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瀚海帝國內有二十舊部日益壯大,朝廷越發難以掌控,外有鮮卑八部西涼巴蜀虎視眈眈,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咬上一口。 天衍帝國同樣內憂外患,五姓七族掌權已久,與皇室宗族的關係愈發惡劣,東南沿海匪盜橫行,百越之地內亂不止,西涼巴蜀同樣對天衍帝國虎視眈眈。 江湖之上。 北地江湖第一大幫,黃河幫與瀚海帝國的關係勢如水火,江南第一大幫大江幫同樣阻礙了天衍帝國戰略部署,再加上兩大幫派隱隱有與朝廷分庭抗禮的趨勢,尤其是大江幫,吸納了許多南遷貧苦百姓寒門士子以及江湖高手。 瀚海帝國天衍帝國兩大朝廷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是雷霆萬鈞的手段,兩大朝廷似乎心有靈犀一般,幾乎同一時間對兩大幫派展開了清剿行動。 不同的是,瀚海帝國利用新崛起的彌勒教為誘餌,打了黃河幫一個措手不及,算是直接介入了江湖之事。 反觀天衍帝國,按照國相赤龍的意思,天衍帝國朝廷不會直接介入江湖之事,江湖事江湖了,事成之後,大江幫的生意全部歸五湖幫所有,隻要不破壞朝廷四成稅收的法令即可,而且天衍帝國朝廷還會在五湖幫的身後搖旗吶喊。 若是五湖幫不同意,天衍帝國朝廷也會直接出兵鎮壓,不過隻是浪費一些人力物力罷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傳出去的名聲不好。 朝廷直接插手江湖之事,就相當於一隻手伸到了鄰居家中,鄰居豈能不生氣?豈能不抱怨?豈能坐視不理? 若是這隻手趁鄰居不注意,還摸了鄰居家女主人的臉蛋和屁股... 黃河幫吃了個大虧,損失不可謂不慘重,這個仇必須要報,但是黃河幫要與瀚海帝國抗衡,即便黃河幫是北地江湖第一大幫,也是拿雞蛋砸石頭,受傷的還是自己。 幫主陳泓必須想個萬全之策。 外號天算的青年男子吳天,一副書生打扮,與黃河幫一群粗糙老漢待在一起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口頭上還占了不少便宜,沒辦法,誰讓青年男子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比這群粗糙老漢多呢。 被人喊作秦爺的人,弄懂了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的意思之後,笑罵了一句,小兔崽子,老人被青年男子占了嘴上便宜,絲毫沒有生氣的跡象,反倒是滿臉的笑意。 今年中秋過得不痛快,黃河幫死傷了許多兄弟,可是那畢竟是天災人禍,躲不開的事情,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瀚海帝國與黃河幫不對付,能怎麼辦?這一天早晚要來,可是對於老人來說,等這一天可是等了好久了。 天下太平二十年,老人的拳頭都有些生疏了,可是老人的心氣一點不墜,早就想和瀚海帝國扳扳手腕了,老人就是這樣一個人,和自己的師父一模一樣。 二十年前,一個成名江湖數十年的老人,與瀚海帝國千騎對陣沙場,金戈鐵馬,戰刀出鞘,老人一夫當關,毫無懼色,隻可惜千騎沖陣之後,老人身死。 老人死後,世人議論紛紛,有人說老人死的不值得,也有人說老人自不量力,還有人說老人如此作為是為是為北地江湖撐住了最後一口氣,隻要還有這口氣在,北地江湖的脊梁就還能挺起來。 