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墟山一座山坳之中,幾幢磚石木製的二層小樓隱於翠巒疊嶂之後 葉明盤坐休息,捏了個子午訣 卻感覺心頭有些燥熱,於是披上一件素袍走到窗前 素袍原本就放在床頭 葉明與小二牛被鶴澤道人帶到此處,二人入了樓來,各自尋了一間臥室,見床頭衣帽鞋袍齊備,比量了一下,也都是各自的尺碼,這才安心在此間休息一晚 此時心頭燥熱,隻因回想起這幾日的遭遇、 此間山樓,唯有清風明月相伴,小二牛的微微鼾聲與屋後的溪水聲和鳴 自他被垂柏樹生出之後,跟隨素山道人東來萬裡,自鞏昌府來到這海天相接的昆崳山,這一路上聽聞素山道人講授大道,算是補充了一些基礎的世界觀。 而後柴扉前入定吐納卻靈氣失控,機緣巧合之下逃過一劫 柴扉後、問心路上更是墜入一個真幻難辨的世界,腦中三念重新回味了自己的死亡和瘋癡 素山道人問他為何要修行,他雖然還沒有答案,但修行所能帶來的力量卻是實實在在安全感 當時的他並不確定進入柴扉後會麵對些什麼兇險,雖然他也隱隱地感覺到此方世界的靈氣和朝歌城的那些灰撲撲的靈氣有些區別,但他很害怕自己一旦進入柴扉,所有的不可言說的秘密都會暴露 人害怕赤裸,所以人性善偽 或許素山道人和三仙觀對這個誕生於垂柏枯樹的野孩子心有提防,但是絕對沒有葉明想象的那麼重要,他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其實三仙觀沒這麼在乎他的來處 歷來三仙觀收徒隻有一個要求,隻要是個人就行 歸根結底都是自身的實力太過於弱小,所以生存的焦慮和不安蒙蔽了葉明一部分正常的判斷力。越是體型瘦小的吉娃娃,性格越是暴躁易怒不穩定,也是這個道理 用腦中三念的說法便是,‘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隻有滿足了最底層的需求才會考慮之上的需求,而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便是一個個體最基礎的底層需求’ 在此時,望著夜幕之下的明月、山巒和窗邊的斑駁鬆柏,山風鬆濤遠遠傳來,吹到窗前混著小二牛的微微鼾聲,聲聲撫慰著葉明心底那根最為緊繃的弦 ‘我們應該是安全了’葉明在心中對自己說道 ‘暫時的’,張船長補充到 ‘俺尋思著,咱也不用這麼擔驚受怕的,聽那個大鵝的意思,明天就能正式拜師了唄’ ‘俺尋思、俺尋思、你就會俺尋思,你能尋思出個啥?’ 腦中喧鬧起來,可心頭的燥熱卻消退許多,葉明取下撐著窗戶的杈桿,轉身一頭攮在床褥上,沉沉睡去 一夜好眠 入得山門清凈來,喧鬧紅塵離身去。 翌日一早,寅時便早早地出了門。葉明與二牛穿戴齊整,去尋昨日登山入門的那一座高大平緩的山峰臺地 此時天光逐漸大亮,這仙山雖然隱於世外,卻並非人跡罕至之地。葉明與二牛一路走尋,看見群峰之間時有三兩童子熙熙攘攘地從林間小道之中走過,也有皓首鶴顏的老者盤坐在山石之上,感悟著這天地清明之間的一絲機緣 葉明與二牛一路問詢,這才得知他們昨晚歇息之處喚作“障目峰”,而要去的地方喚作“開慧崮”,乃是三仙觀問心路之後的接引之地,即使是那不起眼的柴扉,在這大周也是赫赫有名,喚作“斬迷蘭錡”。 三仙觀不收無緣之徒。可修仙問道之士壽元綿長,故此有大量的門徒在此聚居。 障目峰取自一葉障目,在此聚居的門徒們有一部分是走過一遍問心路,卻被山鬼迷幻了心神,難辨幻真之人。更多的則是修行路上欲念橫生,來此平息胸中驚濤,重溫初心之人 走過障目峰的亭臺樓閣,便是開慧崮的開闊臺地了。 這是一個小巧渾圓的露天廣場,密密地地衣絨草覆蓋地麵,偶有紫黃花朵參差聳出,清蝶紅蜂在其中飛舞穿引。