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看來,小魏失蹤了,先要確認是不是跑回城裡父母家了。一去一來小魏逃跑的蹤跡也就被草木掩蓋了,即便上獵犬也不管用了。小魏也沒有造成暴力傷人之類的惡性事件,不值得當地花費人力物力組織大規模的搜山行動,也就被定性為失蹤人員了。 小魏翻過山後也跑累了,就選定一個有溪流有平地的小山穀停了下來。吃飽喝足後小魏靜下心來想了想,在這個隨處要介紹的時代,不想被抓去種田的話,就要好好躲在深山裡了。如果時間線沒變的話,至少等十幾年才能坐南下的火車了。小魏也是一個人習慣了,沒有思鄉情緒。 小魏先考慮的是住房,燒製磚瓦濃煙滾滾有點高調就不考慮了,做個土墻木頂房就好。土墻使用泥磚壘疊,屋頂采用原木橫梁再鋪木板防水布加長茅草,地基就采用石灰砂漿粘合石塊防塌陷就好。 考慮到泥磚需要時間晾乾,就先收集粘土製備泥磚。河邊沙石多,小魏在靠山的地方找到了粘土區,用水浸透後用旋耕機鬆土收集空間裡,最後挖成了一個大水塘。小魏用四塊木板釘了上下通透的泥磚模具,在平整石板上麵撒些細沙後放上模具,在往模具中填滿混合了乾草的粘土,頂部放上重石壓實後用長刀割去模具上多餘的部分,整體轉移至晾曬區脫去模具就得到了泥磚。通過不斷重復操作,小魏在晾曬區堆疊了大批量的泥磚。 在等待泥磚晾乾的過程中,小魏在水塘旁邊用油鋸和割草機清理出了一片空地,再用旋耕機挖挖埋埋平整了土地。拉線用石灰粉標記了住房和雞舍的地基後,用旋耕機在標記線上挖坑,再用石塊和石灰砂漿把坑填平整。 砌墻的時候,兩邊先用垂直線定好同一高度,拉水平線再用三合土(石灰粉、粘土和砂石)粘合以及調整墻上每一塊泥磚的高度,期間用木板作框架,留出了門和窗的位置。頂部埋入一根根橫梁成了等腰三角形,橫梁縱向釘上木板鋪滿,再再木板上麵鋪上防水布。為了預防防水布日曬老化,再在屋頂蓋上一排排用竹竿紮好的長茅草,隻要每年更換頂上的長茅草就好了。 住房和雞舍封頂之後,屋裡燒上火盆煙熏火烤了幾天除濕,再裝上單開的木門窗以及木架子床就入住了。小魏空間裡存放了一些病弱雞,如今都成了寶貝,每天精飼料養著,就指望著它們養好身體後下蛋孵蛋繁衍種群了。小魏也在大水塘裡蓄滿了水,養上了魚。除了少了幾條看家的土狗,跟以前的生活也沒多大區別。 小魏不擔心吃的問題,空間裡存有糧食蔬菜和肉,自己也可以種一些地瓜玉米蔬菜,山裡還有這個時代沒有受保護的野味。這下子脫離了工業社會,太陽係統要保護好,要不然LED燈都用不上了。汽油柴油也是用一點少一點,以後也要改用手斧和手鋸了。 雞群一時還擴大不起來,小魏就往四周的山轉悠起來,猶如巡視自己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