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華山。 銀裝素裹,如詩如畫。 李默踏雪華山,冬日的旋律在群峰間回響,冰晶掛滿枝頭,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漫步華山之巔,看雪後雲海翻湧,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 作為諸天萬界導師華山派掌門嶽不群的弟子他現在十分的頭疼,隻因根據他所熟知的劇情發展來看,二師兄勞德諾和嶽不群的親閨女嶽靈珊已然準備下山,前往的福州,監視福威鏢局。 此時的華山派因劍氣二宗之爭而元氣大傷,人才凋零,嵩山派左冷禪野心勃勃,意圖統一五嶽劍派,將嶽不群視為眼中釘,時時發難。 盡管此時的李默已將華山心法修煉到小成之境,可在偌大的江湖不過是個二流高手。諸如少林、武當、五嶽、青城等派二流高手也比比皆是。 他也嘗試過在犯些不痛不癢的小錯誤,以期被罰進入思過崖,好能“碰巧”撞見華山劍宗老前輩風清揚太師叔學那獨孤九劍。往往是期望越大,失望卻越大,不論是每日勤練劍法,還是把那山洞中的夾層打破,得了那失傳五嶽劍法及破解之法。都未引來風清揚,索性見功法小成,罰期剛過就申請下山歷練。 一日清晨,在晨練過後,李默整理下衣衫,前往正氣沖霄堂。見到頰下五柳拂須,麵如冠玉,一臉正氣,儀表堂堂的華山掌門嶽不群正在溫讀《孟子》,果然不愧為“君子劍”一說。 李默上前恭敬一禮:“拜見師父。” 嶽不群眉頭一皺,隨即放下書:“哦,吾華山高徒,何事拜見茹師啊?”顯然老嶽還是因近期李默屢屢觸犯門規而不快,這也多虧“玉女劍”寧中則師娘為期說情,不然此時還不能從思過崖下來。 “師父恕罪,徒兒今日來武功不得寸進,日夜煩躁故而心不在焉屢犯門規”李默緊接著又是一禮。 君子劍嶽不群尊重儒教,最是尊重禮法,屢犯門規自然會引起不快。“是嗎?我華山武功博大精深,傳承悠久,乃是全真七子廣寧子郝大通,如今你華山心法練得第幾重了?” “回師傅的話,弟子已練到第七重了,半年來韋德存進,華山劍法也已小成,與大師兄切磋也偶有得勝。”李默雖說重活一世,還是緊張的說到。 “今日來,見二師兄與小師妹準備下山辦事,心有所思想著下山歷練一番,以期武功有所精進。” 嶽不群道:“來,為師考教你一番。”說著,就拿起佩劍,來到廳堂外,站在一旁等李默前來。 “是,師父”李默也是果決之人,拿上佩劍站在另一方,先是一禮,而後舉劍相迎。 一招蒼鬆迎客攻向嶽不群麵門,嶽不群也是溫怒,當即就使出了紫霞神功,執劍就是一擋,一式白虹貫日預使點在李默左肩【肩井穴】,想要教訓一下這位欺師的逆徒,擊中後,會半身麻木。 未曾想李默直直向前變招,來了個無邊落木,直刺嶽不群神門穴,當下也是暗自心驚這個最晚入門小徒弟,今年的的武功造詣早就超出了當年的自己,不禁的也暗自點頭,隨後緊接著對攻了三四十招後,拊掌一笑,運起紫霞真氣一式劈空掌,震開了李默。 “好好好,沒想到你這逆徒竟然,武功到是進境飛快”嶽不群先是一下,隨後麵容一肅。“難怪你說能勝過你大師兄令狐沖,華山劍法練得不錯,與為師能交手四十餘招,想來內功修煉得也不錯。不過要切記我華山一派功夫,要點是在一個‘氣’字,氣功一成,不論使拳腳也好,動刀劍也好,便都無往而不利,方是本門練功正途。” 嶽不群也是欣喜,沒想到除了大弟子令狐沖外還有弟子有如此武藝。這其實還是老嶽疏於管教,近年來嵩山派野心勃勃,欲成就一統五嶽的壯舉,華山派自劍氣之爭後,人才凋零,隻有自己在撐著華山門麵,遙想當年,在元末明初時期,華山派還是屬於江湖之中的六大門派,與少林、武當、峨眉、崆峒、昆侖並稱。其他五嶽劍派根本沒法與其比較,劍氣之爭之前也常年擔任五嶽盟主,威風不減。 至此嶽不群也是哀嘆一聲,“默兒,你十歲那年,關中渭河發大水,為師把你從渭水河中救上來,當時為師已年逾五十,本不想再收弟子,見你甚是可憐便收你為弟子,沒想到十年後竟也練成了不俗的武藝,為師真是老懷大慰。” “你隨為師來。”嶽不群很是激動,感謝老天賜下又一名資質尚佳的弟子,抓著李默的手,便向後殿走去,後殿就是華山派的歷代祖師。 嶽不群指著一個蒲團,“跪下,行禮。” 隨即李默鄭重行了三拜九叩之禮,“叩見,華山諸位祖師!“隨後起身又向師父行禮。 禮畢後,嶽不群輕撫美髯,從祖師像後拿出一本古冊,上書《希夷劍法》,相傳此劍法傳自希夷先生陳傳老祖,有大音若希之意,這門劍法有廣闊的胸懷,修行能事半功倍。 “你既然武功進無可進,此時傳你《希夷劍法》正是時候,望你不負為師所托,光大我華山門楣。” 