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去了小機場所在的城市補充了一些物資,由於擔心人不在的時候雞出現問題,就把所有的雞狗都收進空間帶上了。 路修補過一次,就很好走了,開車來回也很快。 回到農場,小魏第一時間放出所有的土狗,怕人不在的時候會有什麼東西來了藏起來,那樣就很恐怖。 土狗對它們的領地很熟悉,沒發現什麼異常,那小魏就放心了,把雞也放回原來的地方喂食。 小魏計劃在石頭山的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各建一個養雞棚,讓雞群能夠分布在整個農場活動和啄食。 這些養雞棚是半潛式的,既可以節省建造材料,又可以增加保暖功能。 小魏先用挖機挖出150 ×3.3 ×1米的土坑,挖出來的泥土就收進空間。由於鹽堿地土層比較結實,也不怕四周垮塌。這土坑的麵積確保每平方米約5隻火雞的密度,土坑周圍再用一米高的土墻圍起來。其中一麵土墻用木框架留出門的位置,土墻頂部是原木做支架,木板封頂,木板之間細小的間隙就留作通風。這樣屋頂到土坑底部就有兩米的高度,門口到坑底豎上木梯子方便上下,就是門有點矮,需要小魏低頭彎腰進出。 時間來到了七月份,小魏花費了一個月把四座養雞棚建好了,小火雞也養了兩個月,已經換毛脫溫了。 小魏在四個養雞棚的土坑裡都鋪上了木屑墊料,還安裝好了自動喂水器和移動電源供電的LED燈,方便夜晚有小火雞渴了能找到水喝。 傍晚小魏在育雛室裡把小火雞喂飽了,就把它們轉移到四個養雞棚裡,讓它們從夜晚開始適應新的地方。養雞棚關好門,並放出大石頭把門堵住,以防野獸破門而入。 夜裡每隔兩個小時,小魏會起來一次,巡查四個養雞棚,看小火雞是否有異常情況。目前一切都是正常的。 第二天一早,小魏在養雞棚四周撒下充足的食物和水盆之後,再把小火雞放出來喂吃。等到四個雞棚都喂完了,小魏才進去雞棚裡清理墊料,撒上石灰粉後再撒上新的墊料,也不忘了補充飲水,收回移動電源充電。 養雞棚不會關門,讓小火雞有地方躲避太陽,以及在屋內飲水。小火雞也就在雞棚周圍活動,因為曬久了就要躲避一下太陽,喝水休息。 為了擴大火雞的活動範圍,就需要提供更多的休息和喝水的遮陽場所。小魏在地上壘兩排石頭,上麵用木桿支撐,再鋪上厚乾草,下麵放一個水盆,就是一個簡單的烈日庇護所。 小魏還抽空去附近的國家森林公園收取了大量的落葉,鋪在烈日庇護所的旁邊,每次給庇護所的水盆補充水分的時候,也給落葉堆澆上水。落葉越厚,儲水的時間就越長。這樣可以引來荒漠之中的蟲子來安家,落葉和水為蟲子提供了食物,不斷繁殖的蟲子也給火雞提供了零食。 除了簡單的庇護所,小魏還用木樁搭起了大片的黑色遮陽網,為火雞提供陰涼的地方。實在是熱得受不了的火雞,小魏會把它們收進空間,等到傍晚的時候再放出來,讓它們慢慢緩過來。 通過食物引導,小魏慢慢把火雞趕回了養雞棚,再在周圍尋找一下有沒有落單的火雞,沒有的話就把LED打開,補充飲水後關門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