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選錯專業也沒關係(1 / 1)

在陸星上大三的時候,家裡人就開始規劃她的未來了。   中秋節的家庭聚餐上,七大姑八大姨圍坐了一圈,大家樂樂嗬嗬地吃著飯,將家族裡最後一個還在上學的晚輩作為談資,語氣輕鬆地安排著她的人生。   “畢業了,考編製,當個幼兒園老師。一年有十來萬呢!”   “當老師好,以後好找對象,相親吃香。”   “對啊,當老師工作不累,還有寒暑假,剛好在家裡照顧孩子。”   “你談對象了沒有?可不能找個外地人。”   陸星喝著可樂,聽著長輩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規劃,仿佛她是個任人擺弄的玩具娃娃,每個人都可以安排她的未來。但實際上,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安排。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清華北大,但是誰也沒能力讓孩子上清華北大。隻能不斷地幻想著,而後催促孩子好好學習。   工作也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沒有能力讓孩子有一個好工作,但是他們總是催促著孩子去自己找個好工作。   可什麼才叫做“好工作”呢?   大三時,陸星在學校安排的實訓課裡去徐州的一所幼兒園實習了三個月。這是徐州數一數二的公立幼兒園,基本上學生的家長都是醫生、軍官、教師等公職人員。也隻有這樣好的幼兒園,才會和學校合作進行實訓學習。   滑稽的是,在這樣一所好的幼兒園裡。老師卻基本沒什麼作用。   從實訓課的第一天起,班級裡原本的兩位老師就不教課了(以下成為老師A,老師B)。她們甚至沒有給陸星可參考的教案,直接說:“你就看著課表上課,有什麼課你就備什麼課就行了。”   這無疑是一場隨機應變的實習。   陸星每天看著課表,她很茫然。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上什麼課也不重要。因此每天有大半的時間是在上遊戲課,讓孩子們在教室裡做做遊戲。另外大半的時間是繪畫課和閱讀課,因為繪畫和閱讀時,孩子最安靜。   以上,是幼兒園老師A教給陸星的秘籍:“讓他們安靜下來就行。”   這樣的工作,實在是無趣極了。   “為什麼不帶孩子們出去活動呢?不是有很多戶外活動器材嗎?”陸星看著室內埋著頭,有些瞌睡的孩子們,認真地提問著。   老師A在幼兒園工作了3年了,她低聲回道:“不要輕易帶他們去戶外,容易受傷。去年有個學生排在隊尾,跟大家下樓去坐早操,不小心就從樓梯上摔下去了,磕到頭了。家長起訴了學校和帶隊老師,要賠十幾萬。”   “啊?那個帶隊老師後來咋樣了?”陸星聽了,心裡咯噔一下,當老師的風險真高,尤其是幼兒園老師。   “辭職了,乾不下去了。”老師A繼續提醒著,“沒事,別帶他們去戶外,就在教室裡待著。”   幼兒園老師這麼無聊而危險嗎?   其實也有好玩的地方。   陸星在幼兒園交了一個好朋友,小名叫做“小虎”的男孩。小虎長得虎頭虎腦的,但眼睛和睫毛都很長,很帥。他總是看到陸星就匆匆跑過來,牽著陸星的手,時不時就跟陸星抱一抱,有時候還會送陸星一顆糖。   “陸老師,我偷偷給你藏起來的,隻給你。”小虎趁著大家午睡時,悄悄將糖塞進了陸星的手心。來自孩童的特殊偏愛,讓陸星感受到了歡喜。   但在三十多個學生裡,像小虎一樣的孩子太少了。而奇奇怪怪的孩子有很多,有個孩子脾氣很差,任何老師和同學都不能批評他一句話,哪怕是他上課扯了女同學的辮子,也不能說他。否則他就趴在地上不起來,無論怎麼喊他、拉他,都不起來,甚至能趴在地上三堂課都不動。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就是這樣,管不住。你也別管他了。”老師B見怪不怪。   老師B在幼兒園乾了半輩子,再過幾年就退休了。她對整個幼兒園裡的大小事都很了解,包括孩子們的父母、父母的工作和家境。   老師B很看不上那些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孩子,她總是嫌棄地推開那些孩子,或者故意讓他們去罰站。同時,她也有自己偏愛的孩子,長得好看的,家境好的,父母經常過來跟她打招呼的。   再這樣小小的社會群體裡,孩子會第一時間明確感受到老師的權威,同時學會老師處事的方式。在某些不經意的事件上,他們同樣排斥那些不被老師喜歡的孩子。比如,不借給他們水彩筆,不和他們說話,故意在遊戲時插他們的隊等等。   