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皂山傳奇 一 閣皂山勁竹頑鬆、吐絮流煙、峰疊巒復,太極峰或隱或現,九龍泉清澈甘冽,杜鵑花漫山遍野。崇真萬壽宮內一片肅然。道教閣皂派掌門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楊伯氣若遊絲,欲駕鶴西去。他的五個弟子——大弟子太真子高上雲、二弟子玄真子周上瑜、三弟子崇真子李上英、四弟子德真子顏上矩、五弟子翊真子席上中淒然跪於塌前,聽恩師交代後事。但聽楊真人斷斷續續的道:......為師這一生,捫心無愧......你們的師祖闐罡真人仙去時送給我八個字——扶危濟貧、行俠仗義——我做到了......歇了一會又道:......唯一的遺憾就是強元硬封了為師這“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的稱號——不是為師矯情,隻是大元自逐鹿中原起就亂殺無辜,後問鼎中原後又橫征暴斂不斷,實乃與我教“行俠仗義、扶危濟貧”的宗旨背道而馳......然,強權之下,大勢已定,為師有好多無奈——如不接受封號,我教必經歷浩劫——我想,我們也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既可以明裡受封,又可以暗裡濟危,還可以保全我教——為師這些苦心,你們當謹記於心.......五大弟子聽到這裡忙叩頭稱是。楊真人稍喘氣息,眼波流轉,挨個看了看座下五個弟子,接著道:我死之後,我希望你們時刻不忘我教之宗旨,當情若兄弟、團結有為,切不可做那茍且倫亂之能事——那麼,為師也就大慰於九泉了......至於掌門一職——你們可能不知道,你們尚有一個師叔——哎,真是家醜啊——當年你們的師叔玉罡真人,和我爭奪掌門人之位,你祖師爺看他心術不正,多加斥責,哪知他竟趁你祖師爺不備,偷了他集畢生之力寫的“天罡玄幻經”遠遁而去——以我對你祖師爺的了解,那經如若練成,必將稱雄於天下——當年,我聽說你們的師叔怕你師祖責難於他,竟漂洋過海遠赴什麼琉球玉山隱居去了——唉!恩師死後我一直等著你們的師叔回來發難,誰知傳說他竟死在了玉山......五大弟子聽到這裡,兀自心跳不已,均想:原來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真的有一部當世絕倫的武功典籍啊——師叔死了?那經書呢......楊真人咳嗽一陣,又道:現下我要去了,我擔心,經書一出,危害蒼生——我的意思是,你們務必要團結,方能力保我教“行俠仗義、扶危濟貧”之宗旨不衰——你們明白嗎?五弟子復叩首稱是。楊真人麵帶微笑,又道:至於掌門一職,我看等我走後,你等每人輪流行使掌門人職責一月,然後再由你五人公推決定吧——好了,扶我坐正,我要去了!五大弟子悲切鬱鬱,萬萬沒想到師傅的遺囑竟是如此,各懷心思的把師父扶正於榻上。當天下午,楊真人微笑打坐而駕鶴西去.... 二 是夜,五大弟子守靈,掌燈跪於靈前楊真人棺側。玄真子悄悄拉了拉太真子的衣袖示意大師兄出來一下。走到外麵,玄真子掩聲對太真子道:大師兄,師傅另有遺囑!太真子大吃一驚:什麼?真的?周上瑜點點頭,輕聲道:跟我來!高上雲雖疑慮重重,但心動不已,跟著周上瑜東拐西拐來到藏經殿東麵的林中;周上瑜打火折點燃火把,指著地上一處凸出道:大師兄,師傅說那“天罡玄幻經”還有一個副本,就埋在這地下。說罷從身後拿出兩把鐵鍬來,道:師傅說隻讓我們兩個看,我們輪流挖吧!說罷,也不待高上雲搭話埋頭挖起坑來。高上雲心中混亂,一時也說不清混亂在那裡,當下想:哎呀,不能讓他搶了先啊。拿起鐵鍁賣力挖了起來,口中說道:師弟,我來、我來,別累著你。周上瑜道:還是大師哥對我好。說著停下了挖坑,看高上雲一個人忙活。不一會兒,坑過人頭,高上雲急了:師弟,到底有沒有啊!周上瑜走前一步,俯下身來道:有、有,絕對有!突然出手,一招“二十四橋虛幻縹緲指”剛好點中高上雲頭頂神庭穴,高上雲猝不及防,一個趔趄,直倒而下,昏死在自己剛挖的坑內。但見周上瑜急忙拿起鐵鍬將高上雲埋於地下,上麵再蓋以枯枝敗葉...... 三 周上瑜回到靈前,對李上英耳語道:大師兄叫你!隨我來!兩人一前一後,出的殿來。李上英道:大師兄在哪裡?周上瑜上東一指道:太極峰,九龍洞!上英不解忙道:乾嘛?周上瑜道:說是發現了經書,你悟性高,讓你一同參詳!李上英一怔,心中雖覺不妥,但一片慌亂暗喜,忙道:快走啊!一個起落,就趕到前麵去了。到得崖邊,正走著,突然間,後腰勁風一閃,命門穴一麻,背會又中一腳,一個前沖,直落崖澗,到死都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來..... 四 周上瑜心中激動萬分,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計劃如此順利。他又一次跨入了靈堂——大吃一驚!但見棺木大開,師傅不知所蹤;地上顏上矩與席上中手持長劍互插對方心胸而亡!周上瑜一陣激動,大腦充血,雖有疑問,但仍喜不自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愣了一會,回過神來,剛要查看棺木,突然背後中腳,一個踉蹌,趴於棺上,急忙回頭看時,但見一白發赫赫如仙鶴般道者,金雞獨立於身後;周上瑜吃驚不小,不知為何,憑他的武功竟不知身後竟站一人。周上瑜回身護體,一邊擺開“二十四橋虛幻縹緲掌”之“飄渺風暴”架勢,一邊道:閣下是誰?那人哈哈一笑,抬腳一掠,竟如閃電,但聽咣當一聲,周上瑜依然飛身入棺,又一聲咣當,但見瞬間棺蓋合攏,方聽那老者哼了一聲,道:心術不正之人,你也配問老道法號...... 五澎湖巡檢司之轄地,位於汪洋大海中的琉球島,有山,名玉山,當地人稱謂“聖山”,所謂“心清如玉,義重如山”。玉山,林茂峰險、穀深溪澈、山巒綿綿、風光雋永。一個月前隱居於此的玉罡真人收到師兄飛鶴傳書,上曰:師弟,安好!兄夜觀天象,自知不久即撒手西去。吾近來觀察,觀中眾弟子皆為心術不正之人,如其掌教,則我教“行俠仗義、扶危濟貧”之宗旨,定然蕩然無存。我知你對我素有芥蒂,故當年避走海外;然,我知你雖小義計較,但大義不糊塗,向來依本派宗旨行事,是謂我派中佼佼者!這些話,我當年就想跟你說,但你我當年氣盛,礙於臉麵,互為芥蒂,雖惺惺相惜,卻情鬱於中,始終未講,實為人生一大憾事!師弟,我將歸去,現在想來“臉麵”啊什麼的全是虛幻;我現在很想你——我死之後,希望你回來主持大局,光大我派宗旨,繼續行善濟危於江湖之中,以不辜負先師對我等之無限期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