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小處著眼 早晨七點,走下樓,在樓下兩棵桃樹前,河畔老翁立腳看了一眼,拿出相機,拍紅紅顏色枝桿。 拍完,移步拍小溪河堤柳落到堤長墻上的柳條。一個冬天,這一片柳瀑搭拉到河堤長墻上,風吹拂動,要掃掉多少墻上灰塵。凋零柳葉在垂落柳條上微微擺動。 這雖然普通小景物,小枝小葉,象畫一般鋪在住宅樓下,算是小溪河邊柳掃堤墻景畫吧。 這裡,從靜到動,也有詩文象,詩情畫意。也滲透著普通人居住的生態環境,也是獨特的一種新鮮氛圍,在初春風拂中流蕩著景畫。 這細小的動作,往往描述著河畔老翁愛看,追求植被的普通價值或其它蘊含。 河畔老翁又靜靜走一段路,來到社區艾灸館,做艾灸,聽了艾灸大師的講座,其中講了三味真火,及有關調理身體知識,還講道《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與李時珍父子倆相緣,把三味真火等寫進書中。 古代作者也是學習中醫,注重養生。河畔老畔認為自己身體還是不錯的,卻走進艾灸館,做艾灸。同時,還習練道家養生功夫,晨間健身鍛煉走步,時而堅持站樁。 在詩文生涯中,河畔老翁也應該努力寫一些養生方麵作品,覺得應該努力了。 在河畔老翁眼裡,時間很緊,需要爭分奪秒。早晨健步,做艾灸,聽養生講座結朿,就要敢快向住宅樓趕,吃完早飯,帶孫童戶外活動。每天,還要寫一定數量詩文,小說投稿,還要製作鍛煉打卡健步內容的美篇。 在小溪河社區段,在兩岸邊,特別在南岸社區段多有小徑,河畔老翁出艾灸館,直奔小溪河南岸小徑。 剛走小徑20多步,小徑便一分為二,出現兩條小徑,河畔老翁走右手邊環型小徑,又走了20多步,幾棵紅珠珠樹,立在小徑右手邊。 河畔老翁須趕快回家吃早飯,再與老伴戶外帶孫童活動,急速拍了幾張片,便從乾枯河床,走到對岸,奔住宅樓走去。 走的過程,碰見許多事情,雖然是細小的。但詩與說往往在細小的事情中運行出故事來。河畔老翁往往看景,看其如何動的。 動一般也在細小處動,一般小,那就容易動了。也會容易出詩文,出小說內容。 寫詩填詞,做曲著眼點小,小事能好動,好創作。不要貪大,不要求全,也不要大氣勢,更不能追求大完美。往往從日常小亊做起,就會解決了創作問題。河畔老翁從實踐體會,就是要從小事抓起。 社區小溪河北岸,是一處健身器廣場,一群婦女,有上年歲的,也有年記年輕的,正列隊跳廣場舞。 河畔老翁須快回家吃早飯,好戶外帶孫童活動,便怱忙走過廣場舞地方,沒有拍照,心中卻想著初春,剛過完春節,社區廣場舞隊便開場。 來到住宅樓下,河畔老翁靜立一棵樹旁,看春季確定的柳樹,靈思一陣兒,並舉頭樓頂,伸向藍天。又仔細觀察眼前枝條,己醬紫紅色,芽孢,好象有些綠孢點,綠要吐出了,便創作《五絕.迎春曲》。 五絕.迎春曲 文/河畔老翁 桃杏枝紅色,高樓映彩霞。 堤墻搖柳瀑,春到吐新芽。 河畔老翁想,時間很快,再過幾天驚蟄了,蟄伏一冬的詩行,要活動了,吟音詠樂當空響! 驚蟄時節快到,春的景象,會更濃。 又是一上午九點半,河畔老翁與老伴開始帶著孫童戶外行,選出西門南行,到城南七區,八區對麵坡坡溝壑正在推平填充,整修建樓場地。 河畔老翁同老伴推孫童,選一處推平地,從童車上,抱下孫童,開始挖土工程。 其實大地到八九與九九交接季節,也快驚蟄了,已蘇醒過來。小孫童一手拿著小尖鍁,一手端著裝土的專用小鐵碗,乾得很起勁。而且,一邊乾,一邊說著吚呀呀的語言。還要拿起土坷垃扔多遠。 河畔老翁,做為爺爺,還要一邊保護,還要指揮。 快到中午時分,奶奶要求回家,做飯。孫童不願回去,要用小尖鍬挖那一片鋪就修路的小石碴。 中午吃飯,對於小孫童來說不重要,他在玩大地土坷垃,鋪路的石碴,興趣正濃,對他來說比吃飯重要。 他不是不想吃飯,而是正在玩得興頭上。 下午,小孫童睡覺了,河畔老翁買用具,河畔行。 河畔老翁胸脯一起一伏,有節奏起伏,順小溪河一步步走著。 停一會兒腳步,把河邊叢帶拍兩張片,便又向前行。 麵前河床,一處小塘壩,十幾個城墻洞口式滾水壩,從凹口處都流著初春的清水,嘩啦嘩啦響著。下邊的冰麵積了許多水。 河畔老翁從北岸走到南岸,沿河岸小徑繼續前行。 前麵一棵較高些樹,幾隻鳥雀抖擻翅膀飛翔了!河畔老翁沒來得及拍照。 下午的小溪河,走了一段,又一段路,到處都很安靜,八九的氣溫高些,河畔老翁微微冒些汗。陣陣南風把乾枯林木毛草穗吹拂,似乎有些枯些氣飄翔過來。 河畔老翁瞅了一會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崎嶇的河畔小路,去是下坡,回來就是上坡路。上坡也是慢上坡。走了下坡,也該走上坡了。路上,稍許寬一點叢帶,隨著小徑環繞寬一些地方,有兩棵青鬆立在一旁,兩隻長尾巴鳥蹦上蹦下,有不肯離去意思。 河畔老翁知趣,便立一會兒觀察,正是觀鳥時機,長尾巴鳥好象感知,便飛走了。河畔老翁才邁步前行! 回到住宅樓,河畔老翁看見孫童仍在睡夢中。便打開一本詩詞書,讀古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小令。 詞中表達江南特征的畫麵,突出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澤。 宣傳江南多麼美好,又秀麗景畫,描述江水映畫,怎能不讓人想念江南。 河畔老翁也幾次江南行,江南很美。但祖國大地隨處不是美的畫境。 這座濱海城市雖然位居北方,生態建沒的今天,環境也有了不少變化。 小溪河橫穿城市一角,城鄉建設的也很美。河畔老翁常到河邊采風創作詩文。今天又一次學習白居易的《憶江南》小令。想了想,習作素材,便創作了《憶江南.溪河好》小令。 憶江南.溪河好 文/河畔老翁 溪河好,春日潔冰融。水鏡高樓叢帶映,長堤搖樹串珠紅。揮筆寫情衷。 (白居易詞格) 河畔老翁,學習古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小令詞。並進行習作,宣傳小溪河兩岸生態建設,發展變化畫景。突出宣傳冰融化,映現高樓,掛滿紅珠珠的樹,抒發情感,便習練了一次詞作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