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青驢、少女(1 / 1)

三手學究李成乃江南武林中極有名的人物,向來身穿儒袍,酷似學究,手中一對判官筆打遍天下,罕逢敵手。   江湖中朋友因其判官筆使動之時快捷無倫,有如生有三手,便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三手學究”。   此時李成於朱姓劍客狂風驟雨般的攻勢下出了全力,一對判官筆使得水潑不透,鄭誌看在眼中,立時認出。   畢竟李成武功更勝一籌,哀牢山三十六劍雖精妙威猛,卻也攻不破李成判官筆的防守。   待朱姓劍客一套劍法使盡,李成清嘯一聲,驀地轉守為攻,左右齊進,兩支判官筆分點朱姓劍客雙肩,鋼尖晃動,連帶對方胸口穴道也都籠罩在內。   便在此時,另一乘客倏地躍下馬背,急沖至朱姓劍客身側,左手利劍出鞘,“叮”的一聲,劍尖竟恰好點上一支判官筆的鋼尖。   李成左右相應,無懈可擊的攻勢登時化為無形。   但聽得一聲嬌喝:“好劍法!”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頭青驢嘚嘚而來,驢背上坐一少女,瞧來十六七歲年紀,適才喝聲正是此女所發。   少女來至近處,向兩邊眾人打量幾眼,便又向戰局望去。   朱姓劍客倘若此時猛出殺招,李成必然無可抵擋,縱不身死,也得血灑當場,豈料朱姓劍客竟不願占這個便宜,隻以手中劍將李成另一判官筆格開,隨即飄身而退。   另一乘客見狀便也退開,收劍入鞘道:“三手學究名不虛傳,佩服、佩服。”   李成冷冷道:“尊駕劍法精妙,在下從所未見,李某甘拜下風。”   說完這句話,李成退回琴旁,與漁人打扮那人並肩而立,不再言語。   此時那少年已到了曲歸身側,低聲說話。原來那兩名劍客均自大理而來,乃點蒼派門下,朱姓劍客單名一個“誠”字,另一人喚作段興。   少年前不久遇上他二人路見不平,收拾一夥惡棍,所露武功高明不已,當下上前拜師。   段、朱二人初時不允,後為其誠意打動,終將其收入點蒼派門下,是朱誠的弟子。   他三人途徑此地,碰著劫鏢,少年認出曲歸,向二人說了,二人一來路見不平,二來念及少年與曲歸舊情,三來有心結交曲歸,當即出手相助。   曲歸聽罷少年言語,目光向段興看去。適才段興出手救人,身法之快,不在丘處機之下,劍法之精,更匪夷所思,曲歸從未聽過點蒼派有何高手,一見之下,不免驚訝。   段興亦向曲歸看來,二人抱一抱拳,待要說話,那乘驢少女忽道:“喂!你們這就是劫鏢麼?”   說著一指李成、譚處端與右首樹上那和尚,道:“姑娘下山行走江湖,便是要管不平之事的,你們碰著姑娘,那是倒了黴了,快快走路吧。”   言罷,少女手臂一揮,臉上大有得意之色。   這少女師承高人,雖受年歲之限,武功未臻極高境地,但已頗有根底,再兼師傳武學精妙,江湖上尋常好手已非其敵。   少女出山以來經大小十餘戰,對手或是些惡棍豪強,或為攔路劫道的尋常武人,迄今尚未敗陣,甚是驕傲得意,隻覺江湖雖大,真正高手卻隻寥寥數人,餘人皆不過爾爾。   適才見了李成、朱誠、段興出手,知他三人武功俱在自己之上,但想雙方動手,自要最強者下場,其餘眾人料來平平無奇,是以言語間頗為隨意。   若讓她得知場上諸高手除鄭誌外以朱誠武功最低,劫鏢方三人更人人身懷絕藝,她便仍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得小心謹慎,不敢大放豪言了。   譚處端笑道:“小姑娘不知天高地厚,快快出林去吧。”   他是有道高人,少女雖出言不遜,亦不欲與這小小女孩計較什麼。   少女冷哼一聲:“你這道士,瞧不起姑娘麼?”   眼珠一轉,忽地自驢背躍起,憑空一個轉折,飛向一棵大樹,身在空中,長劍在手,劍尖於樹上比比劃劃。身姿輕盈,翩若蝴蝶。   單這手輕功,已讓眾人眼前一亮,人人均知這少女若非名門之女,便是名師之徒,待她飄然落地,看那樹時,但見樹上被她以長劍劃出幾個大字:“道士好臭”。   譚處端微微一笑,並不惱怒,道:“恕在下眼拙,竟沒瞧出姑娘身懷絕技。請問姑娘貴姓?令尊和令師如何稱呼?”   少女哼了一聲,道:“姑娘姓李,自小便沒見過爹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知他叫什麼名字。我師父的名諱卻不能告訴你。”   曲歸當她顯出高明輕功之時便在猜她的來歷,待她說明姓李,心中立時想起一個人來,暗道:‘定是她了。’   這少女武功猶勝黃蓉一籌,輕功、劍法皆是江湖上從未出現過的,如此神秘,再兼姓李,自必是初次下山的李莫愁無疑。   譚處端待要說話,右首那和尚開口道:“道兄何必多言?你全真派與八仙劍有交情,想來是不便出手了,貧僧卻不識得什麼‘惡鬼劍’。”   說著話,身形自樹上躍下,向曲歸合十道:“貧僧領教施主高招。”神色間大為厭惡。   丐幫雖為曲歸正名,但他白日屠戮巨浪幫總舵乃是事實。這和尚信服丐幫,知曲歸殺人是為救人,但出家人不喜殺生,曲歸滅人滿門,如此行事,令他大為不喜。   曲歸尚未答話,李莫愁忽道:“八仙劍?惡鬼劍?是誰?誰是八仙劍?”   李莫愁下山以來,於江湖上所聽所聞盡是八仙劍的事跡,起初是八仙劍連挑黃河幫分舵,後來是中都廢千手人屠、關外參仙,接著又是夜闖黃河幫,鬥殺鬼門龍王,   諸般事跡之火熱尚未褪去,便又出了滅門巨浪幫救人之事。   李莫愁聽在耳中,早有心見識見識八仙劍的廬山真麵,瞧瞧他是否真如傳聞所說,年紀輕輕,武功高強。   此時“八仙劍”三字入耳,頓時精神一振,連問:“誰是八仙劍?”   憶起適才段興露了手妙至巔毫的劍術,且年歲不大,便問:“你是八仙劍曲歸麼?劍術果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