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緣由(1 / 1)

李杜見到張三豐的表情,頓時笑著解釋道:“張真人,既然那九陽真經能夠救無忌,我卻剛好有九陽真經的詳細線索,若是依線索找出九陽真經,想來無忌的傷勢很快便能自愈了吧。”   張三豐聽到李杜這話,頓時瞪大了雙眼,激動道:“九陽真經?你說的可是真的?”   李杜點了點頭,道:“張真人,你還記得當初‘昆侖三聖’何足道上少林時是為了什麼事情的嗎?”   張三豐聽聞此言,頓時按耐住激動的心情,道:“我當然記得,當初便是因為此事,使得受我牽連,導致恩師因為救我而身死。”   說著張三豐腦海之中不由又想起了那個十八九歲,身穿淡黃衣衫,騎著一頭青驢的少女。   李杜點頭道:“張真人,你隻知昆侖三聖信守承諾,不遠萬裡來到少林寺傳信,卻不知那何足道所傳得信息本身便是錯誤得。”   “這倒不是何足道故意如此,而是那尹克西臨死前已經神智迷糊,口齒不清。他所說得話其實並不是什麼經在油中,而是經在猴中。”   “所有人都不清楚這句話得真正意思,也因此尋找九陽真經得真正方向自然也就謬以千裡。”   張三豐聞聽此言,頓時想起當初那尹克西和瀟湘子二人被自己一行人堵住,隻是遍搜其身都沒有絲毫經書的下落,這才放他們離開。   想到當初他們走前還帶走了一隻猴子,如今想來那經書便縫在猴子身上。   隻是就算知曉了經書的去處,但如今已經過了近百年,那猴子恐怕老早就不在人世了,這樣一來經書可能也早就沒了消息。   然而不等張三豐繼續想下去,李杜道:“張真人可是擔心那猴子離了主人後亂跑,積年累月下來不知去向?”   張三豐點了點頭。   李杜笑道:“張真人放心,我打聽過,當初有人曾在昆侖山附近看到過那猴子,以那猴子的性子,就算回歸山林,想來也不會離得太遠。”   張三豐道:“如此說來卻不失為一種方法,隻是此法時日太久,無忌孩兒的傷勢急切,恐怕還需另想方法。”   李杜聞言點頭道:“既如此,那就由我先去昆侖山找尋,若是找到了我立馬將九陽神功物歸原主。”   李杜言罷便要離開,而然他剛站起身,張三豐便叫住了他。   “且慢,小兄弟此來武當,又是為我武當出言相助,又是不遺餘力地救助無忌孩兒,不知所謂到底是何?”   張三豐見慣了人世百態,他知曉雖然世間確實有大善人,但這人卻絕不會是眼前之人。   此時他出現道破其中緣由,總好過今後武當派欠其極多的恩情導致最後無法償還。   李杜聞言微微一笑,道:“張真人別誤會,我今天到武當山實是機緣巧合,所以便連壽禮都沒有準備。”   “這不看到武當山有人搗亂,就出手擒下玄冥二老,當作賀壽的禮物。”   “至於救助無忌,隻是見他可憐,並無其他想法。”   “至於九陽神功,我本就有找到之後物歸原主的想法,隻不過到時候想要請教張真人一下武功,若是能夠指點一下我,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三豐聞言頓時笑道:“哈哈哈哈,老道我活了這麼多年,就隻有這一身武功還能稱道稱道,既然你有心,那我這就講給你聽。”   李杜抬手止住張三豐的話,道:“無功不受祿,還是等我將九陽神功帶來之後再來向你請教吧。”   張三豐也不勉強,道:“既如此,老道就等小友的好消息吧。”   李杜朝張三豐行了一禮,轉身朝武當山下走去。   宋遠橋送別李杜,來到張三豐的身邊,道:“師父,李少俠已經下山了。”   張三豐點了點頭,道:“今後我們武當派弟子遇見李少俠,若是對方所行之事不違背俠義之道的,能幫忙的就全力幫忙。”   宋遠橋點頭應道:“是,弟子這就下去傳達師父的命令。”   等到第二天,張三豐便將“九陽神功”的練法和口訣傳給了無忌。   這一門功夫變化繁復,非一言可盡,簡言之,初步功夫是練“大周天搬運”。   使一股暖烘烘的真氣傳遍周身主要經絡,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裡的真氣似香煙繚繞,悠遊自在,那就是所謂“氤氳紫氣”。   這氤氳紫氣練到火候相當,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   各派內功的道理沒有多少分別,練法卻截然不同。   張三豐所授的心法,以威力而論,可算得上天下第一。   張無忌依法修煉,練了兩年有餘,丹田中的氤氳紫氣已有小成,可是體內寒毒膠固於經絡百脈之中,非但無法化除,反而臉上的綠氣日甚一日,每當寒毒發作,所受的煎熬也是一日比一日更是厲害。   在這兩年之中,張三豐全力照顧無忌內功進修,宋遠橋等到處為他找尋靈丹妙藥,甚麼百年以上的野山人參、成形首烏、雪山茯苓等珍奇靈物,也不知給他服了多少,但始終有如石投大海。   便是那玄冥二老被人救走,武當派也隻是在武當山周圍搜尋一圈,無果後便沒再搜索。   如此一來,眾人見張無忌日漸憔悴瘦削,雖然見到他時均是強顏歡笑,心中卻無不黯然神傷。   隻能將心中的希望寄托在李杜那飄渺的九陽神功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心中卻也不免黯然心傷,這張翠山留下的唯一骨血,終究無法保住。   而殷梨亭倒是想要前往昆侖山與李杜一起尋找九陽真經,但一方麵他不知道那猿猴到底在哪裡,另一方麵此時武當弟子中能夠撐得住場麵的到底不多,要麼就是忙於救傷治病,就連傷害俞岱巖和無忌的仇人也無餘暇去追尋。   所以到最後,他終究是未能成行。   這一日中秋佳節,武當諸俠和師父賀節,還未開席,無忌突然發病,臉上綠氣大盛,寒戰不止,他怕掃了眾人的興致,咬牙強忍,但這情形又有誰看不出來?   殷梨亭將無忌拉入房中睡下,蓋上棉被,又生了一爐旺旺的炭火。   張三豐忽道:“明日我帶同無忌,上嵩山少林寺走一遭。”   眾人明白師父的心意,那是他無可奈何之下,逼得向少林低頭,親自去向空聞大師求救,盼望少林高僧能補全“九陽神功”中的不足之處,挽救無忌的性命。   兩年前武當山上一役,少林、武當雙方嫌隙已深。   張三豐一代宗師,以百餘歲的高齡,竟降尊紆貴地去求教,自是大失身份。   眾人念著張翠山的情義,明知張三豐一上嵩山求教,自此武當派見到少林派時再也抬不起頭來,但這些虛名也顧不得了。   本來峨嵋派也傳得一份“九陽真經”,但掌門人滅絕師太脾氣十分孤僻古怪,張三豐曾數次致書通候,命殷梨亭送去,滅絕師太連封皮也不拆,便將信原封不動退回。眼下除了向少林派低頭,再無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