瀚海帝國 皇宮禁地 占星臺 五行拳法宗師慘死的消息剛剛傳到瀚海帝都,緊接著,鮮卑宇文平定內亂的消息隨後而至,再加上黃河幫與彌勒教大打出手,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從佛道辯論開始,活佛彌勒挑戰方丈浮屠,黃河龍王對陣活佛彌勒,五行拳法宗師慘死,再到黃河幫與彌勒教大打出手,江湖傳聞可謂是層出不窮。 當然,這許許多多的江湖傳聞也成了世人茶前飯後的談資。 隻不過在眼前這個老人看來,這些江湖傳聞卻是棋盤之上的黑白之殺,佛道辯論算是瀚海帝國贏了天衍帝國一局,活佛彌勒問道方丈浮屠,還是大和尚技高一籌,黃河龍王借助蛟龍出世實力大增,將天下武榜排名第五的活佛彌勒硬生生打出前十,算是黃河幫占了一絲便宜,至於黃河幫與彌勒教大打出手,當然是老人在背後運籌帷幄,反手將了黃河幫一軍,恐怕到現在,黃河幫上下還不知道他們真正的對手是誰,至於五行拳法宗師慘死,鮮卑宇文平定內亂,這些都算是鮮卑八部對瀚海帝國的回禮。 來而不往非禮也。 總體來說,各有輸贏,但是從棋盤之上的局勢來看,老人明顯占了太多便宜。 江湖與廟堂,各有斬獲,而且所獲頗豐。 以五行拳法宗師的死換來了鮮卑八部的內亂。 以活佛彌勒圓滿心境換來了黃河幫的損失慘重。 甚至可以說是大勝。 隻是接下來的形勢,不容太過樂觀,鮮卑八部經受如此慘重的代價,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各自為政,互相爭鬥,從鮮卑宇文迅速平定內亂來看,鮮卑八部剩餘四部似乎已經達成了一定默契。 老人雖然在棋盤之上贏了先手,但是沒有一絲高興的樣子,接下來還有兩場硬仗要打,容不得老人有絲毫分心。 瀚海帝國北伐鮮卑八部。 彌勒教鯨吞北地江湖。 北伐鮮卑八部的謀劃是十年前便已經製定下來的,彌勒教鯨吞北地江湖的布局同樣也是十年前便已經製定下來的,直到五年前,活佛彌勒踏入九品開始,彌勒教漸漸從北地江湖崛起,從一個不入流的江湖幫派,一直躍升為二流頂尖幫派,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可以算是北地江湖二流頂尖幫派。 瀚海帝國天王季龍向來以武立國以武治國,如何會允許一個新的幫派在北地江湖迅速崛起?北地江湖早在二十年前便已經被瀚海帝國鐵騎踩斷了脊梁,若不是黃河幫特立獨行,始終撐著那口氣,北地江湖恐怕會被瀚海帝國徹底打散。 老人以彌勒教為餌,以活佛彌勒兩次戰敗為餌,引蛇出洞,打了黃河幫一個措手不及,黃河幫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至於活佛彌勒,算是完成了老人交代的任務,若是還想繼續與老人合作下去,就不得不聽從老人接下來的安排,按照十年前老人與天王季龍製定好的布局,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後鯨吞北地江湖。 隻是當下活佛彌勒身受重傷,圓滿心境破碎,彌勒教雖然大勝黃河幫,但是自身實力在黃河幫麵前還是太過弱小,而且瀚海帝國已經出手相助彌勒教一次,接下來,彌勒教隻能龜縮防守,等待黃河幫的怒火。 老人不認為黃河幫會蠢到上過一次當,還會再上一次當,黃河幫接下來的行動肯定會給與彌勒教甚至瀚海帝國雷霆一擊,現在需要彌勒教甚至瀚海帝國做的就是嚴陣以待,不給黃河幫任何機會。 至於瀚海帝國北伐鮮卑八部,五行拳法宗師已經做得極好,接下來就要看瀚海帝國天王季龍的排兵布陣了。 唯有一點令老人有些意外,鮮卑宇文內亂能夠迅速平定,完全是靠慕容元雍個人能力,而且從鮮卑宇文諜報來看,這個慕容元雍確實不簡單,不僅武功境界極高,而且戰場指揮能力也極為出眾。 