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與鐘衛之讀完信,被信中披露的史實所震撼: 原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在中國近現代武術史上,還隱藏在歷史歲月之霧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雪藏著一個可與精武會與武士會鼎立而三的武術會社團體:神州龍行社。 神州龍行社成立時間當在1911年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前後,是中國幾千年來推翻帝製,建立的第一個民主共和政體的政府,將誕未誕之時,陣痛頻作之際。 神州龍行社,不僅在國內存在與發展,布局全國,其著眼點更在整個天下,——在五洲,在全世界!“尤其是海外發展”。——要為全世界的華人撐腰,佑護華人。 這個秘密成立的武術會社組織神州龍行社,奉中山先生為龍首,尊其為龍頭大爺。其時,中山先生孫文尚在國外,還未回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且,武昌首義還未開始呢。 又以南通張季直清末狀元張謇為二爺。 因為張謇是在上海成立的統一黨之領袖,同時也是龍行社建立之當時財力支持者。 統一黨1912年1月30日正式成立於上海的中國近代社會上第一個政黨,是由兩派聯合成立的。一派是張謇為首的預備立憲公會,另一派則是從同盟會中分化出來的以章太炎為首的中華民國聯合會。統一黨推舉章太炎、程德全、張謇、熊希齡為理事,以唐文治、趙鳳昌、湯化龍、溫宗堯、唐紹儀、湯壽潛等13人為參事,黃雲鵬、林長民、孟森、章駕時等17人為乾事。統一黨以張謇為黨首,理事四人中,太炎先生是同盟會元老,孫中山親迎其加入同盟會。而程德全時任清廷江蘇巡撫掌江蘇實權。熊希齡後出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 張謇後來更是滿清統治之掘墓人與中華民國之助產士,他是清帝遜位詔書的起草人,在當時中國政治風雲中,係舉足輕重之政治領袖。 三爺則是當時中國第一武術大師、孫氏太極拳開創宗師、形意拳與八卦掌兩大門宗師孫?堂先生。 四爺則出乎意外是公開身份僅為海上一介文士的袁世凱公子袁克文袁寒雲。 難怪袁寒雲還是滬上江湖第一幫派清幫的大佬!在他背後還有龍行社這個潛伏的強龍猛虎,為其奧援。 也難怪據說袁世凱大公子袁克定忌袁克文之才能名望曾派刺客欲除袁克文而屢屢失手! 袁克文與張季直都是中華統一、民主共和之旨的主張者支持者,後都反對帝製,對袁世凱洪憲稱帝堅決反對者。 張季直又與孫中山先生相善,中華民國一成立,孫中山先生就邀張季直出任民國實業總長。 ——原來,裡麵,暗中還有著龍行社這一脈絡關係。 ——也難怪1911年那個關鍵時間節點,張季直甫一離開武漢,當晚,武昌首義! 而武昌首義之後,上海就在最短時間裡成立軍政府支持南昌首義聲援辛亥革命。張季直又致電BJ袁世凱進行南北互動…… 歷史風雲際會,南北戰和,全係孫中山、張季直與袁世凱三氏身上,蓋三人為國內三大政治力量之代表。而在秘密社會裡,神州龍行社裡,中山先生是龍頭大哥,張狀元公是二爺,袁世凱公子袁寒雲竟是龍行社四爺! 而龍行社五爺則是南北大俠、清幫與洪門雙龍頭的杜心五杜五爺! 杜心五,武林中自然門之宗師!孫中山之第一大保鏢!辛亥革命前,奔走海外,為反清革命設法籌款…… 神州龍行社社員,以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為社員代號身份……其中“大刀關勝”則為“關家”之後世任,其餘自“豹子頭林沖”以降則生死相繼,由其後人或傳人繼承…… 王石師的師祖宋老人是龍行社中的“摸著天杜遷”。 而寫信者則是龍行社中“行者武二”。 1939年10月中的一天,龍行社中的武林大高手“行者武二”與日本侵略者一個武林高手決戰於上海青浦的蘆葦蕩中之一高地,贏下了他的世界名表百達翡麗作為特殊戰利品,以為歷史作證。並約下一場歷史之戰戰約! 這封信也回答了一個武術史家的歷史之謎:中華精武體育會,後又叫上海精武體育會,其武術主力大多為北派武術家,但精武會發展,除武漢外,均在南方各地發展,並向南洋輻射,而決不過江北。原來是與在天津成立的中華武士會,南北各有發展約定。以長江為南方北方之約界也。 精武會,武士會,在南北各有抗擊外國武術家精彩名場麵,各自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武術發展篇章。 上海精武體育會,直至今日還在上海存在著,繼續為武術事業貢獻力量。霍元甲,陳真的傳說隨電影電視劇,傳播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武士會,在北方也有精彩的武劇上演。北方,更是中國武術各大門派與著名拳種發源地。 而神州龍行社的歷史,則剛從歲月深處露出冰山一角。