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下來了,小魏每次總看著門前山穀裡的野草雜樹礙眼。雞群還幫不上忙,小魏也不想費力去除草,野草也是滅殺不絕的。小魏自然而然地把主意打在了野豬群身上,隻要把野豬群圈住了,野草不被踩死也被豬拱死。 把雞群收在空間裡保護好之後,小魏上山花費點時間追蹤到了一群野豬,撒上一些雞食作為誘餌,花費了點功夫把野豬群都收到了空間裡。返回定居點,雞群先放出來生長,然後把除了房舍水塘區域,把山穀其餘地方用木樁和竹竿圍了起來,利用竹竿的柔韌卡在了幾根木樁之間,也省了鐵絲鐵釘之類的工業品。竹竿也不需要太密集,隻要把大野豬攔住了,小豬崽也不跑,即便大野豬把圍欄破壞跑了,抓回來會補一下圍欄就好。 豬圈做好之後,往裡麵放了一堆雞食、地瓜、地瓜藤和爛蔬菜,就把野豬群放出來了。一開始野豬群有些應激,但圍欄地方大,野豬群兜兜轉轉也就跑回來吃投喂的雞食豬菜了。野豬群吃飽之後就開始拱土做窩了,除草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這些野豬也被劃入了小魏的肉食儲備,為了提升豬肉的品質,小魏還在豬食裡給它們拌了一些驅蟲的藥物。得益於短視頻的學習,小魏也給小公豬割上了一刀,摘除小丸子之後傷口抹上碘伏,小豬在傷口恢復之前都被養在雞舍的乾草裡。 山中無歲月,但雞群早已下蛋抱窩。小魏隻能用老母雞抱窩孵蛋,但會計算著時間照蛋,把無精蛋和死蛋挑出來。小雞出殼之後,小魏會單獨用鹵素燈保溫和喂小雞專用飼料。下蛋的雞多,但抱窩的老母雞不多,這限製了孵蛋效率。母雞留著下蛋,老母雞留著抱窩,公雞除了留一些配種,其餘的收進空間裡了。 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野豬群的繁殖也快。山穀裡的野草也被禍害完了,小魏就把野豬群全部收進空間裡,把剩餘的雜樹砍了。在光禿禿的豬圈裡,小魏種上了一些蔬菜,剩下的地方扡插了地瓜藤,也間播了玉米。土地正是肥沃的時候,隻要長得比雜草快一些,不怕沒有好收成。等著玉米長高了,也就可以把雞趕去那爬滿地瓜藤的豬圈裡吃蟲子了。 如今小魏養雞最主要的收成就是大量未來得及孵化的雞蛋,以及肉用的公雞,其餘的母雞不是在下蛋就是在孵蛋,最終會老死。野豬群的主要作用是拱地清除雜草的,偶爾也會提供肉來吃。在地瓜收成的季節,小魏會把玉米桿和地瓜藤割了收進空間,然後把野豬群放出來拱地瓜。被拱出來的地瓜,小魏能收則收,收不了的就當作喂豬了。這些拱好的地,加上野豬邊吃邊拉的豬糞,等來年又是肥沃的土地。小魏要做的就是把逃跑的野豬抓回來,再把圍欄修補加固一下。 天氣大降溫了,小魏也穿上了保暖的衣服。野豬群把地瓜和野草拱完之後就被收進空間裡了,雞群繼續養著下蛋孵蛋。這一年過得充實,收成也不錯。不但雞群擴大了,也多了一群種地的好幫手。小魏每天吃喝不愁,也就是每天都活成了別人過年的日子。 如果時間線還沒被改變的話,山外的村民會挨餓,但小魏也不敢跑出去,怕被抓。他的空間是靜止的,自己躲不進去,也不想在別人麵前暴露得太明顯。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的故事,小魏還是學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