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宣突厥使者進京麵聖(1 / 1)

飛將闖關記 千嶂仞 3091 字 2024-03-17

第八章宣突厥使者進京麵聖   卯時準點,升堂鐘鼓已經鳴過,李秉文尚在睡覺,李兆林已上早朝。太極殿內,鴻臚卿武平義躬身啟奏,“啟稟陛下,突厥戰敗,欲派使者前來遞交受降文書。”   鴻臚寺執掌著大唐外交事務,鎮遠大軍在涼州平定叛亂,擊殺叛軍首領羌族族長阿古達,擒獲突厥公主阿拉那嵐,此時處置叛亂一事已由兵部主事演變為鴻臚寺、兵部共同處置。皇帝端坐在龍椅上,他目光如炬,掃視群臣,兵部侍郎楊國安威武地站在一旁,他眼角上揚略有得意,炫耀自己此去涼州居功至偉。楊國安用眼神瞟了李兆林一眼,仿佛訴說著,看我等會兒怎麼參你一本!   皇帝開口了,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兵部侍郎楊愛卿,你此次隨軍出征平定叛亂,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守護大唐江山於將傾,功在社稷。”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楊國安的肯定和贊賞。   楊國安恭敬地俯身道:“陛下過獎了,臣隻是盡了自己的職責,保護大唐和百姓的安寧。”   皇帝繼續詢問,“楊愛卿,叛亂始末你調查的如何?”   楊國安上前一步,恭敬地稟報道:“陛下,臣已查明此次叛亂是突厥與羌族相互勾結引發的。突厥公主是這次叛亂的聯絡人,而羌族首領已戰死沙場。目前,臣已將突厥公主羈押在涼州大牢,七日後將她問斬。”   皇帝沉聲開口:“此次突厥與羌族勾結,爆發戰亂,我大唐軍民死傷慘重。朕欲商議對突厥的懲罰,以儆效尤。方才,鴻臚卿提及突厥使者欲赴京請罪一事,以及楊愛卿所言將突厥公主問斬一事,朕想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   兵部侍郎楊國安立刻出列,拱手道:“陛下,突厥公主阿拉那嵐乃此次戰亂的幕後黑手之一,不僅與羌族勾結,還常年隱藏在涼州城李府打探諜報與突厥裡應外合。若不加以嚴懲,何以告慰戰死沙場的英靈?臣認為,應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鴻臚卿武平義卻持不同意見,他上前一步,躬身道:“臣啟稟陛下,突厥公主雖有過錯,但她畢竟是突厥可汗阿拉那·默赫連的親侄女,身份尊貴。況且,此次前來請罪的突厥使者是她的親哥哥,若輕易殺之,恐引起突厥國內的反彈,甚至激起更大的戰亂。臣建議,可將她繼續軟禁在涼州李府內,待突厥國內局勢穩定後,再行處置。”   “涼州李府?”皇帝不解“可是李愛卿哥哥家?”   聽到皇帝點名,吏部侍郎李兆林趕緊出列,拱手回答:“啟稟陛下,正是微臣哥哥家,開元十七年,突厥葉護阿拉那桀將其女許配給犬侄李秉文為妻。”   “不錯,當時你向朕奏稟過此事,朕還送了份賀禮。”皇帝接著說,“楊愛卿,阿拉那嵐雖是突厥公主,卻也是我大唐守將家眷,朕早前在奏章中看到過李副將一直在戰場奮勇殺敵,你斷定其妻為叛亂主謀可以確著證據?朕以為在問斬突厥公主之前,還需仔細審訊,查明真相,以彰顯我大唐的公正與明智。”   楊國安此時出列,拱手道:“陛下所言極是。在問斬之前,確應查明真相,以免冤枉無辜。”   武平義也補充道:“陛下,臣以為羌族、突厥、吐蕃與我們漢族均屬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民族,族人遍布神州,我們現乃至永遠都麵臨著,與他們是和平共處還是你死我亡?此次征戰我們雙方都有死傷,現在突厥主動選擇了用對話解決紛爭,我們悠悠天朝亦應展現博大胸懷。”   宰相裴耀輝最後發言,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啟稟陛下,兵部侍郎與鴻臚卿所言各有道理。然而,臣以為,我們應放眼長遠。若殺突厥公主,雖可解一時之恨,但可能引發突厥的激烈反彈,甚至導致兩國關係徹底破裂。若軟禁突厥公主,雖可避免短期內的沖突,但若突厥國內局勢不穩,亦可能成為未來的隱患。因此,臣建議,可嘗試與突厥進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此次紛爭。”   陛下聽完眾臣的發言,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這次對突厥的懲罰關乎大唐國運,須慎之又慎。最終,陛下緩緩開口:“朕意已決,暫緩將突厥公主阿拉那嵐問斬一事,阿拉那嵐交由鴻臚寺羈押。宣突厥使者不日進京。”   隨著陛下的話語落下,太極殿內響起一片應諾之聲,早朝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落下帷幕。然而,這場早朝所議之事卻給大唐朝廷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和挑戰。突厥與大唐的關係如何發展?突厥公主的命運又將如何?這些問題都需要朝廷在未來的日子裡做出回答。   早朝結束後,陛下將楊國安單獨留了下來,商討有關突厥派使者進京請罪的具體安排。   楊國安跟隨陛下進入禦書房,兩人分賓主坐下。陛下開門見山道:“朕有意讓突厥派使者進京請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以彰顯我大唐的威儀。此事就由你兵部負責安排,務必確保一切順利。”   楊國安拱手領命,沉思片刻後道:“陛下,請放心,在突厥派使者進京之前,臣定會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京城的安全,防止突厥使者趁機滋事;擬定一份詳細的請罪書,列明突厥的罪行和我們的要求;並選派得力的官員接待使者,既要展現我大唐的禮儀之邦風範,又要確保談判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   陛下點頭表示贊同:“你的考慮很周全。關於京城的安全,朕會命令禁軍加強巡防和警戒。請罪一事交由你全權處理,接待使者你認為誰合適?”   “臣舉薦本次鎮遠軍主帥楊知遠,此次平叛充分展示了此人的勇武與智謀,況且他現在正在涼州城內駐守,可與突厥使者一道返京。”   “朕準了。”   楊國安再次領命,信心滿滿地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辦妥此次突厥使者進京請罪一事。”   退朝後,兵部侍郎楊國安忙碌地布置著突厥使團進京事宜。吏部侍郎李兆林則直接回府,把李秉文召到書房,告知以今日朝堂之事。   當得知陛下下旨暫緩行刑,李秉文“噗通”一聲跪地拜謝。   “快起來。”李兆林一臉倦容,“不日你內兄即將抵京,你先在我府上暫住幾日,待使臣抵京後,看情況行事。”   “侄兒全聽叔父安排。”   “退下吧”李兆林擺擺手讓他先出去。   獨自一人坐在書房,李兆林左思右想,此事是否還有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