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會武上雁蕩(1 / 1)

這幾天,上海到浙江雁蕩的各種車票突然變得緊俏起來。上海到雁蕩旅遊的人陡然多起來。   因為,雁蕩山將舉行一場中日武林高手的會武講武活動。   說直白些,就是島國的武林高手來挑戰國內武林界來了。   網絡上、電視臺與晚報、日報、文匯都有統一頒布的大幅空白留白的廣告:“會武上雁蕩——某年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日中會武講武活動歡迎天下有誌於武道者蒞臨下場切磋”在下半個頁麵,則是整整半版,中日雙方擬出場的武林高手名字及簡介。   這個廣告版的背麵,則是旅遊專版,浙江人會做生意,善於經營,這個旅遊版也被包圓了,排的滿滿的是雁蕩風景區的風景介紹、旅遊紀念品、當地土特產以及三家賓館的介紹,以及當地政府歡迎國內外來旅遊觀光與投資開發的政策措施介紹。   隨著這個中日武林高手的會戰講武活動廣告的介紹,在到雁蕩去的旅遊車上,各個武術門派的名詞與武術家的名字也迅速熱門起來。老一輩的人甚至還想起了霍元甲與陳真等電視劇情節,武術界沾點邊的人,知道上海民國武林往事的,則津津樂道地講日本武士挑戰著名武術大師孫祿堂的故事。說到孫祿堂,於是又有人講起了孫劍雲先生,更有人說,他曾在BJ某公園見過孫劍雲先生教人練太極拳的故事。   在上海的公園裡,早晨晨練的練武的,相見了,其中有一句話便是:“雁蕩去不去啊?”有的人被問到,搖著頭:“阿拉迭個,是練著白相白相的,勿靈光個。”也有的則肯定:“當然要去。高手雲集啊,錯過就可惜了。”還有的說,“可惜我們上海人,扒分掙錢是腦袋削尖的往裡鉆,這練武比武,沒有幾個肯下功夫的。有的,也隻是半瓶醋晃當,真要拿他當一回事,就直接縮頭了。”其中也有反駁的,說“某某武館教跆拳道的,似乎功夫很不錯。”馬上有人反駁:“跆拳道,這能代表中國功夫?”其中有一個人說道:“也並不是一定要上海人才行,上海大都會,各地來闖上海的人才不少,其中臥虎藏龍,說不定也真有那些練武高手呢。”這一說法得到了不少人支持。其中有一個人說:他曾在一個飯店吃飯,飯店裡發生客人沖突,隻見一個小夥才二十多歲,一出手就把一個人高馬大的漢子給“點住了”,露了一手絕招:七十二式點穴手。   關於雁蕩與武林的話題,在上海與華東,甚至在全國都引起了注意,也有的躍躍欲試,要到雁蕩去看個究竟,甚至暗下有種試試自己所學的功夫與武林這一潭水的深淺。   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林中的人凡是練個一二十年以上,有所武術成就的,都是意誌堅定、又有一顆武學道路上不斷攀登高峰、向高手挑戰之心的。   於是,上海內外、隨著中日武林會戰雁蕩的消息這一石子投入水中,一圈圈波浪擴散出去,竟隱隱有暗波洶湧之勢。   -----------------   在梅龍鎮的一家著名飯店的一個包間裡,區武術協會副會長柳國門組了個飯局,飯局邀請的,是區裡幾個武術界的名家。形意拳的,太極的,詠春的,武當八卦掌的,八極拳的,還有一位從山東來上海發展而出身螳螂拳派的。   形意拳的趙天祥,是個建築房地產老板,乾拆遷起步,現在手下有一支五千人的建築工人隊伍,建築工程乾著乾著就把建築工程乾成自己的了:因為開發商資金鏈斷了,成為爛尾,欠的工程款太多,還有若乾材料款,被追債的與當地政府績效要求下對開發商應該支付的拆遷費用要的特別嚴格,於是就根據三方協商,由趙天祥接盤,負責善後。由此開頭,趙天祥逐漸過渡到房地產老板了,倒也越乾越發達了,擁有二十幾個億的固定資產了,旗下建築企業加起來的建築產值,隱隱達到數百億規模了,難得的是趙天祥是個天生愛武的,事業不管發展到如何地步,每天練武兩小時雷打不動,一手形意拳據行內人評估,功力深厚。   太極的,天下就屬練太極的人多,區裡練大極拳的體育群眾性組織,就有區四大太極門派的各自組織,吳式,楊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孫式,武式。反而名氣最大的陳式太極拳,在區裡也有練的人,但沒有成立太極拳社或類似的組織。   今天邀請到會的,讓柳國門頗費了些心思,最後還是選擇了一所綜合性大學裡的太極武術研究所的錢如水教授,他在太極理論方麵,造詣深厚,又因為教授身份,與國內外武術界交往多,日本、韓國、舊金山、迪拜……都有他與各國武術家交流的蹤跡,對世界武術發展,也有了解。   詠春,隨著關於葉問的電影火爆,似乎詠春成為最能打的中國功夫了。詠春拳武術教學也隨即在天下四處開花,成為青少年學武的一個熱門拳種,隱隱有與泰拳、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擊等武術運動並駕齊驅的感覺。   在上海這個區教拳立住腳跟的詠春拳高手,姓孟,叫巴子。因為說話稍有些結巴。孟巴子來自南方廣東,還在香港經營過他的事業。據說他師從的老師,當年是跟葉問大師學拳的。   還有三位武術家,八卦掌是武當的練法,八極拳則出自北方,師門挺正。螳螂拳分山東與關東東北以及其他片的,各自發展不錯,流派也多,這位王老師則來自山東,是太極七星螳螂拳這一支的。練螳螂拳的,其他還有梅花螳啷與光板螳螂等。   酒局上,練武人的話題,自然就離不開練武了。雁蕩會武,就成了重點。   講到雁蕩會武,來自山東的王老師語出,一言驚人:“這次雁蕩會武,我看我們中方要栽個大跟頭了!”   王老師此言一出,包括柳國門在內,所有人的眼睛都望向王老師,等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