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擴張(1 / 1)

小魏養雞 留留11 1498 字 2024-03-17

出殼的小火雞跟小土雞差不多大,但育雛室要同時滿足10,050隻所需的空間,那隻能就地取材建造了。   小魏在平地最中間挖地基,用隨處可見的石頭以及空間裡的淤泥建造兩堵110×1 ×2.2的平行土墻,兩堵土墻之間的距離是三米三。墻頂使用原木做支架,填充木板封頂,頂部再鋪上一層乾草和一層淤泥保溫。兩端開口用棉被作門,冷了就放下來保暖,熱了就卷到屋頂上,讓育雛室形成對流通風。   為了方便日常喂食清掃的操作,小魏用木樁和木板在靠墻的兩邊各釘了一排100 ×1.5 ×1.5的長桌子,兩排桌子之間留出約三十厘米寬的人行過道。每排長桌子用攔網圍出50個2 ×1.5 ×0.5的分區,每個分區裝上LED燈、溫度計、自動喂水喂料器,再鋪上木屑墊料。   在給育雛室通水通電之後,白天的室內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上,開LED燈照明並開門通風。每個分區放100隻出殼小火雞,這些小火雞出廠的時候已經注射過疫苗和抗生素的。等待小火雞適應六小時之後,再喂水喂料。開門通風的時候,育雛室兩端用一米高的木板攔住,並各用一隻土狗守著,防止野生動物溜進去禍害。   夜晚溫度低的時候,留出通風口,用柴暖自動加溫。小魏夜裡每隔兩個小時去查看小火雞的狀態,就怕出現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造成太大的損失。   第二天一早,小魏去育雛室觀察發現小火雞的精神都很好,除了個別狀態不好的小火雞就收入空間了。用空間收了木屑墊料,撒上了石灰粉消毒之後,換上新的墊料,小魏才繼續給小雞喂食。   小火雞穩定之後,小魏也把空間裡的小土雞放出來喂養。平時小土雞就在育雛室外麵喂食,吃飽了去周圍活動,啄食荒漠特有的小蟲子,夜晚就住進木屋旁邊搭建的蔬菜大棚裡。門口還拴著兩隻土狗守著,等野生動物靠近了可以預警,提醒小魏出來查看。   小火雞脫溫換毛長達兩個月,期間越長越大再擠在一起就空間不太夠了,需要分窩繼續養。小魏在墻邊留出三米三的空間,再挖地基壘上一堵110×1 ×2.2的平行土墻,封頂加裝育雛器具就得到了二號育雛室。   小火雞養殖第10天,個頭已經長大一圈了,小魏就從一號育雛室轉移5,019隻小火雞到了二號育雛室。現在每隻小雞的活動空間都大了一半,吃的喝的也更多了。然而,小火雞還會繼續長大,也就是需要更大的育雛空間。   小魏在育雛室的左右兩邊空地上,各隔了三米三的空間,分別建造一堵110×1 ×2.2的平行土墻,同樣封頂加裝育雛器具,就得到了挨著一號育雛室的三號育雛室,以及挨著二號育雛室的四號育雛室。這四間育雛室相當於用三堵墻分割成的,整體看來就是110×18.2×2.2的大平房。   在小火雞生長30天的時候,小魏把這些又長大了一圈的火雞平分在四間育雛室了。這些空間已經足夠它們成長到換毛脫溫了,然而小魏的工作增長了不止四倍。因為它們的食量大增,小魏補料喂食的次數也增加了。   時間到了六月份,再有一個月,小火雞就能趕出來放養了,也就是說到時候育雛室就不夠地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