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蔡二人返回華山後,彼此把各自抄寫的部分拿出比對,居然完全合不上,於是互相懷疑,以至兄弟反目。 從此二人文爭武鬥,激起華山劍宗與氣宗之爭。後華山派中風清揚、封不平、叢不棄、成不憂等人屬劍宗,嶽不群、寧中則等人屬氣宗。 數十年前的劍宗氣宗於華山玉女峰大比劍,而風清揚因熟習“獨孤九劍”武功蓋世,劍術通神,華山氣宗頗為忌憚。雖然一直隱居華山後洞,當年在劍氣內鬥時,被氣宗以計策騙走遠去他鄉去成親,錯過劍氣二宗對決,以致劍宗落敗。在返回華山派之時見大勢已去,但心想一切自有定數,深感愧疚之後遂隱居思過崖,封劍歸隱,立誓從此不再涉足江湖之爭。 最後劍宗落敗,有一些當場橫劍自刎,有一些從此歸隱山林,此時的華山派因劍氣二宗之爭而元氣大傷,人才凋零。至此華山派跌入塵埃,從率領五嶽,直逼少林武當的五嶽盟主,到劇情開始時的大貓小貓兩三隻,連曾經最弱的衡山派也有所不如了。 華山劍宗除了風清揚在華山後洞隱居外,僅剩封不平、叢不棄、成不憂三人遠走中條山,苦練武藝意圖重建華山劍宗。而氣宗僅剩下當時的氣宗老掌門外,後輩僅剩下嶽不群、寧中則二人,老掌門在留下一些氣宗傳承後,不久也因傷病仙逝了,後來自然是嶽不群繼承了華山氣宗掌門之位,江湖號稱“君子劍”,在沒練辟邪劍法之前就已經是當今正教中十位最強的高手之一,華山派也多虧了他才保證了名頭不失,門派沒有斷絕。 李默心中分析道:“華山劍氣二宗分裂後,其實就是因為雙方實力相當,沒有絕大優勢戰勝對方,以致近乎兩敗俱傷。如果其中有一方有絕頂人物出馬統合門派,不然兩敗俱傷是必然的情況! 本來風清揚是那極好的選擇,可他隻顧苦練劍法,不懂其中利害。而又心思單純,被氣宗之人所算計後,便無緣爭奪華山掌門的寶座了。 想那明末清初的華山,就出了三位“天下第一”,神劍仙猿穆人清,金蛇王袁承誌,神拳無敵歸辛樹。可見華山還是有不少底蘊的,此時鎮派的武功與成名的絕技,卻不是紫霞神功與華山劍法了,而是混元功與混元掌與劈石破玉拳。可見什麼武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功最強的那個人。” 李默作為現代人,也並不局限於刀劍拳腳之爭,看重的乃是實用主義。之前有人比試切磋,都是以正合,以奇勝,並不局限於拳腳兵器,這並不是一個投機取巧的行為,考驗的乃是自身的臨敵對戰的智慧和手段。自身的真功夫為正,去拳腳兵器諸般手段為奇。 雖說李默一路打擊犯罪,擊殺各路山賊水匪,闖出了“白雲神劍”的兇名,心中卻更喜歡使用拳掌功夫。 他特別推崇兩位人物:一是蕭峰,在不使用降龍神掌的情況下,僅一手太祖長拳打得群雄束手,眾人膽寒。武功也不拘於形勢,少林從丁春秋手中救出阿紫那段,將自身武學智慧催發到了極致:“蕭峰接連三次疊加掌力,先是一招亢龍有悔,出掌之際與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說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際相距已不過七八丈。 蕭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搶到離丁春秋三四丈之外,又是一招亢龍有悔,後掌推前掌,雙掌力道並在一起,排山倒海般打過來。 丁春秋覺得對方掌力如怒潮狂湧,如同一道無形的高墻向自身前疾沖,大驚之下,沒有時間思考,若是單掌相迎勢必臂斷腕折,說不定全身筋骨盡碎,百忙之中,將阿紫向上急拋,雙掌連劃三個半圓,護住身前,同時飄身後退。 