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爾,你的粉絲還挺長情的啊。”這天,戴裡克打電話過來。 “怎麼說?”克萊爾有點摸不著頭腦。 “我最近不是準備創業嘛,所以時不時去各大網站考察考察。”戴裡克解釋道,“我就經常能看到你的粉絲或校友發關於你的帖子。他們寫的都好好玩啊,我都忍不住點進去看得津津有味。” “嗬嗬~”克萊爾有點尷尬地笑了笑,哪有這麼用心的粉絲啊,還時不時拿出第一手信息。都是係統【虛擬水軍】的功勞罷了。 “那個,你考察得如何啊?有沒有確定什麼創業方向?”克萊爾轉移話題道,他對互聯網也比較感興趣。隻可惜他腦子裡光有前世知道的那些公司的名稱和主營內容,缺乏半點專業知識。想進入其中分一杯羹也難如登天。 “有啊!”戴裡克突然興奮起來,“克萊爾,我從你的粉絲中就發現了一個商機!” “哦?你說說看!”克萊爾追問道。 “我發現了,你的粉絲不是經常發關於你的帖子嘛,但是雅虎社區的機製實在太爛了,隻能隨緣刷到,不能精準的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嗯,確實!”克萊爾十分贊同。 “所以,我就想,能不能設置一個網站,能夠給每一個用戶一個自己的‘家’,他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家裡寫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別人可以來他家做客,可以訂閱他寫的文章。”戴裡克滔滔不絕道。 克萊爾聽著戴裡克的描述,越聽越覺得,這不就是blogger(博客)嘛?難道,戴裡克有可能就是博客的創始人?天吶~ “戴裡克,你的這個想法非常棒!太棒了!我很喜歡!”克萊額不吝贊美道,“每一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欲,這個‘家’就是他們自由自在表現自己的舞臺!如果你的網站成立,請第一個邀請我進駐啊!我要在上麵分享自己的演戲日常,給愛我的粉絲看,這樣他們就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搜集資訊了!” “哈哈,完全OK!克萊爾,你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啊!我先去找我老爹要一筆啟動資金,成功後再找你討論討論。” “等你的好消息,兄弟!”克萊爾也很期待。 …… 時近一個月,克萊爾的芭蕾舞蹈基礎培訓已經接近尾聲了。他已經可以和學校裡其他練了7、8年的專業演員們,一起像模像樣地演一出了。 其他同學都驚詫於他的速成,克萊爾趕忙含糊道小時候學過一點,有一定的基礎來搪塞過去,畢竟一個月就從零基礎到跳芭蕾有些驚世駭俗了。 翠西老師把這邊的進度反映給製片方那邊。劇組可以先準備起來了。 這部《比利·艾略特》主要取景地在英國曼徹斯特的鄉下和倫敦。克萊爾頗為興奮,從小到大,他還沒出過國。前世的他,也一直呆在國內,沒有機會出過國,甚至因為用不上,連護照都沒辦過。 洛克希作為臨時監護人,要跟著克萊爾一起飛往倫敦。機票已經買好,再過一周就直接從洛杉磯起飛。 這次,翠西老師也會一同前往,她本身就是電影劇組中的一員。 ...... 5月27號,下午。 倫敦-希斯羅機場。 克萊爾從睡夢中醒來,飛機降落了。洛杉磯在西八區,和倫敦有8小時的時差,第一次坐跨洋航線飛機的克萊爾有些不適,這一路幾乎都是睡過來的。 嗯,是商務艙哦~劇組報銷的差旅費! 取完托運的行李,克萊爾一行人走到機場出口,已經有電影劇組的工作人員在接機了。 “歡迎你們的到來!克萊爾先生!洛克希女士!”操著濃重倫敦腔的小哥向他們打招呼,“翠西女士,歡迎回倫敦!” 小哥載著他們去往訂好的酒店,“今天暫時沒有安排,兩位休息一晚,明天早上我回來接你們去劇組。” “好的,麻煩你了!”克萊爾和洛克希對這個安排比較滿意,跨洲的長距離飛行確實比較疲憊,早點休息倒一下時差。 ... 5月28號早上 昨天的小哥帶著洛克希和克萊爾去往電影劇組。 在這裡,克萊爾見到了在電影裡扮演自己父親的加裡·劉易斯;扮演芭蕾老師的朱麗·沃特斯和電影裡哥哥托尼的扮演者傑米·德拉文。 當然,還有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先生,一個頭發有些花白,戴眼鏡的英國大叔。 互相打招呼認識一番,眾主創們就開始‘劇本圍讀’會,或者叫‘table read’!很形象不是嘛~ 這是一次新奇的體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之前演電視劇,克萊爾還不是主要演員範疇內,沒有必要參加這個會。 大家進到一個會議室,克萊爾和其他一眾主演們坐在左邊一側,對麵則坐著導演、編劇、製片人以及一眾的幕後主創們。 克萊爾作為絕對主演,坐在了中間,對麵就是導演史蒂芬。 他打開封麵上印著自己名字的簡裝本子,映入眼簾的是專門把和自己有關的臺詞場麵都用了醒目顏色標記的劇本。好用心啊!克萊爾在心裡贊嘆道。 開始的流程很簡單。眾演員們按照劇本裡的‘場’為單位,進入表演的情緒裡,把臺詞從頭到尾順讀一遍。 每一場讀完,演員們可以對劇本中的人物、事件等一些他們不是很理解的東西來提問。這時候,就由編劇李·霍爾先生來闡述和解答。 編劇先生也可以根據不同演員自身的理解,來對劇本作進一步的打磨和調整。 ...... 雖然《比利·艾略特》這部電影,克萊爾已經在係統的空間裡看了幾十遍了,但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劇本。很明顯這個劇本後麵會經過幾輪修改,和最終版電影的一些橋段有區別。 克萊爾一邊讀著屬於自己的臺詞,一邊在心裡默默對比著最終版電影和這版劇本的區別。 “唔,這個橋段,電影裡好像沒看到,估計後麵刪掉了。” “嗯,刪的對,有些囉嗦了,拖慢了節奏。” “這段和電影裡表現的有些不一樣。比利最後跳了下來,這個劇本裡還沒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