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帝國 建康 秦淮河 白衣庾知恭以江湖身份約見五湖幫幫主,商談如何瓜分大江幫之事,至於白衣庾知恭為什麼不打著天衍帝國朝廷的名義,是因為自古以來都是江湖事江湖了,能不麻煩朝廷就不麻煩朝廷,江湖與廟堂一直以來都是若即若離,我不去江湖爛泥塘裡打滾,你也別來廟堂麵前惹是生非,如此,各自相安無事,偶爾互幫互助,天下大吉,若是哪一邊得寸進尺,非要牛不喝水強按頭的話,隻會鬥個你死我活,頭破血流不可。 江湖與廟堂,就像兩兄弟,親兄弟也要明算賬。 雖然庾知恭不打著朝廷的旗號招搖撞騙,但是庾知恭畢竟是荊州都督,總攬荊襄九郡事務,即便不動用朝廷兵馬,也可以動用自己的府兵,當然了,如果五湖幫真的與大江幫乾起來,作為牽頭人的庾知恭能袖手旁觀麼?會袖手旁觀麼?到那時,這位年少得誌的荊州都督隨便拉出來一萬兵馬,十艘戰船,便可以幫助五湖幫將大江幫徹底鏟除,有了庾知恭在後麵坐鎮,五湖幫可以說是穩操勝券。 千萬別小看了這位荊州都督手中的權力,天衍帝國疆域與瀚海帝國疆域相差無幾,但是天衍帝國隻有四州之地,荊襄九郡又是天下之腹,占據天衍帝國半數以上的錢糧兵馬,若是庾知恭起了私心,大可以自立門戶,與天衍帝國分庭抗衡。 三國時期,便有劉皇叔借荊州,三分天下之說。 由此可以看出,荊州在中原十九州之中的地位。 白衣庾知恭年少聰穎,文武雙全,又是朝堂之上主戰一派,可謂是深得天衍帝國皇帝陛下信任,再加上白衣庾知恭是當今天衍帝國皇帝陛下的親娘舅,才得以總攬荊襄九郡所有軍政之事。 天衍帝國如今的朝堂局勢已經開始慢慢向主戰一派傾斜,除了瀚海帝國北伐對天下局勢的影響之外,國相赤龍也有了整頓天衍帝國軍務的心思,白衣庾知恭兩問國相赤龍,先問劍再問道,可以說是都得到了國相赤龍的認可,以至於朝堂之上的一些可爭可不爭的軍務,國相赤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是隨了庾氏四傑的心願,也就是隨了白衣庾知恭的心願。 沒得辦法,靡靡之音已經開始在秦淮河上蔓延,開始在天衍帝都蔓延,開始在十二座重要軍鎮蔓延,若是國相赤龍不出手管一管,恐怕天衍帝國真的會萎靡不振,等到瀚海帝國雄兵百萬,列陣江北的時候,恐怕真要聽一聽秦淮名妓隔江唱曲了。 天衍帝國皇帝陛下畢竟是司馬衍,不是國相赤龍,雖然國相赤龍為了江南半壁江山操碎了心,可是真正理解他的人有幾個?真正懂他的人有幾個?即便是如今的皇帝陛下,也對國相赤龍獨攬朝政的作為深惡痛絕。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皇帝陛下,他畢竟隻有十六歲,雖然臨朝聽政已有十年,但是畢竟年少,對於五姓七族支撐起來的江南半壁江山來說,他實在是太嫩了,但是他畢竟是皇帝,天衍帝國真正的皇帝。 國相赤龍對於他來說,就像是徹底掌控朝政路上的絆腳石,若是不把這塊絆腳石踢開,他永遠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傀儡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隻能說準奏兩字的傀儡皇帝。 在他看來,不僅天衍帝國第一武夫國相赤龍不把他放在眼裡,就連五姓七族當家人隨便拎出來一個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原來做皇帝這麼難啊。 做了十年,隻說過兩個字,至於年幼之時心中那些話,那些想說的話,為什麼在朝堂之上就是張不開嘴說不出來呢? 皇帝陛下重用年輕俊傑,支持主戰一派,目的就是為了對抗國相赤龍,隻是在國相赤龍看來,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帝陛下實在是太過稚嫩,一些朝堂之上的左右平衡之術用的根本不高明,漏洞百出。 