於招工。   首先是年齡要求,不能低於十六歲。   在農村,十幾歲甚至七八歲的孩子就開始做家務、乾農活,這是很平常的事,但,除了極個別不正常的父母,大多數都是非常疼愛自己孩子的。   所以,在孩子乾活過程中並不會苛待,走神溜號、磨磨蹭蹭、甚至乾著乾著貪玩跑了都很常見,爹媽也就罵幾句了事。   可服裝廠不行,服裝廠的工作是持續性的,中間不可能分神去聊天去休息,而且勞動強度並不低,十六歲以下還是孩子,還處在長身體的時候,讓他們過早的從事這樣的工作,是不合適的。   城裡接班規定不得低於十六周歲,李玉堂認為,服裝廠也應該按照這個規定執行。   第二點,李玉堂強調,不允許輟學來上工。比如,青山大隊現在就有三個小丫頭在縣城讀高中,不能讓她們輟學,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那會影響人家一輩子。   而且,如果不做這樣的硬性規定,那麼以後可能會有不少女孩子因此而輟學,成績不錯,本可以繼續讀書,但卻被迫離開學校進廠打工。   李玉堂認為,至少在本村要避免這種現象。   第三點,服裝廠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要照顧本村一些特殊村民。   比如,六隊有個姓王寡婦,一個人拉扯三個孩子,再比如五隊有個坡腳的,雖然身體殘疾,但在服裝廠從事畫線、裁剪、熨燙等工作都沒有問題。   另外,在三隊還有個叫王玉香的女孩子,她的情況眾人也都基本了解。   出事的時候她剛滿周歲,他爸爸王國鋒哄她的時候,把她放到櫃子上麵轉身去拿東西,結果孩子一翻身,從櫃子上掉了下來。   王玉香雖然是個女孩子,但卻很受父母寵愛。   出事後,王國鋒非常自責,帶著她到處去看病,為此花了不少錢,欠了不少債,而王玉香最終右手落下了殘疾。   王玉香本身也很堅強,小學、初中的學習成績都很好。   到了上高中的時候,王玉香知道家裡境況艱難,便主動提出了輟學,她父親覺得對不起閨女,堅決不同意。   可是,王國鋒送到學校一次,王玉香便跑回來一次,後來父母見她如此堅決,便也隻能含淚同意。   王玉香離開學校後,在家裡乾活從不落後,非常要強,有時候,人們甚至會忽略她是殘疾的事。   李玉堂覺得,這樣的好孩子應該優先招進來,可以從事出庫入庫的記賬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