蕭峰第三掌還是亢龍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到,丁春秋不敢正麵直攖其鋒,右掌斜斜揮出,與蕭峰的掌力一觸,隻覺右臂酸麻,當即縱出三丈之外,蕭峰從半空之中,接下阿紫,隨手解開穴道。”描寫的字數雖然多,但事情卻都是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 第二個算是自家祖師,重陽真人了,不論是武俠世界,還是原時空中,他都是一等一的人中龍鳳。創立全真道統,成就天下第一,這可不是別人吹出來的,是真真正正打出來的,乃是金書唯一比武江湖真正公認的“天下第一”,全真教成立之際,少林也不敢應其鋒芒。選擇閉寺不出,不再過問武林中事。所創武學無不精微奧妙,如《全真心法》雖然是基礎內功,但中正平和,學無止境是可以後續還可隨意更改心法,更是諸天之人打基礎的極品武學,後世如郭靖、楊過等人多有受益,影響深遠。 王重陽死後,全真教仍然是天下第一大派,全真七子江湖上具是有數的高手,神雕中周伯通又繼承了中原五絕的名號,第一次華山論劍擠壓群雄,其餘四絕無不折服。與其餘四絕對戰之時,把全真劍法進階融入拳掌之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王重陽對戰段智興,王重陽將劍法融到手上,以掌代劍使出全真劍法,張帆舉棹、扁舟一葉、雁到書成,每一招都有三種變化,快似閃電,勢如風雷,攻守兼備,變化精微。 段智興知道對方虛實結合,使出了高明的擒拿手法,直奔對方手腕、手肘、肩頭,王重陽連忙使出纖雲弄巧化解,兩人先後互相化解對方的招式,心中各自稱贊,眨眼之間已有一百多招,再看王重陽雙臂齊搖,使出履霜破冰掌。 段智興知道這掌法精妙淩厲,不與其硬碰,避其鋒芒,身形連連晃動,左躲右閃。 王重陽見對方一味隻是躲閃,便說段兄的一陽指,為何遲遲不肯動用,莫非是在下沒有這個資格嗎? 段智興說道,王兄這套掌法的威力無窮,小弟不敢大意。 王重陽見對方知道自己這武功的特點,當即改變力道,段智興隻覺的有如一陣大雪撲麵,當即將內力慣於食指,隨即點出,兩人相距不足一丈,你一指,他一掌,相互對沖,一陽指如同一縷白光,碰到對方如瑞雪一般的掌影,將其巧妙融化。 隨即段智興乘勢而起,雙手施展一陽指,隻見他雙手食指外放,雙臂齊搖,一道又一道的勁光激射而出,王重陽大吃一驚,當即縱身躲閃,左右跳躍,淩空三尺,落地之時悄然無聲,正是全真基礎輕功《金雁功》,此時一套又一套一陽指招式,被段智興使出,被其盡數躲開,再打下去深知自己非敗不可。 王重陽罷了手恭維道,一陽指不愧段氏武學,王重陽今日領教了,不知道可否領教那大理六脈神劍呢。 段智興嘆了口氣道,這六脈神劍早已失傳,見對方有意相讓,豈會不知,便罷手認輸。” 而且王重陽還有奇功並未使出,正是那《天罡北鬥陣》,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陣法,身形按北鬥星座的方位穿插來去,一個人能化身為七人,這一套掌法的威力,就足矣媲美天罡北鬥陣。與天罡北鬥陣的原理相同,天罡北鬥陣的要七個人各守一個方位,是用快速的身法,移步換形,封住了七個方位,把對手困在當中,就等如一個人布成了一個劍陣。 李默騎在馬兒上細細思索,不由得便覺得前路已明,武道之路一片光明。自己完全靠著前人的智慧,完善自身武學成就,武功根本不缺,靠著高屋建瓴的武學智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此時默運全真心法,這心法最是中正平和,沒有走火入魔的風險,更是行走坐臥之間皆可增進功力,配合金雁功趕路,不僅不見疲憊,更是內力又有精進。 