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省的省會城市平川,楊浩然這一生中有將近十二年的光陰在這裡度過,包括四年的大學生活和隨後的八年工作時光。 對他而言,平川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點,它幾乎是他第二個家鄉。在他三十年的生命裡,幾乎一半的時光都留在了這個城市,與它的街道、建築、人群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係。 從東平縣到平川大約有二百多公裡的距離,乘坐長途汽車大概需要三個小時。楊浩然選擇了早班車出發,大約九點鐘的時候,他再次踏上了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他摸了摸口袋裡剩餘的零錢,心中暗自慶幸。幸好目前車費還沒有上漲,他手中的錢剛好夠支付往返的費用。如果車費上漲,他甚至可能連回家的錢都湊不齊。 楊浩然投入了一枚硬幣,搭乘了前往最近菜市場的公交車。他透過窗戶,目光掠過外麵既熟悉又帶有些許陌生感的景色,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這次回到平川,他的目的並不僅僅是重溫舊地,更重要的是探索新的商機。在東平縣,他已經試探牛蛙的價格,但他知道,如果在省城找到更好的銷路,那麼他的生意將有可能迎來質的飛躍。 平川的市場無疑更大,消費能力也更強。但與此同時,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信息更加閉塞。楊浩然需要憑借自己對這個城市的了解,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既能保證牛蛙的供應穩定,又能確保銷售渠道的暢通。 他的計劃是先從菜市場開始,了解省城對牛蛙的需求量以及市場價格。然後,他會嘗試聯係一些餐館和食品加工廠,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如果一切順利,他甚至考慮在平川設立一個分銷點,這樣不僅能減少運輸成本,還能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 每個菜市場都充滿了喧囂和各種氣味的混合,令人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頭。 楊浩然對這樣的場景早已習以為常,小時候父母忙碌,經常把他帶到菜市場,讓他自己找樂子,有時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隨著人流,楊浩然很快找到了水產區域,南門菜市場的規模遠大於東平,商販也更為眾多。 這裡的水產區與東平的攤位不同,是一家接一家的店麵,相比之下更為整潔。 楊浩然一眼望去,綠色的牛蛙格外顯眼,銷售的商家頗多。 盡管牛蛙還未正式進入銷售旺季,但此時平川人對牛蛙的消費熱情正逐漸升溫。 稍感安心,楊浩然繞了一圈後,選擇了一家較大的店麵停下。 “老板,牛蛙怎麼賣?” 忙碌中的店老板頭也不抬,大聲回答:“小的8塊,大的10塊。” 楊浩然蹲下身子細看,都是綠色的牛蛙,小的不提,大的每隻幾乎有二兩重。 稍作估計後,楊浩然心裡有了數,市場上的零售價頗高,與自己的利潤空間相比,進價大約在五六塊一斤。 未再多言,直到一臉大胡子的老板忙完,楊浩然才起身搭話。 “老板,現在才四月,牛蛙好賣嗎?” “還不錯,今年天氣偏熱,消費者比較多。主要是大排檔和燒烤攤需要,你買點回去嘗嘗,味道不錯。” 楊浩然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玉溪,這是過年時父親買來的,一直未舍得抽,今早出門時順手帶上。 遞了一根給老板,大胡子老板擦手接過,點燃後笑道:“小兄弟,第一次見麵?自己開店的?” 楊浩然吸了一口煙,搖頭說:“家裡在郊外承包了幾百畝湖泊,今年牛蛙特別多,我在考慮找些銷路。上門收購的給的價太低,我想自己出來看看。” 老板點頭表示理解,這種情況很常見。 上門收購的總是壓價,一些養殖戶不滿意就自己找銷路。 平川南郊湖泊眾多,私人承包的不在少數,許多水產都是從那裡來的。 “小兄弟是不是對我們這裡感興趣?” 大胡子笑得很狡猾,說道:“別看我標的價不低,實際上一天也賣不了太多。