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道門盛事(1 / 1)

中原記 人間不值得000 9592 字 2024-03-17

佛道辯論之後,天龍寺並沒有暫得安寧,先是天下武榜排名第五的活佛彌勒與方丈浮屠切磋佛法,後是北地數萬僧尼徒步數千裡來天龍寺找方丈浮屠簽發度牒。   沒辦法的事。   誰讓朝廷下了詔令,自今年端午佳節之後,所有僧尼必須到天龍寺登記造冊,得到天龍寺方丈浮屠認可,持有朝廷簽發的度牒,才能以僧尼自居,不然的話,會被當做無戶籍的流民流兵,拉去充軍服徭役。   天龍寺方丈浮屠是瀚海帝國天王季龍欽點的僧正,掌管天下僧尼之事,這簽發度牒的事情,就成了大和尚的分內事,於是,北地數萬僧尼不遠萬裡徒步前往天龍寺,與天龍寺方丈浮屠麵對麵講經,若是得到天龍寺方丈浮屠的認可,就可以在天龍寺正式登記造冊,然後留下法號,籍貫,所居寺廟的寺名,日後便可以得到朝廷簽發的度牒。   度牒由戶部統一製作,然後由官驛直接發往各地州郡,如此一來,那些做盡坑蒙拐騙的假和尚便更難藏身。   瀚海帝國為何發布此詔令?   一是為了整頓北地僧尼之事。   自瀚海帝國建立以來,世龍大帝推崇佛教,北地僧尼人數越來越多,人多了便難管,再加上各地僧尼良莠不齊,而且還有不少濫竽充數之輩,於是,便有了這道詔令。   二是為了加強對無戶籍流民的監管。   瀚海帝國戶籍人口數量為一千五百萬左右,實際上,瀚海帝國人口數量遠不止如此,僅登記造冊的無戶籍流民已經多達五百萬。   比如,正在服重型徭役的流民。   比如,禁軍將軍石憫手中的乞活軍,這還不算那些沒有登記造冊的流民。   再比如,躲在偏遠之地,偏僻之地,深山老林之中的流民。   瀚海帝國北伐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朝廷不得不進一步加強對無戶籍流民的監管,防止這些人生出事端,其實,朝廷上下,軍伍之中也好,世家豪門之中也罷,都或多或少地擁有數量不一的無戶籍流民。   這些人就像奴隸一樣,得不到禮法的保護。   生死掌控在他人手中。   男子為奴,女子為娼。   數萬僧尼講經之事,可謂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尤其是需要天龍寺方丈浮屠親自聽講,還好的是,大和尚精通各種佛經,每個前來講經的僧尼隻需要回答大和尚三個問題,便可以得到大和尚的認可,然後去一旁登記造冊即可。   瀚海帝國戶部主官,大司徒崔悅親自趕到天龍寺,與天龍寺方丈浮屠當麵接洽此事,算是給足了大和尚麵子,如今的天龍寺,有一支百人禁軍隊伍輪流值崗,晝夜不停,那些想在和尚頭上鬧事兒的江湖中人或者濫竽充數的假和尚隻能捏著鼻子裝孫子了,別小看僧尼度牒這小小的一張紙,有了它,不僅衣食無憂,還可以參加各地州郡甚至帝國舉行的佛道盛事。   比如,剛剛結束的佛道辯論,日後若是沒有僧尼度牒,別說觀看佛道辯論,就是這瀚海帝都的城門恐怕都進不來了。   俗話說得好。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數萬僧尼講經之事,足夠天龍寺方丈浮屠再忙上一陣子了。   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教派,居然被外來佛教占盡了風頭,可以說是丟盡了臉麵,但是天底下的道門真人卻沒有一個嚷著要去瀚海帝都找天龍寺方丈浮屠麻煩的。   老道士當真辯不過大和尚麼?   年輕道姑問過自家師叔這個問題,小道童也問過自家師父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一樣,隻是年輕道姑與小道童聽不懂老道士的話。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什麼福啊,禍啊的...   