兩拳打死七品拳法宗師。 一戰擊敗三倍之敵。 不可謂不厲害。 若是此人能夠手握重兵,定然是一位能夠縱橫沙場所向披靡的大將軍,但是鮮卑八部麵對瀚海帝國天王季龍親自坐鎮的北伐大軍,無論慕容元雍如何運籌帷幄,也不是天王季龍之敵。 天下武榜排名第一可不是說著玩的。 三十年征戰中原,平定十州之地,天王季龍的作戰經驗比慕容元雍多了也不止一倍,而且兩人經歷過的大戰,硬戰,惡戰,死戰,不可同日而語。 慕容元雍無論有多出眾,經歷過的不過是幾千人,最多幾萬人的戰鬥,鮮卑八部與周邊部族能掀起多少風浪? 反觀天王季龍,十八歲開始,跟隨世龍大帝征戰中原,見證過經歷過所有中原大戰,動輒數萬兵馬,多則數十萬兵馬,豈是鮮卑八部出身的慕容元雍能夠相比的? 再說了,瀚海帝國憑借一國之力北伐鮮卑八部,即便如今剩餘四部同仇敵愾,能擋得住瀚海帝國四十萬北伐大軍麼? 鮮卑段氏三座軍鎮隻有五千駐軍,都城令支隻剩一萬守軍。 鮮卑宇文經歷內亂隻剩不到三萬兵馬,而且半數重傷輕傷。 鮮卑拓跋雖然這些年來一直在養精蓄銳,但都是草原輕騎。 唯有鮮卑慕容,兵馬數量,戰力如何,老人不得而知。 可是,鮮卑慕容北有夫餘,東有高麗,能抽調出多少兵馬麵對瀚海帝國四十萬北伐大軍? 瀚海帝國北伐鮮卑八部,戰局天平已經倒向了瀚海帝國。 大勢之下,一切個人武功,不過是螳臂當車。 天下九澤。 雲夢澤,彭澤,焦澤,震澤,洪澤,位於大瀆長江中下遊。 雷澤,巨鹿澤,巨野澤,孟渚澤,位於大瀆黃河下遊。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黃河下遊四澤之中,上百艘大型戰船整齊列陣,左右後三方密密麻麻地圍著無數小型戰船,戰船陣型之中,三艘巨型戰船最為惹人注目,威武雄壯,頭角崢嶸。 誰也沒想到,大瀆黃河四澤之中居然還藏著一隻精銳水師,十萬水師光著腳底板,搏風打浪,水上搖櫓,精神抖擻,氣勢如虹。 三艘巨型戰船由三位水師將軍親自坐鎮,而水師都督卻在雷澤老家飲酒賞月,一家人熱熱鬧鬧過了個團圓節。 等到婦人孩童吃喝玩樂熱鬧夠了,便都回去歇息,桌麵之上隻剩下一個中年男子,此人便是瀚海帝國十萬水師都督,雷鳴。 三位水師將軍分別是,鹿不平,野狐,孟子魚。 四人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四澤之人,家族久居澤畔,自從世龍大帝建立瀚海帝國以來,四人便開始為瀚海帝國秘密訓練水師,直到今時今日,三艘巨型戰船以及百艘大型戰船列陣四澤之上,再加上上千艘小型戰船護衛左右,瀚海帝國水師終於初露鋒芒。 這百艘大型戰船可是花了瀚海帝國近十年的時間才打造完成,另外那三艘巨型戰船更是耗費巨大,也多虧瀚海帝國這二十年積攢下來的國力,不然的話,換做任何一州一郡之地,恐怕也承擔不起那昂貴的造價,這便是瀚海帝國南征天衍最大的倚仗,除此之外,另有一艘巨型戰船正在打造之中,即將完工。 中年男子借著滿身酒意,來到雷澤崖畔之上,腰懸三尺青鋒,口吐天地之機,望著波瀾壯闊的雷澤,心中豪氣頓生。 秋寒氣重,月色朦朧。 煙波瀚渺,水中遨遊。 千杯烈酒,揮毫文字。 天馬行空,汪洋恣肆。 滿腔熱血,潑墨山河。 鐵畫銀鉤,筆走龍蛇。 三尺青鋒,五斤良謀。 飲酒崖畔,立劍潮頭。 龍虎山 天師府 道門四派天師真人齊聚,大修道藏,由天師真人口述,由天下十絕色之首上一任女子書聖衛夫人以及新進書法大家王右軍執筆。 道門三洞四輔十三經,一一編纂成冊。 道門真經如同天書,晦澀難懂,也隻有新任龍虎山天師可以隨意閱覽,讀之如同孩童熟讀百家姓。 