其更多的發展與活動,在海外…… 想要知道龍行社更多的內情,就要找到龍行社的社員,而王石師顯然還不是龍行社社員,是“摸著天杜遷”的龍行社身份傳人,也許,“摸著天”杜遷宋老人真正的傳人,在他那九大弟子中。也許,宋老人要王石師遇到危險時要找的那個人,才是宋老人的傳人,可能就是龍行社中人。 於是,不約而同的,安東與鐘衛之同時想到,該要去同宋老人要王石師送信送鑰匙去的那個地址,那個人,見上一麵了。 這人,是一個大廚嗎? 因為他的地址,是一家叫老正興的菜館,名字呢,就叫宋大廚。 ----------------- 老正興菜館是上海名氣很大的一家以蘇錫菜為主的菜館飯店。 但老正興有多家。最早的老正興菜館,原名叫正興菜館,是清朝同治皇帝剛登位時,由祝正本、蔡仁興合開的正興館,菜館名字來自兩人姓名中各取一個字,後來,才叫老正興。上世紀三十年代,老正興在二馬路河南路口西南,為本製二層樓的建築結構,店麵小且舊,人走上去,會咯吱咯吱木地板響。老上海人都知道中,這家老正興,菜品味道最好。 因老正興太出名,後來,上海就出現多家“老正興”菜館。在山東路,老的虞洽卿路、四馬路上,有多家“老正興”菜館。 靜安寺路西摩路西麵,有一家雪園老正興。 這個宋大廚,在老正興。究竟是哪個老正興呢? 沒有辦法判斷,隻好用笨辦法一家家去找。最後,才在一家“老正興”裡找到宋大廚。 宋大廚也不是什麼大廚,而是一頭臉是黑色的、黃色、灰色與白色的毛色相雜的體型高大壯健的大狗的名字,從犬種來說,那是一頭高加索牧羊犬。從其狗臉臉相來看,比較冷酷,是頭運動型的猛犬。 隨著這條叫“宋大廚”狗找去,就很容易地找到了狗的主人:一個四五十歲年紀的中年德國女人。 這個德國女人,住在老正興菜館後麵的住宅小區的一幢花園式洋樓裡,樓底層院子,收拾成一座花園的樣子,長著夾竹桃、桃金娘、海棠與紫藤、紅葉冬青與兩株高大粗壯的芭蕉樹。鐵藝的柵欄,是歐式的。 中年德國女人披著白色拉花的披巾,坐在寬邊方腿的寬敞的一張藤椅裡,膝蓋上打開一本外文詩集。鐘衛之懂多種外語,他看出詩集是德文的。 安東則從打開的那頁詩集的左側頁的插圖上,看出這是一本五十年代版本的德語版《浮士德》,他前些年在一家舊書店二手店裡,曾翻過這一版本的,隻是因為是原書主人或者原書主人借給誰看,不慎有一個黃的菜汁油漬的斑點留在挺潔雅的一本詩集上而心生不喜,沒有購買。 德國女人看著隨高加索犬而來的兩個陌生的中國男子,用中文微笑著發問: “您兩位,有事嗎?” 聲音悅耳,溫柔。安東想這樣的聲音無論是用漢語還是德語,朗誦歌德的詩一定是很好的。 “我也喜歡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詩。狂飆運動的旗手詩人,富有激情。”安東不答,先是講出了自己對歌德的欣賞。 “哦,”德國女人挺直了身子,注視著安東,“那麼,《賽森海姆之歌》呢?” 安東眼睛裡閃耀著熱情的陽光:“愛情至上!這是詩人最好的心聲!人類對自己心靈最好的贊美詞,人類生命活著的一種意義所在。” “哦,你說得太好了,小夥子。”德國女人站起來了,伸出手:“我是愛麗娜,馮,宋。或者,按中國人的習慣叫法,該是宋馮愛麗娜。宋,是我夫姓。他是中國人。” “宋——大廚?”鐘衛之試著發問。 德國女人宋馮愛麗娜發出一串銀鈴般的笑聲,指著高加索牧羊犬:“大廚,是它。” 德國女人宋馮愛麗娜迅速反應過來了,望向兩人:“您兩位,找我先生?” 得到肯定的反應後,宋馮愛麗娜馬上向高處揚聲叫了一聲: “宋,來找你的!” 她話音剛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隻聽高處的樓裡,從窗口裡傳來一聲“噢”的應答。 隨後,從窗中飄出一個人影,直接從6樓的高樓窗子裡,向花園裡砸了下來! 這樣生猛啊!兩人不由駭然,俱往兩旁一閃,但恰站位在彼此呼應的位置,準備接應一下,接住這位敢從六樓窗子往下砸下來的猛人。 但兩人的耽心顯然多餘了。 高處落下的人,在離地還有兩層樓左右時,居然能控製落下來的速度,變得緩慢飄落而下。在臨落地時,向一旁靈巧地一飄,恰好落在兩人手臂夠得著範圍之外,與兩人成一個三角之位。 來人身材高大健頎,臉色白凈,留著絡腮胡子,因為從高空落下的緣故,臉上泛著一陣潮紅的色澤。 來人的眼睛黑得像兩粒煤球在陽光下閃著光芒。 來人的額顱寬朗而圓突。 他揚著濃眉,抱拳道:“鄙人宋元明,在德華商,不知兩位有何指教?” 好家夥,一個名字,竟然占了三個朝代! 鐘衛之自報家門:“鐘衛之,從事國家安全方麵的工作。” 安東則報自己:“安東,一個……習武者……業餘作家。” 宋元明又向兩人介紹自己妻子:“愛麗娜,馮。德國人,我的愛人。” “不,我是宋,馮,愛麗娜。”愛麗娜說,她挺了一下自己前突的胸部,驕傲的光輝在她眼睛裡閃耀,“我以我丈夫的姓為我的自豪。” 宋元明補充介紹妻子的身份:“愛麗娜是翻譯家,漢學家。在滬上一所大學任教,二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