那些細小的,幼稚的,跟隨權威的行為,這些孩子們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同。他們隻是單純地學著大人,不自覺地散發了惡意。   陸星嘗試改正孩子們的行為,但收效甚微。因為她僅僅是在這個班級代課三個月,而後這些孩子又會重歸教師B的管理下。   但陸星擅長逃避,她擅長逃避任何她不願意麵對的事情,以及她無法改變的事情。   她不喜歡這個幼兒園,也不喜歡幼兒園可能存在的社會性問題。   更重要的是,幼兒園老師7點半就要到學校了,她起不來。   雖然高中上學的時間也很早,但是大學的早課已經很少了,一周才兩節早課,其他時間都能睡懶覺。   在拚盡全力考上大學後,陸星肆意地放縱著自己的作息。晚睡晚起,吃好玩好。她是按照父母的意願選擇了師範,因為所有人都告訴她:當老師很好。   但是陸星沒選對專業,她報的是“教育學類(師範)專業”。等開學了,她才發現原來大一不分專業,大二才會按照成績再分成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和教育技術專業。這叫做大類分科。   實際上,陸星家裡每一個人理解什麼叫做大類分科,他們隻知道:讀了師範,就能當老師了。   陸星的大學成績很中等,不上不下。分專業時,她選了小學教育作為第一意願,學前教育作為第二意願,因為她當時不了解什麼叫做教育技術,隻知道跟計算機有關,可以做信息技術老師。可一個學校,隻需要一個信息技術老師。   在麵對工作和人生的選擇時,出生於80、90年代的大學生們,幾乎都隻能靠自己。他們是家庭裡的第一代大學生,也是第一個需要自己做出選擇的人。   陸星其實有些遺憾,她有著和李妍差不多的夢想,想成為個有意思的人,想去學一學攝影和電影。陸星在報專業時,也曾猶豫過,她填了三所師範大學,全報了師範專業。但是曾經有那麼一刻,她想報:新聞學。   但究竟什麼是新聞呢?她不清楚,也不了解。   學新聞學以後做什麼呢?做記者?做主持?她也不了解。   在決定自己人生的重要時刻,陸星給了自己一個最為安全的保守選項,一個不會失業的專業。   “做老師,不會失業。”在2014年高考後的夏天,陸星牢牢地記著了這句話。   但是在2017年的大三暑假,陸星也牢牢地放棄了這句話。   她不適合做老師,尤其是幼兒園老師。   因為她實在不喜歡幼兒園的工作氛圍,也實在沒辦法和那麼多孩子公平公正的相處,她擔心自己會偏心某一個孩子,也擔心因為自己造成無聲的欺淩。   她不願意負責任,她怯弱又膽小。   但是她又有些勇敢,陸星決定去嘗試新的可能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去試一試,自己能做些什麼。   陸星沒有任何特長,從小到大,她唯一經常被人提起的優點是:陸星的語文可好了。   她是個文科生,她語文好,她作文好,她可以寫作。   於是大三的那年暑假,陸星給自己定了個目標。   下一份實習工作,再也不去補習機構當輔導老師了。   不過那時候課外輔導機構很熱門,即便不考編製,做一個輔導班老師也很掙錢。   陸星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備選計劃,盡管不做幼兒園老師了,但是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可以做課外補習班的老師。因此大三那年,陸星報名了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的考試。   她給自己準備了兩條路。   第一條:找個與眾不同的實習,畢業後就做那份工作。   第二條:考到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畢業後去課外補習班做語文老師。   在自己做出努力的那一刻,幸運就會降臨。陸星對此深信不疑。   她給自己做了一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個人簡歷,然後通過各種渠道投遞簡歷,尋求實習機會。當所有簡歷石沉大海時,當她覺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實習機會時,陸星竟然在支付寶的校園招聘渠道收到一封來自上海的品牌公關公司的實習生麵試邀請。   品牌公關?是個啥?   陸星對此一無所知。   但沒關係。她去了,就知道了。   選錯專業也沒關係,一無所知也沒關係。   重要的是,得先邁出去一步,才能從荒原中找到一條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