白衣庾知恭便是如今朝堂之上主戰一派的領頭人之一,當然還有庾氏四傑,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殷思源,褚季野,杜宏誌等人。 隻是相對於主和一派來說,人數少的可憐。 五湖幫若是有了荊州都督白衣庾知恭撐腰,別說一個大江幫,就是吞並江南半座江湖也不是不可能,隻是白衣庾知恭這個人是不是個守規矩守信用的人,五湖幫幫主不得而知,若是庾知恭事後反悔,再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豈不是自掘墳墓? 七人乘坐的是秦淮河上最大的兩層樓船,最多可以乘坐上百人。 二樓上麵僅有六個包廂,包廂內雅致清新,窗麵大開,從這裡看去,秦淮河上的旖旎景色盡收眼底,兩岸燈紅酒綠,商鋪林立,還有許許多多地攤商販,售賣著各種各樣江南特色小吃,鴨血粉絲湯,生煎湯包,荷葉蒸飯,桂花糯米藕,艾草青團,包油條,甜芋頭,油炸響鈴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製作精巧的糕點,梅花糕,海棠糕,酒釀餅,棗泥麻餅,紅豆糯米糕,蜜餞等。 五湖幫橫跨大瀆長江數千裡,若是真能取代大江幫,占據萬裡大瀆長江,自身實力最少可以翻數倍,從江南二流幫派一舉成為一流幫派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大瀆長江占據了太多南北往來要害之地。 樓船沿著秦淮河緩緩前行,七人圍坐一桌,相談甚歡,雖然七人出身不同,有江湖草莽,有世家子弟,有落魄書生,但是七人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年輕,有一股子沖勁,白衣青衣屬於朝堂主戰一派,五湖幫幫主屬於江湖崛起迅速的二流幫派。 桌麵上擺著十二道江南名菜,數十壇美酒。 美酒吳宮,又叫三白。 吳王夫差封吳酒為貢酒,因此得名。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傳聞,西施忍辱負重,為了越王勾踐,甘心淪為吳王夫差的籠中雀,幽居西子湖畔,春宵宮中一刻千金,常拿三白黃酒消愁。 吳王夫差起初勵精圖治,任賢用能,將吳國推上了鼎盛,而後卻開始驕奢淫逸,窮兵黷武,最終被三千越甲大敗。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吳越兩國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唯有三白美酒代代相傳,到了天衍帝國南遷,再一次成為宮廷貢酒,享有天下八大名酒之一的美譽。 七人把酒言歡,暢談大瀆長江上的奇聞趣事,至於天下大勢,避而不談,甚至一句都沒有提,身在其位,當謀其政,五湖幫隻能算是二流幫派,手底下不過千人可用,天下大勢與他們太過遙遠,若是拿來閑聊打屁,未嘗不可,可若是讓他們操心天衍帝國皇帝陛下應該操心的事情,豈不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五湖幫幫主沒這個閑工夫,也沒這個心。 至於白衣青衣,在官場之上歷練多年,自然也不會與江湖人士談論廟堂之事,現在需要做的,是七人以江湖名義結盟,瓜分雄踞大瀆長江數十年之久的大江幫。 對於五湖幫來說,大江幫算是一條過江龍。 幫主孫泰位居天下武榜前十,前段時間還從第七升至第六,這要多虧黃河龍王陳泓將活佛彌勒釋真硬生生打出了前十,原本武榜後五位的高手都上升了一個名次。 至於大江幫幫眾,龍蛇混雜,各色人等應有盡有,有打漁為生的漁夫,撐船擺渡的舟子,走街串巷的小販,吹拉彈唱的伶人等等,這些人大都是三十年前為了躲避戰禍的百姓,三十年前,天下大亂,兩條大瀆之間千萬百姓跟隨五姓七族南遷,起初聽說江南物產豐富,魚米之鄉,但是真正到了江南,卻發現舉步維艱,江南物產豐富之地都被當地世家豪門以及百姓占據。 