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八方二人心中暗生憂慮,曲歸一雙眼卻直盯在左首那道人身上。 這道人掠來時縱躍之際所顯輕功分明是全真一派,曲歸與王處一、丘處機先後相交,共同禦敵,他二人輕身功夫便與眼前道人所屬一路,隻身形騰挪之速,變幻之快,略勝這道人罷了。 曲歸心想:‘全真七子中馬、丘、王、劉我均見過,看這人身法,當非郝大通,想來便是譚處端了。’ 當下抱拳道:“這位道長有禮,在下曲歸,不敢請教道長尊姓大名?” 那道人聞言吃了一驚,道:“可是八仙劍曲少俠當麵麼?” 曲歸道:“不敢,正是區區。” 道人道:“貧道譚處端,久聞曲少俠大名……” 譚處端說了一句話,便即吞吞吐吐,難以繼續。 曲歸早猜到這人是譚處端,作了一揖,道:“原來是譚道長當麵,在下有禮了。在下與馬道長、丘道長、王道長三位多有交情,是好朋友。” “八方鏢局則是在下的好朋友,大夥都是好朋友,請譚道長瞧在江湖同道的份兒上,放八方鏢局的朋友過路,切莫傷了好朋友的義氣。” 曲歸雖知譚處端乃全真教除馬丘王三人外首屈一指的高手,心中卻無畏懼,隻不願動起手來,與譚處端交惡,反令丘處機、王處一等日後難辦。 同時心想:‘全真七子名門正宗,俠義為先,怎會做起攔路劫鏢的勾當?莫非這趟鏢竟有古怪麼?’ 譚處端麵上大是躊躇,彈琴客已不再彈琴,哼了一聲,道:“聽聞八仙劍先滅黃河幫、再屠巨浪幫,非但武功高強,心性手段之毒辣狠戾亦是天下少有,怎的也是異想天開之輩?” “我等千裡而來,閣下若要我們空手而歸,不留下些真功夫來,隻怕難以辦到。” 曲歸向他打量兩眼,道:“還未請教尊駕高姓大名?” 彈琴客悠然道:“無名之輩,不值一提。” 話音落下,錚錚聲響,又彈起琴來。 曲歸見狀又向右首樹上那和尚看去,但見他當有四五十歲年紀,雙目炯炯有神,直透人心,內力之渾厚純正,絕不在譚處端之下。 心知若想三人心服口服,就此退去,勢必要顯出真正神功,懾服三人,待要運功,忽聽鄭誌道: “話雖如此,三位欲要在下等留下鏢物,單憑嘴上功夫,隻怕也還差些。” 彈琴客倏然笑道:“鄭大爺這是要咱們顯顯手段啊!” 右首和尚始終未發一言,此時忽地自樹上躍下,大喝一聲,猛然出掌,擊在直需數人環抱的粗壯大樹之上。 一掌擊出,跟著又是一掌,但聽得“砰砰”兩下,隨即“哢嚓”一聲巨響,一棵大樹從中斷折,轟然倒地。 黃八方、鄭誌,及八方鏢局眾鏢師無不變色。 便在此時,隻聽馬蹄聲響,三乘馬自林中馳來,當先一騎見此情狀,勒停奔馬,其後二騎隨之停步。 突然,後方一騎乘客發出“啊”的一聲驚呼,眾人向他看去,隻見他身形瘦小,卻是個稚嫩少年,一張平平無奇的臉孔上盡是驚訝之色。 其餘二騎乘客亦朝他望去,那少年低聲向身旁一人說了幾句,那人又向另一人低聲轉述。 三人小聲嘀咕一陣,目光齊向曲歸投去。 曲歸已認出那少年正是先前被自己帶著趕來婺州的可憐少年,另外兩人卻不識得。 這兩人瞧來年歲當與陸冠英相近,均英氣十足,顧盼之際,自有一股難言風範,顯非尋常江湖人士。 當先一騎乘客向眾人打量一陣,又望望車隊,道:“各位這是……攔路劫鏢?” 彈琴客冷哼道:“過路人便快過路,莫要惹禍上身。” 這乘客笑了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正是我輩本分,既遇不平之事,便談不上‘過路人’三字。” 彈琴客變了臉色:“年輕人,好不知天高地厚。” 一言既出,琴聲頓止,驀地右袖揮出,一道烏光射向那乘客頭頂,那乘客不閃不避,含笑而立,隻見烏光於他頭頂直飛而過,未傷及分毫。 原來彈琴客出手旨在將他驚走,無心傷人。不料他看出暗器來勢,知彈琴客一擊並非殺招,便一動不動,任那暗器飛過。 這乘客藝高人膽大,與他同行之人卻大驚失色,驀地拔出鞘中長劍,自馬上躍下,欺至彈琴客身前,挺劍便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乘客忙道:“朱兄,老先生手下留情,不欲傷人,不得無禮。” 朱姓劍客聞言待要收劍,劍鋒卻被一支判官筆接下,隻聽彈琴客陰惻惻道:“老夫倒看走了眼,原來二位身懷絕技,嘿嘿,請賜教吧。” 話音落下,又一判官筆筆直刺出,直奔朱姓劍客胸口。 原來他琴底暗藏兵刃,臨敵之際可取出守禦。 但見彈琴客雙手各持一支判官筆,左右呼應,連連進招,朱姓劍客武功本自不及,又一味防守,數招間便大落下風,左支右絀,幾要落敗。 驀地裡,朱姓劍客一聲大喝,陡然間長劍振動,急速刺出,身隨劍走,上六劍、下六劍、前六劍、後六劍、左六劍、右六劍,霎時間連刺六六三十六劍。 場外眾人轟然喝彩。譚處端道:“這是哀牢山三十六劍,二位是大理來的麼?是點蒼派的高人?還是大理段氏子弟?” 朱姓劍客正自惡鬥,無暇答話,另一乘客亦充耳不聞,譚處端見狀不再言語。 哀牢山三十六劍號稱天下劍法中攻勢淩厲第一,自非泛泛。朱姓劍客使動此劍法,立時轉守為攻,頹勢盡去。 但彈琴客也非庸手,但見他兩支判官筆疾速揮舞,於朱姓劍客淩厲迅猛的攻勢下左擋右架,朱姓劍客刺了三十六劍,他便擋了三十六招。 一時間劍影中夾雜著判官筆的殘影,“叮當”之聲直響,曲歸凝神觀鬥,欲要好好瞧瞧聲名遠揚的“哀牢山三十六劍”是什麼模樣。 突然,鄭誌叫道:“三手學究!這人是三手學究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