此刻的李默神遊物外,心思都在自己總結的武學至理之上,馬兒趕了一天的路,累到了也不在乎,竟然是一路運使者輕功前行,方向正是那福州之地。 大道初修通九竅,九竅相通靈臺照,先從湧泉腳底沖,湧泉沖過漸至膝…… 全真心法運轉到了極致,一股精純的炁順著周身諸竅融入了李默的身體中,其中湧泉穴占最多,此時丹田氣海,真氣不盡翻湧,突然間眼前似見一片光明,四肢百骸,處處是氣,口中不自禁發出一片呼聲,這聲音猶如龍吟大澤,虎嘯深穀,遠遠傳送出去。 隨著李默不斷運使金雁功,愈行愈遠,雖然此功法有著回氣效果,但鋼不可久矣,柔不可守矣,不可全賴此功。隨即便改換了另一種身法,正是《天罡北鬥陣》的步法,步罡踏鬥,腳踩七星,本就是以步法為基礎的奇功。 但見他急奔如電,身體無拘無束,似上古神通縮地成寸一般。一路上翻山越嶺,走的也都是那山間小道,在吃完身上糧水後,渴了便飲山泉水,餓了便摘些野果食用,竟然疾馳三天三夜。 FJ省福州府西門大街,青石板路筆直的伸展出去,直通西門。一座建構宏偉的宅第之前,左右兩座石壇中各豎一根兩丈來高的旗桿,桿頂飄揚青旗。右首旗上黃色絲線繡著一頭張牙舞爪、神態威猛的雄獅,旗子隨風招展,顯得雄獅更奕奕若生。雄獅頭頂有一對黑絲線繡的蝙蝠展翅飛翔。 左首旗上繡著“福威鏢局”四個黑字,銀鉤鐵劃,剛勁非凡,大宅朱漆大門,門上茶杯大小的銅釘閃閃發光,門頂匾額寫著“福威鏢局”四個金漆大字,下麵橫書“總號”兩個小字。進門處兩排長凳,分坐著八名勁裝結束的漢子,個個腰板筆挺,顯出一股英悍之氣。 李默站在鏢局,半晌觀其無事發生,進城之時又未曾遇到川蜀之人,便知慘劇尚未發生。回頭便出得城門,前往城外酒肆。一進酒肆門口正好撞見了,無所事事的勞德諾與嶽靈珊兩人,此時李默由於武功精進,又有途中一路的歷練,加之一路飛奔,衣物尚且好說,鞋子卻早已破爛不堪,才兩月不到氣質早已大變。 嶽靈珊與勞德諾兩人,一時竟未認出同門師兄弟李默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勞德諾化作駝背老者便上去搭話道:“客官,打尖呢,還是住店呢?” 李默剛想逗弄一下他們二人道:“爺們要吃酒,好魚好肉盡管上來!”隨後還拿起厚實包袱,拍了三下,裝作一副很有錢的樣子! 嶽靈珊雖然扮作醜丫頭,但眼睛甚為靈動,滴溜溜的轉動,驚呼道:“小師哥!?你怎麼來了,爹爹他來了沒有?” 勞德諾江湖閱歷果然豐富,隨即見沒什麼生意,向外一看,便自顧自打起樣來,三下五除二,就關上了店門。 李默回答道:“師父並沒有一起過來,我是下山之前便知道你倆要下山前往福州,在送完信後就急忙趕了過來。” 李默便把路上的經過一說,其中隱去了去鐘南山得全真武功和九陰殘篇的事情,小師妹嶽靈珊眼中是異彩連連。心中不由暗想:“早知道,這次下山跟著我小師兄便好了,省的還要在這酒肆之中買酒不說,還要扮作醜女。”即是麵容醜陋膚色塗黑,身形婀娜與清脆動聽的聲音卻無法隱藏。 李默簡單收拾完之後,便向二師兄勞德諾說道:“師兄,不如我也打扮一番,換套衣服偽裝成跑堂雜役便可。不必如師妹那般扮醜還惹人嫌,還可替她乾些活計,師妹怎麼說也是咱華山派的掌上明珠,可不敢委屈了她。” 嶽靈珊先是一聲嬌哼:“壞師哥,你這不就是嫌棄咱扮相醜咯?看爹爹來了,我怎麼讓他收拾你!”卻也欣然同意,她早就不想做那使喚丫頭了。 於是李默正式換上小二的服飾,諸天中另一位帥氣的店小二正式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