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堂特意交代大隊會計李春生,要李春生帶帶王玉香,幫她熟悉熟悉會計方麵、出庫入庫方麵的知識。 李春生也了解王玉香的情況,很同情這孩子,一口應承下來。 李春秀有些唏噓的說道:“把玉香招進來可太好了,那孩子真好,聰明、懂事,有時候看她一隻手忙忙碌碌,喂豬喂雞,甚至搓苞米、挑水......看的真讓人心疼。” “是啊,這樣好...這樣好。”劉誌平有些興奮的說道,“支書,您這個提議可太好了,這樣的話,她們以後的生活算是有了份保障。” 李玉堂說:“是啊,雖說咱們不是福利廠,但有些責任還是要承擔的,尤其我先前說的幾個人,都是咱們本村的,應該給些特殊照顧。” “除了這些人優先招進來外,其他人就要保證公平了,如果報名的人太多,那就抓鬮。” 眾人點頭稱是,這一點沒的說,在本村開服裝廠還不能保證公平,那就根本乾不下去。 接著,李玉堂詢問張廣,第一款衣服做什麼樣式的,是不是決定了,就是老頭衫。 眾人聞言也都看向張廣,說一千道一萬,產品才是一個廠子的關鍵! 李春秀兩手擼了下不存在的袖子,笑著說:“三兒,這回就看看你肚子裡有多少乾貨,來吧,亮出來看看。” 張廣早有準備,打開了麵前的方格本。是的,他沒有筆記本。 林彩英很節儉,平時學習的時候就買小學生用的方格本,連普通的稿紙都舍不得買。 張廣便從林彩英那裡拿過一本來用,這段時間快寫了一本了。 張廣說道:“支書,我想先介紹下布料,這是服裝的關鍵。” 李玉堂眼前一亮,“好啊,太好了,三兒,布料你也懂?” “嗯,懂一些。”張廣說道。 李玉堂可高興壞了,他本以為張廣隻會做衣服,卻沒想到還懂布料,這懂的越多,不就離成功越近嗎? “說,大膽說,詳細說。”李玉堂很是振奮。 張廣說道:“我為什麼要先講布料呢?因為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必須保證質量,這是一個廠子的生命,這方麵,是不能省、不能對付的。” 眾人聽了都贊成的點了點頭,糊弄人肯定不行,東西不過關賣給誰去? 張廣繼續說道:“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布料,可能隻覺得厚一點、薄一點,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衡量標準。” “但其實,在紡織行業,有個專屬於自己的計量單位:支數。” “以純棉布料為例,有30支到40支的,有......” 張廣詳細講述了布料支數高低的區別、特點和適合做的衣物。 十幾分鐘後,張廣才講完。 劉誌平樂的眉開眼笑,說:“這可太好了,三兒,你可真有兩下子!” “這兩天我還琢磨呢,布料種類那麼多,該買啥樣的咱也不懂啊,想去供銷社找那的售貨員問問,又怕他們也不專業。” “哎,琢磨來琢磨去,最後還是得去服裝廠,可我真挺犯愁的,不能啥事都去麻煩人家啊。” “哎呀,這以後咱不也成了專業人士了?”李春秀笑道。 劉誌平肯定的點了點頭,“三兒講的這些絕對專業,咱以後都要和服裝行業打交道,我建議都好好學學,不能連布料都不懂。” “嗯,誌平說的對,是都得學學,三兒,待會你把筆記留下,大夥傳著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到時候再讓三兒給講講。”李玉堂說道。 張國元起身給張廣的杯子續了水,張廣急忙站了起來。 張國元按住張廣,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好小子,有兩下子!” 張廣說:“嗨,都別誇了,這沒啥的。” “你小子別謙虛,就你嘴裡的那些詞兒我聽都沒聽過,今天算是漲知識了。”郭守成說道。 張廣說:“我之所以介紹布料,有兩點原因,其一,咱們搞服裝廠,不能不懂布料,這是基礎。其二,就是和咱們要推出的產品有關。” “三兒,你上次不是說,就是圓領背心嗎?”趙德彪問道。 張廣搖搖頭,“不是,我想要做的是‘文化衫’,和那種老頭衫還是有所區別的。” “文化衫?”眾人大眼瞪小眼都懵了,啥是文化衫?沒聽過啊。 李玉堂問道:“三兒,你說的這個什麼文化衫,是市麵上哪種?” 張廣說:“市麵上沒有,國內目前都沒有,文化衫是起源於米國,是T恤的一種。” 啊?國內都沒有? 李玉堂說:“三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不是有點冒險啊?” 在李玉堂看來,國內大小服裝廠不計其數,如果這個文化衫真的好,那不早就出現了? 尤其粵省的那些廠子,靠著香江,啥沒見過?連他們都沒弄這個文化衫,咱們能行? 張國元說:“這樣,三兒,你詳細介紹下這個文化衫。” “對對,咱都別打岔了,讓三兒把話說完。”李玉堂覺著自己有點急了。 “支書,我之所以想要推出文化衫,有兩個原因,第一,咱們廠子初創,要生產的產品應該具備兩個特點,一,簡單易上手。” “文化衫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和老頭衫在工藝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多了一道工序,在衣服上印圖案和字。” “印圖案和文字?嗨,我當是什麼呢!”李玉堂指了指背心上的字,“喏,就像這樣唄?” “嗯,差不多。”張廣點了點頭。 李春秀說道:“我覺著行,三兒這主意不錯,這最普通的背心,在上麵印上字了,那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 張廣從本子裡抽出一張畫好的文化衫展示給眾人,“我們第一款文化衫,主題是‘勵誌’。” 眾人急忙湊了上來。 隻見紙上畫了一件圓領衫,在圓領衫的左胸靠上的位置畫了一枝梅花。 在圓領衫的前胸有個圖案,圖案上是一個人正在爬山,在圖案的左側豎著寫了四個字:勇攀高峰。 接著,張廣又拿出第二幅畫,上麵是一個人在燈下學習,旁邊寫著“夜以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