李默也是暗自發笑,這華山派自元末至今,經歷不少動亂,導致不少武功失傳,如《鷹蛇生死搏》《華嶽三神峰》《反兩儀刀法》等等武功,華山最早也不是使劍的,《碧血劍》時期,拳腳功夫反而威震江湖,反而這個時期華山出了兩位“天下第一”。 這《希夷劍法》早在上思過崖的時候就早已爛熟於心,隻是苦於沒有真傳的心法而少有寸進。須知江湖上盛傳的各門各派武功路數,都是由本門心法而驅使,這樣才事半功倍。 像《小無相功》《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這樣的可以隨意施展他派武功招式的奇功,無一不是絕世神功。 李默也是沉吟一晌,鄭重把《希夷劍法》接了過來,“必不負師父所托,弟子必苦練武功報答師父師娘的養育之恩!” “好了,你既想下山,拿著為師所書,交給你衡山劉師叔,說為師會準時赴約。”嶽不群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 “退下吧,明日即可啟程”嶽不群隨即轉身又要拿起那《孟子》,“哦,對了,下山前去見一下你師娘,你這孩子從小就跟你師娘親,你下山還是要與你師娘說一聲。” “是,師父。”李默隨即退下。 在華山的這十年間,李默頗受師娘寧中則照顧,武藝也是多由其教導,對此十分感激。他心中默默發誓不讓師娘在未來的日子裡悲劇重演,這也是其為何刻苦練功的原因。 逐步走進後院,後院有兩顆樹,一顆是梅花樹,另外一棵也是梅花樹。寧中則頗具美貌,為人正派,慷慨大義。此刻正在縫補著衣服,見是李默前來,“默兒來的正好,已然是入冬了,就你還沒換上師娘為你親手縫製的新衣。” “師娘,我這次前來是來告訴您,我即刻要下山去給師父送信的。”並告知了師父傳其《希夷劍法》的事情 寧中則放下針線,“默兒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正好拿著我為你縫製的新衣下山,可惜不能在華山過年了。” “下了山,入了江湖,再多加小心也不為過,江湖中行事也不要墮了咱們華山的威名。”寧中則細細囑咐的種種江湖上行事的伎倆。 李默讓師娘珍重過後,拿著新衣回到臥房久久不眠。 次日,李默與諸多師兄弟告辭下山,令狐沖見小師弟下山先是一驚,後又一喜,“師弟,這次下山回來,可別忘了給我帶些好酒上來啊!自從青城派回來以後,我可是好久沒喝到好酒了。”隨即哈哈一笑,令狐沖為華山派大弟子,個性放蕩不羈,爽朗豁達,行事豪邁瀟灑,不拘小節,也喜歡亂開玩笑。 令狐沖去青城山鬆風觀給餘滄海送信,得罪了青城派上下,嶽不群得知也很是羞惱,罰令狐沖不得飲酒,可是令狐沖卻不以為意,一招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惹得青城鬆風觀上下雞犬不寧,餘滄海也是心胸狹隘之輩,隨即向嶽不群告狀,讓其整治令狐沖一番。 令狐沖笑道:“師弟此次下山,遇到青城門人可要躲遠點,他們與我也是結下了些過節,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小心為上。” 李默微微一笑:“多謝大師兄關愛,師弟謹記,下山後定為師兄尋來好酒。” 至此行禮告辭諸位師兄弟,踏起輕功飄然而下。 下山後,從華山別院騎得馬匹,行走在官道之上,李默細細思想,該找哪些奇遇呢?以應對華山未來的危局。 李默不往南走卻向西行,前往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於SX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此次前往的終南山就是號稱諸天小說的終南捷徑,前往終南山後山古墓,尋找那《九陰真經》。 李默資質不佳,靠勤能補拙,前世是體育生的李默,除了本門的修煉功法外,還經常練習諸如負重爬山,水中練劍等技巧。勤練不輟下也是成為了繼大弟子令狐沖二弟子勞德諾後的最強弟子。 此次下山歷練不僅是要見那江湖風物,更是想入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習得那九陰殘篇《重陽遺刻》,重陽遺刻中刻有九陰真經的部分經文,內功、輕功、招式、異術等都有。具體包括易筋鍛骨篇、九陰神爪、大伏魔拳、閉氣秘訣、解穴秘訣、移魂大法、手揮五弦、飛絮勁等武功。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易筋鍛骨篇,此功是九陰真經上卷中的一門功法,對體質根骨甚至內力都有提升。其他的功夫也有種種妙用。堪稱是諸天主角必備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