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隻身平定突厥十萬騎兵南下,和頡利可汗簽訂渭水之盟的消息傳回長安城,城中百姓無不喜氣洋洋,都在慶幸這位天賜的帝王是自己的保護神,除了一人,從東海陳唐關回到長安的袁天罡,入住驛站的他卻十分落寞,盡管已被朝廷嘉獎,但道宗獲得的榮譽和贊譽,卻遠不如協助當今聖上抵抗突厥入侵的釋宗。 “袁道長可在?” 袁天罡打開房門,一個內廷太監拿著一盒果脯,正對他恭敬的問道。 “公公,何事?” “聖上有旨,宣袁道長明日午時到禦花園一聚。另賜太原特產果脯一盒,以慰道長勞苦之功。” 袁天罡眉毛微微跳動,當今皇上發家於太原,果脯乃太原特產,老家之物,賜此物給他,既是把他當作自家人看,看來龍虎山復興有望,不免心中微微一喜,接過聖旨,並拿出一封銀錠送於宣旨太監。 “臣叩謝皇恩,一點心意,有勞公公。” “袁道長太客氣了,你與李學士共立奇功,日後必是皇上的心腹,還望袁道長對咱家多加提點。” 宣旨太監,將銀錠收入囊中,轉身告辭,說到: “咱家就不耽誤袁道長休息了,還要去給李學士宣旨,請袁道長明日準時。” 送走宣旨太監,袁天罡心裡琢磨,儒門也來,明日究竟是何事? 第二日午時前一刻,袁天罡來到禦花園門外,傳令小廝進去通報之後,昨日的宣旨太監出來,將他帶進禦花園的涼亭中,涼亭裡麵已有兩人,白衣儒雅的李淳風站著看著亭外,另一人為釋宗打扮,坐在亭中,打坐盤珠。 李淳風見是袁天罡到來,微笑著對他點頭,說到: “袁兄近日可好?自東海陳唐關一別,已多日不見,本打算找袁兄敘舊,無奈門中瑣事較多,還望袁總勿怪。” “李兄客氣,這位大師是?” 袁天罡依然冷淡的回應。 “我來介紹一下,此乃釋宗達摩院首座羅漢辯機大師,辯機大師,這位道兄乃是道宗龍虎山太平道,袁天罡道長。” 聽到李淳風的介紹,辯機睜眼看著袁天罡,點頭示意,袁天罡看著辯機一身肌膚白如玉,明眸皓齒,渾身真氣環繞,必是內力極深之人,隻是此人麵有女相,尤其是一雙桃花眼,招惹憐愛,果真應了釋宗法相,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之說,想來此人在佛法上的造詣必是高人一等。 “聖上,今日召見我們,所謂何事?” 袁天罡繼續向李淳風問道。 “我等與袁兄一樣,也是今日才被召見,並不知道,等聖上騎射完畢,就能知曉。” 李淳風給袁天罡一指,卻見前麵十裡靶場內,正有一人在練習騎射,此人禦馬之術非常嫻熟,坐下之騎虎虎生威,風馳電擊,往來間,連發五箭,具中靶心,引得靶場內一陣叫好聲,一輪騎射過後,騎馬之人下馬,走過來,正是大唐當今聖上,李世民。 李世民來到亭中,大喜之情溢於言表,對三派之人,說到: 三位大師,請入座。上酒,上葡萄,此酒與葡萄均為此次北上會盟,頡利可汗所贈,均為西域名品,三位大師,不要客氣,隨意就好。 說罷,李世民接過內廷太監呈上的酒壺,給三派之人一一到上。 “聖上,果真好手段,騎射均為當世第一,貧道聽聞民間有言,秦王一張弓,天下無敵手。今日所見,當知民心所向,實則必然。” 袁天罡接過酒杯,對李世民恭維的說到。 “袁道長,太過客氣,朕這點小手段,比起先天乾坤功和不動明王咒,就上不得臺麵。” 李世民對袁天罡的奉承顯得極為享受,接著說到: “朕昔日隨父皇太原駐守,喜好功矢,曾重金求得名器十把,以為天下間無出其右者,某日,遇營中工匠,炫耀之,工匠謂之皆乃下品,朕大異,問其故,工匠對之,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才明白,之前的看法都是錯的。” “朕以弓箭號令四方,但所識卻大相徑庭,今朕有天下,所識又何當足以?” “朕從小皈依佛門,乳名毗琉璃,又在洛陽蒙難,幸得少林寺棍僧相救,朕與李兄同時受教於文廟,修習儒門經典,而道宗有所謂老子一氣化三清,老子名李耳,乃李姓之人萬年祖先,三位具是朕的恩人,也是朕的舊人,因此,朕想與二宗一門共享天下,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的一番推心置腹,讓在場三人無不詫異,都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聖上卻主動提出要分享天下,三人一時間也不知如何回答。 許久之後,李淳風緩緩說到: “皇上的一番心意,實叫人感激,但往年,我三派洛水會盟,曾立誓,絕不染指廟堂。還望聖上見諒!” 聽得此話,辯機點頭附和,而袁天罡卻一臉漠然,不置可否。李世民舉杯,將杯中葡萄酒一飲而盡,長籲一聲,有力的說到: “朕當年與李兄一道受教左氏春秋,記得桓公十年有雲,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二宗一門,千年傳承,皆有改天換地之能,如不在朕身邊,朕定是寢食難安,朕心不安,天下必將烽火連年,三派可忍心置百姓於太平盛世之外?” 麵對當今聖上赤裸裸的威脅,李淳風啞口無言,此時,袁天罡接過話說: “此事事關重大,我三人需與門中核心機構商榷,方能回復陛下。” 李世民大手一揮,霸氣說到: “也對,還請三位與門中核心機構將明要害。“ “今朕有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令儒門聖人李淳風,任翰林院大學士,為朕恩科取士,令道宗龍虎山太平道袁天罡,為護國法師,護衛內廷,令釋宗達摩院首座羅漢辯機大師,任洛陽白馬寺主持,傳經中原。望三位鼎力相助,協助朕治理天下,如若抗旨,當誅九族。” 說罷,李世民頭也不回的離開涼亭。 數日之後,龍虎山太平道真武大殿之內,跪在三清雕像之前的袁天罡,正在接受太平道掌教之位,並授道宗宗主一職。禮畢,他的師傅,白雲真人,將其帶到後山的神機洞中,裡麵有一尊道相,前有一個祭臺,祭臺上有一尊位,上書:祖師天公真人張角之位。 白雲真人點起三注香,上香之後,對袁天罡問到: “你可知此道相為何人?” 袁天罡答曰:“中黃太一。” “何謂中黃太一?”白雲真人繼續問道。 “道宗之國,道中不二。” 袁天罡想也不想的回答。 看到弟子如此謹記於心,白雲真人欣慰的說到: “很好,不枉我當年力排眾議,傳你先天乾坤功。昔日,三清宣揚無為,導致道宗式微,釋宗大有席卷中土之勢,我祖師天公真人張角,為保大道,脫出三清,另立中黃太一,以抗釋宗,卻被儒門聖人荀彧私下暗通八方諸侯,聯手絞殺,本門方不得已重歸三清,碌碌無為數百年,幸得黃天不棄,今日才有你擔任護國法師,你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實現本門夙願。” “弟子,謹遵法旨!” 袁天罡嚴肅用力的點了點頭,鄭重回應師傅的百年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