天衍帝國朝廷也沒有好辦法,總不能為了南遷百姓,得罪了江南百姓,硬生生從江南百姓手中搶田搶糧吧?那豈不是土匪強盜一般的行徑?可南遷百姓要活著,就必須有糧食吃,再加上南遷世家豪門與當地世家豪門之間也多有爭鬥,這一係列瑣碎的事情可算是讓天衍帝國國相赤龍操碎了心,二十年過去了,南遷的世家豪門與百姓總算是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大江幫就是在那個時候壯大起來的,收留了許多吃不上飯的南遷百姓,給了他們一席存活之地,再加上大江幫大作南北往來的走私生意,所獲頗豐,許許多多江湖人士也加入其中。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 國相赤龍為什麼要白衣庾知恭除掉大江幫? 不是因為大江幫的走私生意讓天衍帝國朝廷紅了眼,也不是因為大江幫占據了江南要害之地,而是大江幫與朝廷虛與委蛇,表麵上一套,背地裡一套,雖然表麵上平平靜靜,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但是已經有了招兵買馬割據一方的野心,這如何能讓天衍帝國坐得住?如何能讓國相赤龍坐得住? 天衍帝國南遷可不是順順利利,前後二十年間經歷過大大小小數次叛亂,雖然最後都順利平叛,但是對於天衍帝國來說,可謂是損失慘重,以至於,如今的天衍帝國隻有十萬兵馬可以調動,與瀚海帝國一比,真是差了不止一點半點,這還是國相赤龍鞠躬盡瘁,為了江南半壁操碎了心的局麵。 普通百姓,寒門士族,世家豪門,皇室宗族,這四股力量一直在暗中較勁。 如今,天衍帝國好不容易有了國力蒸蒸日上的勢頭,反觀瀚海帝國,即將陷入戰爭泥潭,國相赤龍會允許大江幫如此肆無忌憚麼?白衣庾知恭會允許大江幫如此肆無忌憚麼?至於朝堂之上還有多少人明事理,知進退,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那就要看接下來的作為了,國相赤龍年邁,還能繼續把持朝政幾年?總需要後輩人接手不是?若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國相赤龍也不會輕而易舉讓出手中權力。 白衣庾知恭還算不錯,雖然王庾兩大家族分庭抗禮,相爭相鬥多年,但是在天下大勢麵前,國相赤龍豈能分不清楚? 先滅大江幫,再西征巴蜀,雖然是國相赤龍在花船之上隨便說與白衣庾知恭的話,但是這些話卻真真正正是這位天衍帝國第一武夫的心裡話,白衣庾知恭自然分得清楚,看得明白,大江幫之事便是國相赤龍考驗自己的第一道難關。 江湖事,江湖了。 天衍帝國朝廷隻會在後麵搖旗吶喊,絕不出兵相助。 七人暢談半日,喝空了數十壇美酒,愣是沒有一個人有醉意。 瓜分大江幫之事對於五湖幫來說可是天底下最大的大好事,先不說大江幫的走私生意已經讓五湖幫眼紅,僅僅是大瀆長江上中下遊的合法生意就足夠五湖幫翻數倍身價。 瀚海帝國 皇宮禁地 占星臺 五行拳法宗師遊說鮮卑八部數年,暗中挑起鮮卑八部內亂,致使鮮卑四部土崩瓦解,族滅人亡,瀚海帝國不費吹灰之力,便已經占得北伐先機,可以說都是眼前這個老人的功勞。 但是最近數個江湖消息傳入瀚海帝都之後,讓這個老人不由得皺起了眉,五行拳法宗師接二連三暴斃,雖然江湖傳聞繪聲繪色,猜測眾多,但是老人卻知道的一清二楚,這要多虧瀚海帝國的諜報係統分工明確,有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 諜報係統名為無間鬼門。 老人便是無間諜報的首領。 