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係桑梓地 鄉約你我他(1 / 1)

奔出東洋沖 劍夫子 3688 字 2024-03-17

——長沙慈利商會新春懇談會側記   作者劍夫子   【片頭】12月27日,一個平常的星期六,長沙雨花區香樟路,仍然和平安詳,幸福的人們,正在寧靜中享受著周末時光。   延年路福潤酒店,卻顯得有些反常。大門上方拉起紅條幅,門前鋪上紅地毯,工作人員進進出出,脖子上一律係上紅色圍巾……紅紅火火地忙碌,酒店內外,彌漫著一片喜慶,渲染著節日的氣氛。臨近中午,人來車往,更加熱鬧,硬是把平常周末忙成了一個節日。   【綠色赴會】夫子我——慈利老鄉/杏壇老戰士/教育群裡的新兵,也是這節日氣氛圍中的一個小小分子,誠心邀請,有興趣的朋友,咱們一起再來感受一番吧,當然是選擇性的。   12點多的樣子,我從星沙啟航,選擇綠色出行,先坐3號線,轉乘5號線,後上“159”(公交),地鐵和公交接力,把我送到酒店。剛好下午2:30,竟然分秒不差,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會前花絮】酒店大門上方的橫幅,彰顯著喜慶,也透露出秘密:原來,這是慈利商會籌辦的新春懇談會,一個飽含濃鬱鄉情的大氣主題——“情係桑梓,築夢慈利”。   大門口有西裝革履的迎賓人員,我是這個團隊中的新人,真人現身還是首秀,他們自然不認識我。我也不想來一通自報家門。   悄悄走進去,門口有書法大咖正在“獻藝”,禮儀小姐請我簽名,寫下熟悉的三個字,然後得到一條火紅的長圍巾,加上兩張紅色紙券——一張領取紀念品;一張是抽獎的,掃一眼號碼,竟然是0001——“懇談會1號”,他們祝我好運氣。   我這老兵來得太早,大廳裡隻有寥寥幾人,大多座位虛席以待。在大廳左前方發現了際雄,他穿著毛領大衣,頭頂飛霜,精神矍鑠。親熱地招呼,坐下來閑聊。際雄告訴我,吳友雲在門外走廊裡,也是好久未見,便起身;友雲和龍躍老師正聊天,原來他們也是熟人,還是釣友——這個世界真小——遂參與話舊;後來又有卓丹老師過來,高挺的身材,不變的鄉音,跟電話裡一樣親切;幾位美女要跟群主合影,我不忘調侃,說群主也不要冷落了老兵……   【久違13】大廳太大,席位太多,先對號入座,免得到時尷尬。桌上立著桌牌,並備有瓜果,時有美女過來斟茶。   幸運分在13席——久違的“13”①,心裡不覺冒出一個問號。竟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跟我挨在一起——龔滿平老師,先後在二中/一中同事,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我把這句話和席照發給他們,回應說,“很堵,還在路上呢。”   隨後入席的是一位美女,我們指著桌牌對號-寧老師,老家南山坪,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我告訴她,我的微信圖片,就是在南山坪桃花節上照的;又來一位資深級的吳老師,省教育電視臺的,我們互加微信……   【拉開帷幕】就在這樣的閑聊和招呼中,晚會終於拉開帷幕——   首先,按照慣例,當然是窈窕淑女登臺報幕。商會推介和各種節目交叉進行,登臺的當然都是成功人士。   【大咖登臺】   ★田總登臺自然是不同凡響,他自然豪情萬丈,說要把美術學校的旗幟,插到青藏高原的LS去。   【明星亮相】李慈庸,他是從慈利走出來的著名歌手,很博眼球的帥哥。名副其實的男高音,他還走下舞臺,到觀眾中間互動,一曲《》,高亢入雲,贏得一陣陣喝彩。   ★姚蘭,師大音樂係教授。