自此,龍虎山天師府上一任天師,張昭,算是將塵世之事盡數與新任龍虎山天師張驕托付。 八月十六,天下大吉的日子,老天師張昭沐浴更衣之後,孑然一身,遁入龍虎山丹霞峰,準備閉關修煉,證道飛升。 羽化飛升,扶搖成仙,自古以來就是修道之人的最終追求,至於能不能順利度過此劫,就要看天意了,旁人幫不上忙。 道門四派,自從天衍帝國南遷之後,不僅沒有漸漸凋零,反而有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雖然佛道辯論鬥嘴輸給了天龍寺大和尚,甚至還有一位道門真人當場更換門庭,剃度出家,但是道門四派卻喜事好事接連不斷,相比佛門隱隱四分五裂的局麵,可謂是得天眷顧。 北地佛門如今宗派林立,以八宗為首,相見必分高下。 江南道門四派卻越發的凝聚,齊心合力,風雨同舟。 正是因為出現如此景象,龍虎山天師府上一任天師,張昭才選擇此時閉關修煉,證道飛升,再加上剛剛煉製而成的龍虎大丹,老天師想著就算不能乘龍扶鸞而去,也可以騎鶴化虹登天門,總不至於屍解羽化落得個最下乘的結局吧。 當然,屍解羽化還不算最下乘,還有更慘的,身死道消,可是老天師一生修道,從不做任何違背大道之事,就連自己的傻兒子開竅也是機緣巧合,而且,自己更是煉出了一爐龍虎大丹,這難道不是天意麼? 老天師閉關修煉,證道飛升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少則數月,多則幾年,反正這段時間是見不到老天師了。 龍虎山可謂是人才濟濟,但是大多數道士居住在上清宮,除了負責上清宮日常瑣碎之事外,還要為上山燒香求簽問卦的香客解惑。 反觀天師府以及正一觀,若不是道門四派齊聚,平日人極少,隻有臨時坐鎮天師府的葛三川以及小道童,還有傻子張驕以及自己的弟子女道姑劉梅,除此之外,別無他人,當真是個清凈幽居的好地方。 小道童回到天師府,就像回到家一般,更加活潑好動,年輕道姑見到了自己的傻子師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老天師師祖,也是十分開心,幾個月的遊歷雖然短暫,但是讓年輕道姑增長了不少見識,這也算是年輕道姑第一次下山遠遊,以前陪同傻子師父在龍虎山下的遊山玩水算不上遠遊。 如今,傻子師父終於補上了先天之缺,正式從老天師手中接過了龍虎山天師之職,可以算是年輕道姑最高興的事情,再加上老天師閉關修煉,準備證道飛升,龍虎山天師府可謂是喜事連連,而且自己的祖母,南嶽夫人前來龍虎山天師府觀禮,祖孫兩代隔輩親,南嶽夫人拉著年輕道姑說了許許多多貼己話。 往日裡,這位南嶽夫人可是出了名的嚴肅,對待門中弟子從來都是不茍言笑,除了傳道受業解惑之外,南嶽夫人很少外出,當然,若是入山訪仙,遇見了這位南嶽道門真人,南嶽夫人也會傾囊相授,不吝賜教。 年輕道姑劉梅,原名劉媚,南嶽夫人覺得此名不妥,有傷家門風範,於是改媚字為梅字,寓意,棄女子狐媚之表象,得梅花內在之高潔。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常被文人雅士借以詠誌。 孤峰梅傲雪。 溪穀蘭幽放。 君山竹挺直。 山崗菊淩霜。 道門四派與五姓七族結交頗多,若是取個媚字,豈不會被整個江南士子嗤笑?至於為何原名媚字,恐怕隻有劉梅的父母知道了,南嶽夫人不僅是道門真人,還是位冰山大美人,甲子之前的天下十絕色之中,她也有一席之地,可惜如今早已過了風華正茂的年齡,雖然道門駐顏有術,但是終究抵擋不住歲月的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