五行拳法宗師暴斃四人,算是鮮卑八部對瀚海帝國的回禮,來而不往非禮也嘛,總不能由著你在我家地盤上拉屎撒尿,我卻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吧,我也去你家炕頭上肆無忌憚一番才行,再說了,相比鮮卑八部數百萬百姓來說,五行拳法宗師不過死了四人而已,他們五人的債還沒有還完,還要記在瀚海帝國頭上。 老人心知肚明,因為這一切的謀劃都是出自他的手中,而且從眼下局勢來看,老人已經被鮮卑八部給盯上了,幸好老人日日夜夜待在瀚海帝國最安全的地方,不然的話,走出皇宮宮門半步,說不定就已經人頭落地,老人臉上毫無懼色,既然做了此局,就會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隻不過這一天來的稍微有一些早了,若是等到明年的話,鮮卑八部肯定已經在瀚海帝國腳下匍匐了,那個時候,還會有人威脅老人麼?五行拳法宗師還會死麼? 當然不會。 大戰過後,一切塵埃落定,隻會剩下鮮卑八部殘破的戰旗,戰死的將士,以及匍匐在瀚海帝國天王季龍腳下的鮮卑王族。 至於百姓? 隻要瀚海帝國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誰當皇帝,誰當王爺,對於他們來說,重要麼? 自古,天下興亡,百姓皆苦。 這一次,少年站在木板最前端,老人站在少年身後,一老一小抬頭觀看星海。 傳說,天上的星星便是人變化而成的,有人死了便有一顆星星冉冉升起,有人出生,便有一顆星星墜落大地。 天上星辰無數,人間萬家燈火。 今年今日中秋,注定會是一個令許多人難忘的日子。 “師父,江湖傳聞是真的麼?五爺爺他們真的死了麼?” 少年初聞江湖事,卻是舊人已先人。 老人皺著眉頭,手中還拿著那份最新的諜報,八卦劈拳宗師與八步鉆拳宗師同時戰死鮮卑段氏都城,再加上八門炮拳宗師戰死鮮卑宇文都城,八極崩拳宗師戰死邊境,五行拳法宗師隻剩下最後一個,八荒橫拳宗師,顧三章。 “師父,顧爺爺如今還好麼?會不會出事?” 少年記得五行拳法宗師各自的名字。 大爺爺顧三章。 二爺爺楊俊秀。 三爺爺郭鬆林。 四爺爺付水生。 五爺爺王知理。 少年看著老人愁眉不展的樣子,大概猜出了真相,心中不免為大爺爺顧三章擔憂,眼中淚光閃動,鼻子抽搐不停。 老人抬手將諜報扔了出去,半空中化作一團火焰,燃燒殆盡。 “老顧的命長著呢,說不準比我還要長。” “師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顧爺爺為什麼不回來呢?鮮卑八部實在是太危險了。” 老人扯了扯嘴角。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少年沉思良久。 “師父,今日星象如何?” 老人看著浩瀚星空,滿天星辰仿佛大海之中的沙粒,數不數勝。 “西南方向,觜火猴與參水猿兩星大放光明,井木犴宿星卻黯淡無光,看來巴蜀之地內亂不止已經無可挽回,五年之內,若是天衍帝國平定巴蜀,鎮壓百越,順利整合江南半壁江山之力,瀚海帝國一統天下的希望就會極其渺茫了。” “師父,天下大勢分分合合,為什麼一定要瀚海帝國戰勝天衍帝國呢?” 老人繼續眺望星海。 “天衍帝國自從衣冠南渡之後,已經徹底失了人心,絕對不可能再次崛起,縱觀天下大勢,隻有瀚海帝國有一統天下的機會,若是瀚海帝國不能一舉擊敗天衍帝國,神州大地將會再次陷入戰亂之中。” 少年望著浩瀚星海,喃喃自語。 “天下大亂是不是比瀚海帝國北伐還要慘烈?天下大亂是不是比瀚海帝國南征天衍還要悲壯?天下大亂是不是...” 鮮卑八部也好,五行拳法宗師也罷,甚至是天王季龍,在老人眼中都是可以舍棄的棋子。 老人以天下為棋盤,以治亂為黑白兩子,隻求天下一統。 廟堂與江湖。 豪門與寒門。 天衍與瀚海。 等等。 自古以來,勢如水火。 老人卻想將它們緊緊地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