就這樣。   一行六人帶著種種疑問繼續南下之路,趕往龍虎山天師府。   與此同時。   南嶽夫人及座下弟子。   西山大天師及座下十二真人。   皆出山趕往龍虎山天師府。   龍虎山天師府即將迎來一場百年難遇的盛事。   相比佛道辯論,觀禮者少之又少。   鮮卑宇文都城   武川   數萬騎兵沖陣,宛如一線潮,氣勢雄壯。   尤其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鮮卑段氏騎兵,怪不得領軍將領無論如何都不答應胖子小白兩人加入,先不說兩人實力如何,兵器,甲胄,戰馬,便與鮮卑段氏騎兵大相徑庭。   胖子小白兩人一身皮甲,一把戰刀,若是真的上了戰場,這條小命能活下來的幾率實在太小了。   騎兵沖陣不能一起,騎兵訓練總可以一起吧?   就這樣,胖子小白兩人與鮮卑段氏騎兵同起同居,一同訓練,一同吃喝拉撒睡,這一呆,便是數月。   胖子小白兩人經過近一年的磨練,已經隱隱摸到了二品門檻,至於慕容元雍,宇文戰,以及宇文六衛世子,正忙著接下來的事情。   整軍備戰。   宇文六衛當家人畢竟是長輩,有他們在場的話,宇文六衛世子根本提不起勁頭,反觀當下,宇文六衛當家人一個都不在,七兄弟就能暢所欲言,再加上一個猶如軍神的慕容元雍在場,氣氛熱烈而且七兄弟受益良多。   草原七狼。   七兄弟做起事來,不可謂不雷厲風行。   數月之間,七兄弟已經漸漸熟悉軍政之事,宇文戰的膚色沒有多少變化,和他時不時地去曬太陽有關。   這幾個月相處,宇文戰從慕容元雍的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除此之外,宇文戰的心性越來越成熟穩重,言語神色之中,已經隱隱有了一絲王威,更重要的是,宇文戰已經漸漸地不再沉迷於報仇雪恨。   如今的宇文戰,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自己要如何做,若是遇到不會的,不懂的,可以請教慕容元雍。   宇文情也已經回到鮮卑宇文都城武川。   不到一年的時間,那個有著一點嬰兒肥的姑娘,也像變了個人一樣,目光堅定,神色平和,少了些許活潑可愛,卻越發的成熟自信。   回到都城武川,繼承鮮卑宇文王位,擊潰宇文歸大軍。   可謂是喜事連連。   不過宇文情與宇文晴兩人相見,卻沒有眾人期待中的那樣。   水到渠成。   兩人之間反而有了一絲隔閡。   想想也能明白。   這一絲隔閡應該是來自宇文情。   先王宇文燿夫婦的衣冠塚早已經建好,宇文戰等到宇文情回到都城武川之後,兩兄妹一同前去祭拜,沒有外人在場,兩兄妹守著爹娘的墳墓說了許多貼心話,隻可惜,天人永隔,隻能說有秋風聽。   兩兄妹眼睛紅紅的,直到離開,都沒有一滴淚。   聽老人講,人的眼淚會哭乾的,而且日後會見風紅。   胖子小白兩人跟著鮮卑段氏北上騎兵在城外軍營一同訓練,時不時地回武川城看望宇文情,畢竟是認識快一年的好友了,每次胖子小白兩人來王府,宇文情都會很高興,總會做一大桌子好吃的,招待胖子小白兩人,也許,在宇文情的眼中,若不是那一次偶然相遇,他們兄妹兩人可能已經慘遭毒手,胖子小白兩人就是兄妹兩人的救命恩人。   至於慕容元雍,他雖然幫助宇文戰奪回王位,擊敗宇文歸,但那是兩股力量的博弈,與救命之恩不一樣,當然,宇文情一樣敬重慕容元雍。   大戰之後幾個月,幾件重要的事情基本已經處理完了。   接管軍鎮,撫恤將士,大肆征兵...   新兵由慕容元雍親自訓練,這讓宇文戰以及宇文六衛當家人再次大吃一驚,雖然他們見識過慕容元雍上陣殺敵,但是沒見識過慕容元雍如何訓練新兵,等到七兄弟連同宇文六衛當家人看過之後,心中不約而同地冒出同一句話。   他娘的,騙人的吧。   之前一戰的謀劃布局雖然表麵上是由宇文戰提出來的,但是宇文六衛當家人知道,實際上是慕容元雍在背後出謀劃策。   如今,親眼看到慕容元雍訓練新兵,心中難免疑惑。   沒什麼奇怪的啊。   