葉明環視廣場邊緣的十二座華表上,飛龍騰鳳、日月風雷浮雕其上,華表之間擺了一圈光滑的青岫玉石,玉石隱在地衣絨草間,陽光照射間粼粼有光。 此時已近辰時,日升巽位,也就是東南方向 待二人走的近些,金鐘聲響、玉磬輕鳴,氣氛一下子便肅穆起來 葉明和小二牛也停止了交談,兩個小人恭謹地趨身小走,走到臺地廣場之中站定 地上有兩個蒲團 蒲團前站著頭上插簪挽發的兩名清秀童子,左捧拂塵右執戒尺 二童子麵前略高尺餘的臺地上,一位高瘦道人端莊地踱著四方步,邁到二人麵前站定,身著白黑素袍,頭戴朱紅道冠,清貌鶴顏,尤其是一雙狹長清亮的眼睛,眉眼兩梢微微上挑,給人一種鶴立欲飛的靈動之感 道人身後跟著兩行童子,左右各有三四,或托或捧,目不斜視 四周十二座高高華表圍繞,再往外就是翠柏群山了 一童子拿著一桿翠碧玉錘輕敲,玉磬輕鳴 高瘦道人朗聲道 “任耕實” 小二牛與葉明對視一愣 高瘦道人見臺下二童子麵麵相覷不知所措,他素來厭蠢,於是心中不喜 又朗聲道 “任耕實” 二童子還是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竊竊語聲讓高瘦道人心生厭惡 高瘦道人拂塵一揮,施了個禁言之術 二子登時安靜,因為他們的上下嘴唇好像黏在了一起 高瘦道人掐指一算,閉眼說道“你家阿爺在你出生時,拿著你的生辰八字,用半塊銅板向垂柏祠前的算命老道,給你求了‘任耕實’這個大號” 高瘦道人鶴眼半張,又道“但你阿爺目不識丁,隻能一路念叨著回家,見二牛相爭有趣,隻顧看熱鬧將你的大號忘卻,回家你爺爺問詢,情急之下邊說你叫二牛,你爺爺覺得你家世事稼穡,幼兒名‘二牛’是旺家之兆,於是便這麼叫下來了,但那算命老道是鞏昌府城隍所化,知了你的生辰八字,故此你的真名便叫作‘任耕實’” 高瘦道人鶴眼半張,眼裡噙著笑意,轉頭看向葉明 “你原名任耕實” 葉明小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樣,嗚嗚出聲 小二牛小腦袋點的和雞啄米一般,嗯嗯相應 高瘦道人拂塵一揮,解了禁言術 “我是二牛” “我是葉明,不是二牛”二人同時脫口而出 “哈哈哈哈,無所謂”鶴道人朗聲笑道 “你二人凡名如何,皆與日後修行無關,今日為你二人授術傳經之典禮,心有所言朗聲相問即可,切莫作那猥瑣鼠輩狀竊竊嘈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二子可聽得明白?” 二子相視,朗聲稱是 道童輕擊玉磬,發出一聲清亮道鳴 “你二人年紀相仿,由素山師弟引道歸山,素山道人賜二子道號‘更始’‘昧爽’,二子願受此道號?” 二子朗聲稱是,道童輕擊玉磬,發出清鳴一聲,入門禮成 “我靈墟山三仙觀,供奉天地人三仙,天地實位,人仙虛受,故此我觀門規有三,二子清心受戒” 二子正襟危坐,磬鳴,心念自清 “一曰相殺,人族無仙,天地神鬼四仙位,我三仙觀供奉其二,皆因神鬼相欺,萬族相辱!人族篳路藍縷相扶相攜至今,繁盛億萬,道神無數,甚至逍遙遊者也有一二,皆因人族團結相護,雖人族間也爭鬥不斷,但我門內弟子供奉,不可相殺,即便生死抵鬥,也要留魂存靈,送歸門內,二子可聽得明白?” 二子危坐拱手稱是,磬鳴,心誠受戒 “二曰相護,人有遠近親疏,親親相護、族族相護乃天理倫常,我輩修士源於凡人又高於凡人,人族生民是我輩修士之根,如大河之源、如昆侖之基,今後你二人無論走到哪一步都不可殘殺凡人生民!要守護我人族,我觀供奉人仙牌位,我人族道神共虛受香火,如有背族之舉,人人得而誅之!二子!可聽得明白?!” 鶴道人睚眥怒目,看著葉明與小二牛二童,仿佛二人稍有遲疑便要當場鎮殺一般 二子直身道“願護我人族生民” 磬鳴,二子受戒 鶴道人頷首,又說到“二子聽名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