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審判(1 / 1)

救主史詩 藍薬 3536 字 2024-03-17

為了爭取成功搭建攻城器械,即將靠近王都城墻時,男人特意下令全軍放緩步伐,順帶在周圍地帶休息,搭建營地,砍伐周邊樹木,組裝零件。   男人在王都生活的幾年,觀察過王都的地勢,清楚地記得王都附近有幾座很高的山丘,上麵遍布樹林。   在偵察兵回報確認後,男人果斷地在那座山上駐紮,並靠著一路收割貴族們的糧倉和錢財,囤積了足夠的糧草。   至於水源,王都本就建在臨近幾條河流的位置,不然也難以發展得如此龐大,男人將五百多人駐守在河道上遊,這套他再熟悉不過,當年艾蘭必因擴張的時候,為了避免強攻城堡的損失,軍團經常會通過截斷並堅守水源來迫使敵人投降。   營地不是建在山頂,而是北麵平緩的半坡,那恰好對準王都最矮的南麵城墻。   白天的時候,城邦軍團沒有立起營帳,這是為了避免敵人察覺到他們的到來,因為成群的營帳太過顯眼。   城邦軍團緊緊搭建骨架後,便在男人的命令與親自監督下,馬不停蹄地砍伐樹木,搭建攻城器材。   這時,隨軍的五十多位工匠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盡管行軍迅速,路途遙遠顛簸,但工匠們做的都是馬車,夥食不僅優先得到保證,也是所有人中最好的,僅一個多小時的歇息後,這些或年青或老練的工匠們紛紛昂揚起鬥誌。   木材、螺拴、鐵釘和各種工具掀起塵土,在木屑紛飛的營地裡,工匠和軍仆們處理起一段段的原木,丈量高度,以免過高或過矮。   因事前充足的準備和合理的調度,兩座雲梯在夜幕降臨前便搭建好了,他們是在山丘的往西偏南的位置搭建的,這全是為了瞞住敵人的耳目。   降下夜幕前,借著黃昏的微光,士卒們行動起來,將帳篷搭上骨架,數千人的城邦軍團沒有發生混亂,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   黃昏即將遠去,男人站在山峰高石上,拿起瞭望筒觀察王都的情況,王都內一切如初,形形色色的奴隸們遊蕩在街道上,此時準備宵禁了,衛兵們驅趕他們,王都中心幾處高大宏偉的宅邸,以及倚靠著高墻,攀附地勢的宏偉王宮,那裡笙歌燕舞,燈火通明,多麼耀眼,即使其餘灰暗一片。   王都的防備鬆弛,男人沒有看到大規模組織奴隸兵的動向,鬆了一口氣,看來國王還未察覺到這邊的動靜,失敗的戰敗也還沒來得及抵達王宮禦座前。   男人看到,王都北邊,臨近城墻處的高聳白色巨塔,它已建了三分之二高,離那地幔愈來愈近,巨塔不知是第幾次建造了,男人想到那隻蠕蟲巨獸,若繼續搭建下去,它不久後又將從地底鉆出,將那巨塔推倒,享用被獻祭的奴隸們。   “但這一次城邦軍團會先一步將巨塔推倒,並徹底摧毀,永不再建。”男人自言自語道。   入了夜,整個軍團營地禁止點燃火盆,士卒也必須安靜待在營帳內,隻有巡夜的士卒才被允許佩戴火把。   而山丘的另一側搭建攻城器械的腳步並未停止,工匠們使用少量的火把照明,連夜開始搭建配重投石機,時間十分趕,他們必須徹夜工作。   而巡查那裡的卡塞爾和男人說,工匠們的乾勁比白天更足。   很快,一夜就這樣結束了,士卒們在拂曉之際便動身將營帳的皮革解下來,半小時後,整個營地的營帳又隻剩近千個光禿禿的骨架。   而工匠們依舊在奮力,男人親自去視察他們的營地,五十多位工匠工作了一天一夜,卻隻有兩個人實在撐不住了,暫時離開休息。   “投石機還要多久。”男人朝工匠的首領問道。   “可能還得一個白天。”抓著釘錘,工匠首領說道。   “那進攻再等一天了...”男人喃道。   然而,工匠首領回頭看向了身後的工匠們,又轉過頭笑道:“執政官,既然你親自來監督,可能隻需要半天。”   男人眼睛一亮,抬頭掃視那些奮力工作的工匠們,因自己的到來,他們的乾勁更足,速度也更快了。   下午的時候,配重投石機終於搭建好了。   男人立即下令將雲梯、配重投石機運下山丘,到指定的地點。   卡塞爾、凱克等人也紛紛開始行動,他們動員起整個城邦軍團七千多人,各自佩戴好鎧甲武器,集結在山坡下。   男人騎著戰馬。   整個城邦軍團七千多人,蓄勢待發,男人踏著馬蹄從西走到東,從部隊的起始走到盡頭,巡視著一張張堅毅的臉龐,上麵泛著一顆接一顆的碩大汗水。   男人高昂起聲音,進行這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前演講,也可能是最後一場演講。   他以主與艾蘭必因城邦的名義,先闡明的軍隊的目標,即是攻破城墻後,以最快的速度攻入王宮,從而占領整個王都。   然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男人親手將戰旗交給數個領隊軍官,金色的旗穗隨風晃動,與之的,還有象征指揮權的長劍。而後,男人闡明這場戰役過後,每個人的薪俸都將翻三倍,王都內的各個貴族倉儲,其中戰利品,盡數分送給所有人,這引得整個軍團齊聲歡呼。   最後,男人拉扯著戰馬的韁繩,讓馬首對著王都昂揚起來。   “全體士兵。   還記得我告訴你們嗎?當我們踏入貴族們的法庭時,他們會以舊法律審判我們,驅使我們去建造那座塔,去建造奴隸英雄的雕像,壓迫自己,壓迫別人。   他們想為我們戴上枷鎖!奴役我們,教我們屈服!   我要說,   此刻我們舉起刀劍,這同樣是場審判。   是拯救的主對苦難的審判,   是良心與公義,對壓迫的審判,   挺身而出吧!   以鮮血呼喚鮮血,   以刀劍呼喚解放!   我們將走出地獄,斬斷所有枷鎖!”   山坡下,所有公民齊身戰吼,那團結起來的聲音,排山倒海,足以撼動天地。這些無比高昂的聲音,背後凝聚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從艾蘭必因城邦國到王都城墻下,六百七十五王國裡,從舊法律到新法律,從舊信仰到新信仰,從苦難到拯救...   幾乎每個人都團結在這嘗盡世間苦難的男人的旗幟下。   這些被拯救的人們,   這些還未泯滅希望的人們,   在眾誌成城呼喚解放。   曾抱著燭臺哭泣的男孩,他不再是,也永遠不是孤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