一身紅妝,金嗓子一亮,贏來陣陣掌聲。她說本已退到幕後,這次應商會之約,又走向前臺。不少聽眾請她再來一首,終因身體欠佳,隻得連連謝幕,相約下回。   ★身穿鬥篷,頭戴尖頂高帽的魔術師閃亮登場——原來是譚群老師,來自湖南教育報刊社的資深編輯,把一手魔術玩得出神入化,讓大家連連喝彩。   ★難忘田米小朋友——田總的女兒,她是年齡最小的嘉賓,她的演說/她的歌聲,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人。   【運氣爆棚】精彩節目和推介演講,交叉進行,中間還穿插著抽獎,一共好幾輪,每一輪都有幾十位中獎,獎品有的是u盤,有的是堅果盒子等。我的號碼是“1號”,大家猜一猜,“看我中獎沒有?”直到謝幕,都沒有念到我的名字,我這運氣真是“好得爆棚”啊——難忘“1號”,難忘“13”!恍然悟得:草根撞上“1號”,那是匹配失誤,不能中獎似乎是情理之中;擺不脫的“13號”,真的有點邪門?   【盡在不言中】精神類節目謝幕,豐盛大餐隆重登場。就餐時未能對號入座,跟滿平/玉梅老師到鄰桌,這裡有原一中的崔嚴雲老師,大家心照不宣,自動友情交換。滿桌佳肴無需贅述,備有果汁和佳釀。我們這一桌,避開白酒,握手果汁。大家相互祝願,也不斷有朋友過來祝酒:王平書記,存忠教授,誌林教授,張群老師夫婦,修義老師,宏輝老師,穀子老師,黎莉老師,還意外碰到李思元老師(長沙真是小)……   一眾領導過來祝酒,送來熱情祝福,大家一起舉杯。從策劃/籌備到舉辦,事物繁多,還要一席席祝酒——這一路走來,領導辛苦了,感謝你們!   【並非尾聲】歡樂的時光,總是開著跑車,跑得太快。於是互說保重,握手道別。本想把“綠色出行”貫徹到底,但際雄熱情相邀,於是就上了譚群老師的座駕,副駕座上端坐一位女士。譚群老師駕駛技術不錯,不疾不徐,但路況不熟,而導航又沒有語音提示;際雄調侃,“導航躲懶。”際雄當天喝了白酒,略有酒意,但頭腦清醒,長沙裝在心中,不時來句提醒,猶如人工導航。   一路有話,不停閑聊:才曉得譚群老師和副駕女士都是通津鋪人,大家都來自東洋沖。女士姓郭,在警察學院任職。有姨媽跟我同村,暑假常去姨媽家裡玩兒。然後聊到“懇談會”,無意間拚成一個印象——慈利田家出“很人”,慈利“兩市”(象市/苗市)真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慈利女子真優秀!……   後來又轉到一中,從王校長到於主任……有很多熟悉的人,找到了共同話題。身穿家常便服的郭女士,全無警察的威嚴,就像鄰家大侄女一樣。   譚老師送際雄到水利廳大院下車,然後把我送到五一路地鐵口——因為有你們,生活更美麗!感謝際雄熱情相邀,感謝譚老師駕車相送,感謝郭女士友情聊天……   【難忘今宵】踱進臥室,躺在席夢思上,卻難以入夢。桑梓情深,難忘今宵——   友雲和際雄的寒暄,王平書記/存忠教授/誌林教授的祝酒;龍躍老師的熱情,卓丹老師的合影,昔日戰友龔滿平/黎玉梅老師的同飲;還有學生的問候,子侄輩的握手;特別是姚蘭老師的歌聲,譚群老師的魔術:像動畫鏡頭一樣,一一從眼前閃過……   感慨也從心底冒出來:慈利地靈人傑,來長沙的達人真是多,慈利老鄉真熱情,商會領導真給力!   碩果累累,紅花灼灼,在這達人雲集的場合,我這個退休草根,做綠葉都有些勉強——大家同飲一江水,不變的是鄉音,難忘的是鄉情!   俗話說,“穀老米碎,人老嘴碎”,咱這兒既非新聞通稿,也非現場報道,一不小心我成話嘮,請君諒解。   逝去的是時光,改變的是容顏,不變的是鄉音,友誼之樹常青!   情係桑梓地,鄉約你我他。期待明年,咱們再見!   祝各位新老朋友,新年快樂!新春安康,闔家幸福!   ——2024.2.1於慈利白公城