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金龜袋拋出橄欖枝 現在他李秉文開始思考另一種方式:出去找她。他沿著流民流竄的足跡,一天又一天,接連找了好幾個月,找到一些和突厥王庭有關的消息,他一知半解,因此又陷入半瘋狂狀態。 他深陷於自我懷疑的漩渦,開始質疑人生的意義,甚至懷疑整個世界的真實性。那些曾經深信不疑的真理和原則,此刻在他心中搖搖欲墜,仿佛一切都被虛假的麵紗所掩蓋。他的內心充滿了迷茫和不安,無法找到堅定的信念來支撐自己。 更何況,他深愛的瀾嵐已經不在身邊,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她的離去,仿佛帶走了他心中最後一絲溫暖和希望。他曾以為,隻要有瀾嵐在,無論世界怎樣變化,他都能找到心靈的歸宿。然而現在,她已不在,那個曾經讓他心安的港灣已經消失無蹤。在這樣的境遇下,即使這個世界真的是真實的,他也已經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他的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空虛,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隻能在這無盡的懷疑和迷茫中徘徊。 瀾嵐出事滿兩年的那一天,他表現的像個懦夫。他向朝廷遞交辭官申請文書,文書流轉到時任吏部侍郎李兆林手上,被李兆林攔了下來,李兆林修書一封讓李兆豐好好開導開導這個臭小子。這次辭官就這樣不了了之。接下來一整年,他表現得很怯懦,他背棄了史瀾嵐。第一年,他背棄了她,第二年,他背棄了她,不過到了第三年,他不打算再這樣下去。 現在第三年過去了,他孤零零坐在和瀾嵐最後一次麵對麵的那間牢房,胡子拉渣意興闌珊,眼前的世界充滿了未知與謎團,他不禁對它滿腹狐疑。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轉折,都似乎在挑戰他的認知和理解。他試圖解開這些謎團,但每一次的努力都似乎離真相更遠。然而,盡管他對這個世界充滿疑惑,但對於繼續去關外找人的決定卻充滿了充分的自信。 那厚重的城門常年緊閉,把他隔絕在關內。李秉文忽然想到,從前,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樣渴望去關外,也不曾想過他和史瀾嵐的結局會是這樣。從前,他認為自己會在城內待一輩子,最後就像他父母那樣,在李家大宅裡和瀾嵐有自己的孩子,一個孩子兩個孩子,哪個孩子像自己?哪個孩子像瀾嵐…… 這幾年關外的生活日漸改善,突厥人在天祿絲路行的影響下,學習著經商,大唐驅趕流民的政策並沒能把流民滅絕,流民隨著突厥部族的遷徙經營著邊貿。 天祿商號的規模逐年壯大,經營著五大爆款絲綢花式。 寶相花紋,寶相花是一種由牡丹、蓮花、菊花等多種花卉組合而成的綜合紋樣,象征著吉祥和富貴,這種花紋在宮廷和權貴中非常流行。 對鳥對獸紋,這種圖案通常以對稱的形式出現,描繪了一對飛翔的鳥或奔跑的獸。這種花紋在西域象征著力量,在大唐寓意著和諧與平衡,銷路火爆。 團花紋,團花是一種圓形或近似圓形的裝飾圖案,內部填充著各種花卉或動物紋樣。這種圖案常見於家居用品上。 聯珠雲氣紋,由連續的小珠子或小球體組成的圖案稱為聯珠,以流動的雲彩和氣體為題材的圖案稱為雲氣,常用來裝飾衣物的邊緣或作為背景圖案。西域各國盛行這種紋路。 文字圖案紋,吉祥語、詩句或佛教經文等文字圖案也常出現在各種絲綢上。 天祿商號這五種印花絲織品中包含了一種特殊的花紋——金龜紋。 金龜紋專供秘密組織“金龜袋”使用。金龜袋是一種裝飾有金龜的袋子,用於裝放官員的朝服佩飾,這種佩飾是高級官員的象征,金龜袋組織是一個根植於朝廷的秘密組織,著其成員均高貴身份、手握權柄。 金龜袋組織初創於武周王朝,由武姓官員當主事,每個金龜袋是由上代主人親手製作的,然後通過世代相傳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繼承人。每位繼任者都會將自己的官場藝術、智慧以及經驗記錄在這個金龜袋中,然後交給下一任繼承人。這種方式使得每個使用者都能夠從前輩們那裡學到豐富的經驗和智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種血脈相連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聯係,更是精神層麵上對家族榮耀和責任感的延續。每個接過金龜袋並成為新主人的人,都會感受到前輩們的期望和壓力。他們要繼承並發揚家族的官場藝術,為家族爭光。 李氏一族又是如何入了金龜袋的法眼?與李家主母囤的那一堆鴆酒有關。當年李氏主母是為自保祭出這利器,保下了天祿商號且財富日增,順帶給武氏出口氣,武氏佩服其果敢與智慧並存。再考慮到李秉文至今仍在找尋阿拉那嵐,李氏與突厥的親戚關係猶存,也符合入會條件。於是金龜袋組織給了李秉文一個入會名額。 收到這個橄欖枝,李秉文猶豫了,是繼續出關去找人,還是入會潛伏,找出放冷箭的真兇? 這數年來,李秉文通過天祿絲路行暗中一一排查過沙州、陽關、蒲昌海、伊州、西州、安西,往西這一路皆沒有任何對他有用的消息,情非得已隻得自己拚了命去關外找。 可是打探消息誰能強國天祿絲路行的夥計,腳夫夥計都不能從市井打探出什麼消息來,那說明這一帶真沒有什麼消息。 李秉文權衡著金龜袋組織的邀請,隻有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才有資格加入組織,這是大唐最有權勢的組織。通過販夫走卒得不到的消息,說不定在這裡能找到。 開元二十四年,李秉文在其叔李兆林的引薦下正式入會,成了組織中官職最低、年紀最輕的一名成員,組織中日常瑣事自然而然就由他一手包辦。 每日忙於應對瑣事雜事,李秉文胡思亂想的時間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