沒什麼新花樣啊。   沒什麼厲害的啊。   和宇文六衛當家人平時訓練新兵幾乎如出一轍。   刀法,槍法,騎術,箭術...   宇文六衛當家人想不明白,便不再去想。   可能真如老話說的那樣。   人比人,氣死人。   鮮卑慕容都城   大棘   萬匹戰馬換來十船精鐵,鮮卑慕容與天衍帝國可謂是雙贏,兩種物資都是各自稀缺之物,尤其是精鐵,鮮卑慕容僅僅占據遼東一隅之地,人力物力有限,根本沒有能力自己發掘鐵礦,再加上瀚海帝國對精鐵管控十分嚴格,鮮卑慕容想要得到這十船精鐵恐怕要付出雙倍,三倍,甚至更多的代價。   如今,鮮卑慕容僅用萬匹戰馬便換來了十船精鐵,可謂是時來天地皆同力,當然也是天衍帝國為了消耗瀚海帝國國力,不惜代價資助鮮卑慕容。   不過話說回來,雙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稀缺之物,還真不能說鮮卑慕容占了便宜。   慕容玄恭親自負責押送。   數百輛牛車,從屠河軍鎮,一路朝大棘城而去,數日之後,上百萬精鐵運至大棘城。   一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正好入城,看到滿載精鐵的牛車,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這些可都是經過百煉之後的精鐵,也叫百煉鋼。   生鐵經過錘煉鍛打之後才叫精鐵,也叫做熟鐵。   每經過一輪錘煉叫做一火或者一煉。   差不多需要鐵匠錘打一日。   每煉一次,成本攤下來差不多每斤三十文左右。   除了人工,燃料之外,生鐵在鍛打過程中也會不斷損耗。   一般的熟鐵料。   錘煉過程中十去其三,也就是十斤生鐵可以煉出七斤熟鐵。   如果用回收的廢鐵,那麼十斤廢鐵可以煉出九斤熟鐵。   但是要拿來製作兵器,甲胄,這種熟鐵還不夠格。   何為入門級鐵料。   隻有經過五次錘煉之後的熟鐵,才算是入門級軍用鐵料。   經過五次錘煉後,十斤生鐵隻剩三斤熟鐵,工料銀總計五百文。   攤下來每斤熟鐵成本一百六十六文,差不多是生鐵的二十倍。   其中人力成本占一半,炭料占三成多,生鐵原料隻占兩成不到。   五火之上再繼續錘煉。   便可以得到精鐵。   這種精鐵每煉一斤要消耗生鐵五斤,需要錘煉十火。   可以用來製作甲葉。   成本每斤兩百文。   而用來製作精良兵器,甲胄的百煉鋼,則需要錘煉百火。   成本已經高達每斤三兩紋銀。   已經是生鐵價格的三百倍。   若是再用百煉鋼打造兵器甲胄,花費隻會更多。   普通人不可能用得起。   江湖上傳聞的瘊子甲就是用百煉鋼製作而成的。   天衍帝國十船精鐵,實際上就是百萬斤百煉鋼。   怪不得山羊胡看了之後臉上露出笑容,價值幾百萬兩紋銀,相當於鮮卑慕容一年的國力,給誰誰不高興?估計燕王慕容元真半夜做夢都能樂醒。   慕容玄恭與山羊胡打了個招呼,兩人一同策馬進城。   黃河   伊闕龍門   自從兩大帝國對峙漢水淮水以來,龍門古渡口便漸漸荒廢。   再加上,此處是萬裡黃河最險之地,少有人能在此做這一不小心便會賠上性命的營生。   除了中年漢子之外,已經沒有人在此擺渡。   中年漢子有個童叟無欺的公道價,一個人頭一粒碎銀子,不管是南來北往的商旅,還是出門遊歷的世家子弟,又或者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中人,都是這個價錢。   中年漢子名聲在外,九曲萬裡黃河之上有個一文錢的外號,意思是說,少了一文錢,也別想做他的渡船。   足可見這位黃河上的真龍王是何等的摳門。   這一日,黃河幫數位大佬級的人物在伊闕龍門古渡口聚集,看門的是一個乾瘦的老頭。   老頭瞇著眼,曬著太陽,偶爾撮一下牙花子,別提多舒服了。   俗話說得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黃河幫久居萬裡黃河之上,最常吃的便是赤紅錦鯉,黃河鯉魚尾鰭赤紅者最佳,當然,還有泥沙裡麵的老王八。   