再說賣給餐館還得便宜些,如果小兄弟有貨,我這邊接收還是可以的……” 楊浩然還未開口,對方就明白了他的意圖,開始討價還價。 “別這樣,陳老板太謙虛了,我剛才看了,你這一會兒恐怕賣出去不少於百斤。” “小兄弟認識我?” 大胡子有些驚訝楊浩然叫出了他的姓氏,至於銷售量的估計,楊浩然剛才觀察過,無需否認。 楊浩然笑著指了指店麵的招牌,上麵有老板的姓氏和電話。 大胡子笑了笑,轉身讓妻子接待顧客,拉著楊浩然到一邊說:“說實話,沒見過貨也不知道質量如何。我這邊的貨源都是熟人供應,方便又便宜。如果貨少,談這些也沒意義,做生意圖的是長久。” 楊浩然點頭,無論做什麼生意,都希望長期穩定。他自家就是做這行的,自然明白。 但賺錢才是關鍵,隻要價格稍低於批發商,這些人肯定會主動找上門。 “陳老板,我們也別客氣了。我這次來主要是打聽一下,你給個價,如果合適,我每天能供應幾萬斤貨沒問題。” “嗬嗬,開玩笑,我這吃不下那麼多。一天兩千斤,小的三塊,大的五塊。” 楊浩然轉身就要走,兩千斤牛蛙壓價這麼多,他還不如直接找大排檔銷售。 “別急,小兄弟,你說個價吧?” 大胡子急忙拉住楊浩然,小生意講價並非大公司談判,麵子規矩不如金錢重要。 “大小混搭,六塊一斤,以大的為主。”東平的牛蛙市場楊浩然早上已經看過,隻分綠色和棕色,不區分大小。當然也有其他顏色的,但是很少。 “六塊!太貴了,我從別人那拿貨都沒這麼貴!”大胡子驚呼,表示無法接受。 至於大小混搭,他並不介意,實際上進貨時都是混搭的,隻是到了市場上商家自行分類。 “你要的太少,便宜了我送貨過來根本不劃算,還不如直接賣給收購商。” 楊浩然聳肩,表示無奈。市場上不缺買家,即使這裡談不攏,平川的菜市場還有很多,他並不擔心。 大胡子沉思片刻,問道:“如果我能多接些,你能便宜多少?” “要多少?” “一天一萬斤!” 楊浩然皺眉,這麼多,但大胡子的店鋪顯然吃不下這麼多貨,他不想幾天後就因為買賣斷了再找人,既麻煩又浪費時間。 大胡子看出了楊浩然的猶豫,露出一絲笑意,低聲說:“不瞞你說,南平菜市場其他幾家賣牛蛙的都是我們家的,一家不行,五六家沒問題。” 楊浩然翻了個白眼,這又是一家族壟斷的局麵。 這種情況很常見,自家菜市場其他賣水產的也都是親戚。 這些人聯手打壓競爭對手,寧願不賺錢也要擠兌別人。 直到別人做不下去,他們再一起漲價,那時沒有競爭對手,價格怎麼說都由他們決定。 楊浩然的攤位剛開始時差點就被擠兌關門,幸虧父母堅持下來,最終才有了立足之地。 不過,楊浩然並沒有心情為別人打抱不平,這就是社會的現實,沒有能力就老實打工,想做生意就得做好虧本的準備。 “那好,如果一天一萬斤,我可以便宜五毛錢一斤……” “別,我不想讓小兄弟吃虧,五塊錢一斤,現金結算,隻要不是死的我都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楊浩然斟酌了一下,這大概是大胡子能接受的底線。 心裡權衡了一下,大胡子從批發商那裡拿貨的價格應該在六七塊左右,雖然他的進貨量小,承擔的風險也小。 現在每天一萬斤的大訂單,風險自然增大,價格過高他也不願意。 猶豫了片刻,楊浩然點頭同意:“好吧,後天我先送第一批貨過來,你看看質量,如果可以,我們就繼續,如果不行,這第一批貨你也得接收,怎麼樣?” 這次輪到大胡子猶豫,一萬斤牛蛙,那是五萬塊錢的大單,在那個時代,五萬塊在平川郊區足夠買一套小房子了。 咬牙答應後,兩人寫了條子,雖然知道這種條子沒有法律效力,但在他們這個圈子裡,它代表了一種信任。 楊浩然也拿到了三千塊的預付款,心情大好。 留下身份證給大胡子,約定好後天送貨,至於身份證上的地址,對於在省城打拚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離開菜市場時,楊浩然已是饑腸轆轆,渾身是汗。 隨便找了個攤位吃了點東西,精神才稍微恢復。想到後天要送貨,他還得先聯係人把牛蛙準備好,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忙。 想聯係老汪,但沒有手機,這時代手機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奢侈品,沒有手機確實不便。 思索片刻,楊浩然決定去找個二手手機,手機更新換代快,買新的不劃算。 手頭上的三千塊預付款還有急用,不能浪費。 二手的隻要能打電話就行,等賺了錢再考慮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