洗乾凈剁碎,加上蔥,薑,蒜,辣子,鹽巴。   若是有老酒,烈酒,倒上一斤。   大火燉兩個時辰。   等到掀鍋蓋的時候,都有可能被王八肉的香味熏醉。   有善食者給這道菜取了個響亮貼切的名字。   霸王湯。   聽起來確實如雷貫耳。   吃起來更是霸道絕倫。   這道菜以滋補著稱,滋陰壯陽。   女子食之,可調節氣血,美容養顏。   男子食之,可調節肝腎,龍精虎猛。   至於氣血旺盛者,最好別碰。   乾瘦老頭中午美美地吃了一頓黃河千年老王八,這會兒躺在太陽底下打盹兒,別提多美了。   茅屋裡麵吵翻天,老頭跟個沒事人似的,呼嚕聲震天響。   你們吵你們的,我睡我的,兩不相乾。   茅屋不大,但是鍋碗瓢盆一應俱全。   誰能想到,這個簡陋破敗的茅屋居然是黃河龍王的老窩。   今日,黃河幫幾個大佬級的人物全部聚集在這裡,想必是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不然的話,這些黃河幫裡的老王八才不稀罕折騰自己的老骨頭,趴窩裡好好活著,不是更好?   過了龍門,再往上遊走,便是沃野千裡的關中平原。   太華,少華,兩山便在此處。   自古相傳,華山出美人,又有華清池湯一說,兩山之上的溫泉可以說是冠絕天下,既能解乏,又能永駐容顏,就連兩山下的溪水,若是經年累月用來洗浴,都可以令肌膚光滑白嫩,勝如白雪。   怪不得兩山周圍多美人。   美人最喜泡溫泉,越泡越美,越美越泡。   喝了幾大碗王八湯的乾瘦老頭正在腦補著美人出浴的畫麵,誰知茅屋裡麵飛出來一個破瓢,瓢裡麵全都是吃剩的骨頭渣子。   稀裡嘩啦,撒了乾瘦老頭一身。   老頭裝作若無其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繼續浮想聯翩。   一會兒想到去年三九寒冬之時,好巧不巧地看見幾名少婦在太華山上的溫泉泡澡。   那身段...   那肌膚...   那模樣...   一會兒又想到今年三伏天的時候,幾名遊山玩水的世家豪門女子在少華山上出浴。   那...   乾瘦老頭還在繼續浮想聯翩,茅屋裡麵又飛出來一個破碗,正中乾瘦老頭的後腦勺。   老頭忍無可忍,剛想站起身來,進去和裡麵的人理論理論,又一想,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在江湖,能忍則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乾瘦老頭不停地嘟囔,索性茅屋裡麵的人看不見,不然的話,還以為他在請神呢。   茅屋裡的人有意也好,無意也罷,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黃河幫出事了,而且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黃河龍王擊敗活佛彌勒,升至天下武榜第五,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黃河幫趁勢出擊,出動十堂上千名幫眾,準備一舉掃平彌勒教在瀚海帝國各地州郡的所有分會,本來是手拿把掐的事情,結果,卻中了對方提前布下的陷阱。   上千名幫眾死傷大半,十位六品煉氣境堂主,隻活下來四人,其中兩人還是重傷,另外兩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從頭到腳,沒一處好地方,黃河幫何曾吃過這麼大的虧?   三十年前,天下動亂,中原十九州烽煙四起,也從來沒有人敢這麼欺負黃河幫,這個所謂的彌勒教當真是不怕死?要與九曲萬裡黃河上的霸主死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